《龐樸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shu) 院八秩導師文集》出版暨簡介目錄
書(shu) 名:《龐樸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shu) 院八秩導師文集》
作者:龐樸
出版社:東(dong) 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3月
【內(nei) 容簡介】
本書(shu) 分上下兩(liang) 編。上為(wei) 文化思想編,擷取了龐樸先生八十年代較有影響的文章、講演、采訪稿等三十六篇。從(cong) 這些文章中不難看出,在那個(ge) 改革開放興(xing) 起的曆史時期,作為(wei) 有識之士的知識分子代表,龐樸先生為(wei) 振興(xing) 中華,大力弘揚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席卷全國的文化熱的蓬勃開展,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下為(wei) 學術研究編,這是龐樸學術思想的鼎盛時期,文章的思辨深邃而有力,視野寬廣而獨到。他的儒家思想研究,開中國大陸學界一代風氣之先河。他的辯證法思想,在他的史學、哲學、簡帛學、乃至天文曆法的研究中一氣貫注,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作者簡介】
龐樸(1928—2015),字若木,江蘇省淮陰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曆史學家。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hui) 科學雜誌社副總編、《曆史研究》主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科學文化發展史》國際編委會(hui) 中國代表;國際簡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化書(shu) 院導師、學術委員會(hui) 主席;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yu) 研究中心總編纂;山東(dong) 大學終身教授、儒學研究中心主任、儒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等。其學術思想,以中國辯證思想為(wei) 主線,在先秦諸子學說、哲學難題“一分為(wei) 三”、出土簡帛文獻、上古曆法“火曆”、古代思想家方以智等方麵,取得了令人矚目學術研究成就,蜚聲海內(nei) 外。長期堅守與(yu) 倡導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知行合一,是新時期複興(xi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引領者和推動者。
【目錄】
學術自序
上編文化思想
把思路放開些
應該注意文化史的研究
《建國以來史學理論問題討論舉(ju) 要》序言
需要注意文化史的研究
中國文化的“再發現”
——答《北京晚報》記者問
創造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文化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化斷想
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
要研究文化的三個(ge) 層次
舉(ju) 世矚目中國傳(chuan) 統文化
傳(chuan) 統與(yu) 現代化
當前國內(nei) 文化史研究的情況和問題
文化研究的熱潮在回蕩
讀古籍
文化的民族性與(yu) 時代性
文化概念及其他
——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阮虹同誌
文化是什麽(me)
論傳(chuan) 統
要加強對文化研究的領導
人文主義(yi) 與(yu) 中國文化
科學主義(yi) 與(yu) 曆史研究
民族性的再認識
——答《電影藝術》記者榮韋菁問
知識分子與(yu) 文化認識
文化的民族性不是封建性
“民間文化與(yu) 現代生活”五人談
民族的文化與(yu) 文化的民族性
——為(wei) 《中國文化史叢(cong) 書(shu) 》發行而作
應重視文化的民族性問題
文化的民族性與(yu) 時代性
——從(cong) 梁漱溟先生的文化定義(yi) 談起
轉化傳(chuan) 統關(guan) 鍵在於(yu) 分析傳(chuan) 統
談文化的民族性與(yu) 時代性
——答《光明日報》記者問
文化的民族性問題
長城橋
——序艾姆斯《通過孔子思索》
用“五四”精神繼承“五四”精神
繼承“五四”超越“五四”
繼續發揚“五四”的批判精神
以“五四”精神繼承“五四”精神
下編學術研究
“中庸”平議
《荀子》發微
說“參”
陰陽五行探源
薊下漫筆
儒家辯證法研究
道家辯證法論綱
說“無”
編選說明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莫礪鋒】說“孝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