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林】在詩言誌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8-12-26 11:36:18
標簽:不愚、移風易俗、詩言誌
黃曉林

作者簡介:黃曉林,北京大學社會(hui) 學係畢業(ye) 。曾用名惠林、複齋、一複。出版有《日用常行》。

在詩言誌

作者:黃曉林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十一月二十日壬辰

          耶穌2018年12月26日

 

在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裏,“詩”在教化國民、移風易俗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從(cong) “詩”的情感抒發中,了解社會(hui) 和時代的脈動。所以,“詩”與(yu) 國家的興(xing) 衰、社會(hui) 的穩定、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guan) 。

 

孔子有句話:“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wei) 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正是由於(yu) “詩”的這種奇特的功能,“詩”也被尊為(wei) 《六經》之首。當然,孔子畢竟是聖人,而且是“聖之時者也”。他還有一句話:“其為(wei) 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yu) 詩者也。”不僅(jin) 僅(jin) 希望一個(ge) 國家的百姓溫柔、誠實、淳樸,而且還希望百姓聰明有智慧,有自己的價(jia) 值判斷,就是所謂的“不愚”,或者說是“誌”。

 

怎樣才能“不愚”呢?就是要知道“詩”不僅(jin) 有教化的功能,而且也是一個(ge) 人心聲的表露,說得更明白點,詩就是人們(men) 誌向和追求的表達,就是人心所向,最終還會(hui) 形成一種社會(hui) 風氣。

 

被稱為(wei) “中國最後一位傳(chuan) 統詩人”的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1937年發生“”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鑒於(yu) 陳三立的社會(hui) 名望,日本人多次遊說他。陳三立為(wei) 表明立場,以八十五歲高齡絕食五日,憂憤而死。這樣的民族氣節,就是“不愚”,也就是“誌”。

 

在湖南有個(ge) 嶽麓書(shu) 院,名氣很大,但名氣更大的是嶽麓書(shu) 院大門的門聯上的兩(liang) 句詩:“惟楚有才,於(yu) 斯為(wei) 盛”。意思是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shu) 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所在。近現代湖南人才輩出,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社會(hui) 風氣,與(yu) “詩教”無不關(guan) 係。

 

“溫柔敦厚而不愚”,“不愚”即是一個(ge) 人的“誌”,也是一個(ge) 社會(hui) 的風氣,也是社會(hui) 的“誌”。

 

《詩·大序》曰:“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wei) 誌,發言為(wei) 詩”。詩者,誌也;誌者,詩也。“在詩言誌”其語不誣。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