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路江】談談儒醫

欄目:文化雜談
發布時間:2018-12-11 23:42:12
標簽:儒醫
傅路江

作者簡介:傅路江,字道源,河北行唐人,當代私塾教育先行者,河北明德學堂創辦人,行唐縣明德幼兒(er) 園董事長,曲阜國際儒者聯誼會(hui) 理事,河北省儒教研究會(hui) 理事,行唐縣傳(chuan) 統文化協會(hui) 副會(hui) 長,執業(ye) 中醫師,傅氏中醫診所負責人,當代新儒醫課程——“道源醫道”創始人,榮獲2013年度石家莊市“知名鄉(xiang) 村中醫”榮譽稱號。

談談儒醫

作者:傅路江

來源:“傅路江懸壺紀實”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十月廿二日乙醜(chou)

      耶穌2018年11月29日

 

說到儒醫,我們(men) 會(hui) 感覺到很陌生,甚至還有點怪怪的。醫就是醫,幹嘛還要加一個(ge) 儒字?或者有人認為(wei) ,儒以仁為(wei) 本,仁者愛人,醫乃仁術,醫生要有一副仁慈之心去對待病人,所以叫儒醫。這個(ge) 觀念肯定沒問題,但很片麵,不能夠全麵理解儒醫的內(nei) 涵。

 

仁慈之心,愛人之心本就是醫者必須要具備的素質,而不是儒家的專(zhuan) 利。信仰基督教的醫生,對病人的仁愛之心一點也不比儒家少,甚至超過了儒家。比如南丁格爾,她為(wei) 病人為(wei) 醫學獻身的精神,縱觀中國古今都無人企及和超越。所以,從(cong) 對病人的關(guan) 愛和對事業(ye) 的獻身來定義(yi) 儒醫,是非常片麵的。自古以來被百姓傳(chuan) 頌,立廟供奉的中醫,如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劉守真、朱丹溪、陳修園、張錫純等名醫,他們(men) 雖然也對百姓做了很大貢獻,醫德也非常高,但你會(hui) 發現,他們(men) 的精神追求和做事風格,完全不同於(yu) 南丁格爾。

 

 

 

南丁格爾

 

弗羅倫(lun) 斯·南丁格爾(英語: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出生於(yu) 意大利的一個(ge) 英國上流社會(hui) 的家庭。在德國學習(xi) 護理後,曾往倫(lun) 敦的醫院工作。於(yu) 1853年成為(wei) 倫(lun) 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克裏米亞(ya) 戰爭(zheng) 時,她極力向英國軍(jun) 方爭(zheng) 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wei) 士兵提供醫療護理。她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jun) 事檔案,指出在克裏米亞(ya) 戰役中,英軍(jun) 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shang) 後沒有適當的護理而傷(shang) 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圓形圖以說明這些資料。南丁格爾於(yu) 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裏米亞(ya) 野戰醫院工作。成為(wei) 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wei) “克裏米亞(ya) 的天使”又稱“提燈天使”。由於(yu) 南丁格爾的努力,讓昔日地位低微的護士,於(yu) 社會(hui) 地位與(yu) 形象都大為(wei) 提高,成為(wei) 崇高的象征。“南丁格爾”也成為(wei) 護士精神的代名詞。她是世界上第一個(ge) 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ye) 。“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wei) 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ye) 的創始人。

 

世界上可以有純粹的獸(shou) 醫,但沒有純粹的人醫

 

任何真正的醫生都必須有信仰做前提,中國自古就有道醫、儒醫、佛醫之說,在國外真正的醫生大多都是基督徒。有一些純粹的騙子,實質已經是是犯罪了,這不在我們(men) 的討論範圍之內(nei) 。即便有一些所謂純粹的醫生,雖然沒有明確的宗教信仰,但他們(men) 是把醫學當做了一門純粹的技術來研究,這個(ge) 和中國古代的道醫有相似之處。

 

中醫自《黃帝內(nei) 經》開始就進入了道醫時代,所謂道醫實際上有點純科學主義(yi) 的意思。他們(men) 對待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的解釋,不再象上古時代那樣完全依賴鬼神了。而是用風寒暑濕燥火等自然因素來解釋。對待病人和疾病,也是一種純粹的技術治療。用現代的話就是一種純粹的“生物醫學模式”。

 

儒醫是在宋代以後逐漸形成的一種醫學模式。這種醫學模式以儒家信仰為(wei) 前提。所以,我們(men) 首先要搞清楚儒家的實質是什麽(me) ,然後才有資格談儒醫。

 

個(ge) 人認為(wei) ,儒家最具本質的理念是“內(nei) 聖外王”:對外深入生活,深入社會(hui) ,成就一番事業(ye) ,對內(nei) 有自己的終極的生命追求,追求生命的升華和超越,孔子叫“誌於(yu) 道”。

 

 

 

這種追求和理念可以用古人一段話來做表述:

 

 

 

我認為(wei) 這段話是對儒醫精神的最完整的表達

 

救死扶傷(shang) ,濟世活人,扶危救困等等,就不必解釋了,這是醫者的共性,儒醫既然是醫,當然也必須具備這一切,因為(wei) 這是醫者最基本的素質。還是那句話,單憑這些,還構不成儒醫的完整概念。儒醫的最本質特征在於(yu) 內(nei) 聖。就是對自身生命境界的追求,是儒家的,而不是佛家、道家和基督教的。

 

最近易中天有一個(ge) 演講視頻在網上廣為(wei) 流傳(chuan) ,他的大意是中國文化沒有宗教信仰。這個(ge) 觀點受到了很多傳(chuan) 統文化人士的批判。我也覺得他說的有點片麵。中國文化,尤其儒家,對生命的終極關(guan) 懷是有的。也有一整套完備的修行方法。最後的境界也是天人合一,知天達命。隻不過,儒家的修行不是靠外力,比如佛家要靠佛的加持,基督徒要靠神的啟示。儒家完全靠自己。

 

關(guan) 於(yu) 這一點,我想舉(ju) 兩(liang) 個(ge) 典型案例來做說明,一個(ge) 是張錫純先生的自述,一個(ge) 是我父親(qin) 講述的他的師父的故事。

 

 

 

這段話的意思是:靜坐是儒醫修行的重要方法,如果功夫成熟,就可以產(chan) 生意念感知的超常智能,對自身養(yang) 生和診病都非常有利。我曾經把中醫技術分作三種,張錫純先生的這段話中關(guan) 於(yu) 診病的描述,排在了最高境界。

 

薑春華:辯證有理有據,用藥絲(si) 絲(si) 入扣,就是療效不佳。

 

張仲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張錫純:臨(lin) 證審機,處處洞然,用藥調方,隨手奏效。

 

張錫純先生所講之事,絕對真實不虛。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師爺親(qin) 身經曆過的幾件事,來作證明。師爺剛出道時,有一次看了兩(liang) 個(ge) 病人,用藥有效果,但就是好不了,實在沒辦法了,就帶著兩(liang) 個(ge) 病人去找他的師父。他師父看了病人,診完脈後說:“開的方子都對著呢,繼續吃就好了。”然後病人就走了。病人走後,他師父責備他說:“你真糊塗,明明是兩(liang) 個(ge) 死人,你還給他們(men) 看什麽(me) ?一個(ge) 明年立春死,一個(ge) 清明死。”第二年兩(liang) 個(ge) 病人果然如期而死。他的師父在去世前一年,就告訴周圍的朋友說,你們(men) 多來看我幾次吧,我要出遠門了,你們(men) 再不來就見不到我了。結果第二年老先生不疾而終。這位老先生和張錫純先生應該是同時代的,雖然不如張錫純先生名氣大,但我覺得他的修行功夫不在張錫純先生之下。能夠預知時至,無論在哪個(ge) 宗教,都是上乘功夫了。所以,我認為(wei) 儒醫的最大特質就在於(yu) 既能夠濟世活人,又能夠以儒家的方式方法修證生命。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