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文】道性善,執事敬——孔孟儒學的成人之道

欄目:文化雜談
發布時間:2018-12-10 23:32:08
標簽:孔孟、成人之道
楊海文

作者簡介:楊海文,男,西元一九六八年生,湖南長沙人,中山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哲學與(yu) 中國現代化研究所研究員,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專(zhuan) 家,主要從(cong) 事中國哲學史研究。著有《我善養(yang) 吾浩然之氣——孟子的世界》《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盈科後進——中國孟學史叢(cong) 論》等。

道性善,執事敬

——孔孟儒學的成人之道

作者:楊海文(係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孟子研究院泰山學者)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十一月初二甲戌

         耶穌2018128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hui) 的主題是“學以成人”,杜維明先生精辟地解釋為(wei) “學做人”。我們(men) 學做人,先要回到孔子、孟子的經典世界,然後從(cong) 經典世界回到生活世界。要把孔孟之道落實到實際生活當中,就需對經典本身有很好的理解。《論語》隻有一萬(wan) 多字,《孟子》隻有三萬(wan) 多字,但在目前的“後國學時代”,很少有人能把它們(men) 背下來。在傳(chuan) 播、推廣國學的過程中,很多人問我:如果要從(cong) 《論語》《孟子》各自挑出一句格言,哪一句最恰當?人們(men) 問得多了,我也慢慢覺得這是一個(ge) 真問題。孔孟之道包含相當豐(feng) 富的思想內(nei) 涵。假設能以最簡單的方式提煉孔孟之道,這對我們(men) 的人生是有實際作用的。

 

     經過反複思考,我認為(wei) 《論語》講的“執事敬”很重要,涉及我們(men) 怎麽(me) 做事;《孟子》講的“道性善”很重要,涉及我們(men) 怎麽(me) 做人。“執事敬”起因於(yu) 樊遲問孔子什麽(me) 是仁,孔子回答:“居處恭,執事敬,與(yu) 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意思是說:平時在家裏要端莊規矩,做事情要嚴(yan) 肅認真,與(yu) 人們(men) 交往要忠心誠意。如果具備這些美好的品德,即使把你拋到荒漠野蠻的地方,你也能挺立自己。“道性善”出自以下這段話:“滕文公為(wei) 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說:滕文公做太子的時候,將到楚國去,路過宋國,見到孟子。孟子認為(wei) 人性是善良的,說話必定稱許堯、舜。

 

    先看“道性善”。性善論是孟子首倡的,圍繞性善論的討論很多。這裏隻對性善論做最簡單的解釋。性善論的第一層含義(yi) 是性本善,正如《孟子·告子上》說的“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確認人性在本體(ti) 上是善的,但並沒有把性善論當作完成時態,而是當作現在進行時態。性善論的第二層含義(yi) 是性向善,正如《孟子·告子上》說的“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性朝著善良的方向發展,就像水從(cong) 高處往低處流那樣。一旦以性本善與(yu) 性向善理解孟子的人性論,我們(men) 就能確信自己的內(nei) 心是光明的、幹淨的、善良的。

 

   再看“執事敬”。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心如花木,向陽而生。我們(men) 做任何事情,都要“執事敬”。《孟子·梁惠王下》說:“無非事者。”我們(men) 今天做這件事,明天做那件事,人生說到底是由一件件事情構成的。孔子對做事的要求是:把當下的每一件事認認真真做好。認認真真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你才能真正成就自己。假設對當下的每件事都掉以輕心、三心二意,今天做不好這件事、明天做不好那件事,那麽(me) ,彈指一揮間,驀然回首,你會(hui) 發現一事無成,根本沒有成就自己。

 

   一方麵,“道性善”與(yu) “執事敬”是孔孟之道最基本的內(nei) 涵;另一方麵,“道”與(yu) “執”這兩(liang) 個(ge) 概念值得特別重視。

 

   對於(yu) “道性善”的“道”字,很少有人解釋它。這個(ge) “道”旨在達成“生而為(wei) 人”的道德自信,不僅(jin) 要求我們(men) 從(cong) 日常語言的角度經常講性善論,而且要求我們(men) 從(cong) 哲學理性的角度堅信性善是人之為(wei) 人的本體(ti) 論依據。我們(men) 是生而為(wei) 人的,不是生而為(wei) 鬼、生而為(wei) 禽獸(shou) 的。《荀子·王製》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shou) 有知而無義(yi) ,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yi) ,故最為(wei) 天下貴也。”

 

    對於(yu) “執事敬”的“執”字,我們(men) 也要多加理解。這個(ge) “執”旨在夯實“學以成人”的實踐自信,就是我們(men) 要經由日常生活本身,敞開並踐行人禽之辨、聖凡之辨。人與(yu) 禽獸(shou) 的異同是古老而常新的哲學命題。每當從(cong) 現實生活中看到讓我們(men) 覺得人之非人的事情,其實就是人禽之辨。假設我們(men) 不能走出人禽之辨,聖凡之辨就無從(cong) 談起。因此,“執”就是我們(men) 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好事,在人世間認認真真做事,認認真真做好人世間、日常生活當中的每一件屬於(yu) 自己的事。

  

    人生一定要有方向,要把道德實踐當作大事。方向是性善,工夫是篤行;事上多磨煉,性上有收獲。“道性善”與(yu) “執事敬”是孔孟儒學的成人之道,是蘊含於(yu) 中國哲學傳(chuan) 統之中極富理論魅力與(yu) 實踐力度的精神人文主義(yi) ,其本質是道德自信與(yu) 實踐自信的知行合一。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