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華】大學四年,“品位”你值得擁有!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0-09-22 08:00:00
標簽:
劉利華

作者簡介:劉利華,女,北京大學哲學係一九八二年哲學學士,一九八四年哲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二〇一二年退休)。學術研究領域二〇〇〇年之前主要為(wei) 中國馬克思主義(yi) 哲學史。二〇〇〇年之後,擴展到以中西哲學的比較為(wei) 切入點的全球化時代人類和中華民族新文化及新哲學建設領域。

 


作者按:我教過的新聞學院09級的小朋友邀我為他們正在製作的《新聞周報》“迎新特刊”寫篇千字左右的小文,談談我對大學生活的見解。我猛然、也是第一次意識到,我家竟也有一個90後!我出生於1992年的女兒今年也剛剛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這使我心裏不由得漾起一種媽媽才會有的那種非常的溫存、柔軟和甜蜜,也不由得生出一種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才會有的殷殷厚望和諄諄囑托。所以我下麵的每一句話,是對你們的建議,更是對我女兒的“嘮叨”,我的意思是,我在這裏所言,注滿了我真誠而美好的情感。


“你值得擁有”這句差不多已經用濫了的廣告詞,細細琢磨,卻是別出心裁,很有些微妙。如果把它換成“值得你擁有”意思就大不一樣。值得我們擁有的東西很多,但是,其中卻會有不少是可望不可即,可欲不可得的。而我們值得擁有的,就是那些對我們而言,不但足夠有益因而應當去追求,而且是可欲可望也可即可得的內容。

“品位”及“有品位”指什麽呢?

最近(今年7月)咱們胡主席提出一個比較有“品位”的號召:“堅決抵製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這裏的“三俗”可以說都是沒“品位”的表現。

“品位”還有一個對置,就是“土”。有時候,我們把憨厚、樸實、樸素誤認作“土”,這種誤解其實恰是證明了誤解者“俗”而已。“土”,指的應當是不了解或跟不上人類文明進步的步伐,以落後有害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拒絕健康、開放、進步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比如生活在21世紀,居然還拒絕普世價值;上了大學,居然還會隨地吐痰;張口“他媽的”,閉口“我×”;寢室關了燈,還在樓道裏大聲喧嘩;……這些,至少,都可視為 “土老帽兒”或舉止不文明。

一個“有品位”的人一定是“不俗”、“不土”的,然而僅僅做到了“不俗”、“不土”卻未必就“有品位”。以人(主體一麵)觀之,“品位”是不斷而自覺地選擇真、善、美打造出來的主體品質;以物(客觀條件)觀之,“品位”是具有普世價值的真、善、美文化浸潤、陶冶、塑型的產物。所以“品位”與知識有一種不可割斷的聯係,可謂“飽讀詩書氣自華”。

怎麽才能達到“有品位”呢?我認為要從兩個向度考慮。即水平維度上,你的知識麵、生活以及創造的能力、情趣愛好、審美鑒賞力、表現力、感染力、個性、才華、情感、理解力和包容度都變得越來越寬廣厚實和豐富多彩;垂直維度上,你辨別善惡的眼光、趨善避惡的自覺、執善固執的意誌、抗爭邪惡的勇毅一步步地成熟起來;……一句話,你人性的廣度和高度都被開發出來,並將能越來越光華燦爛地照耀你所活於斯的時代、世界及其眾生了。

怎麽知道自己在“品位”塑造方麵的收獲呢?可以反問自己是不是變得更有愛心、更有智慧、更有擔當了。

有愛心,即自愛也愛一切生命,自尊也平等地尊重所有人的人格,能分享他人的成就和快樂,也能同情和分擔他人的不幸和苦難。任何時候,對反人性的扭曲和反人道的罪惡,都嫉惡如仇,絕不同流合汙;任何時候,對利祿的誘惑和權色的收買都不屑一顧,絕不出賣人格。

有智慧,即有辨別善惡、智愚的敏銳,有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的自覺、以及有妥善運用價值理性和知識理性去解決生活中各種問題,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知識不是智慧,算計也不是智慧,如實描述、解釋和詮釋都算不上智慧。智慧是對知識和價值作理性地辨別、擇取、運用、創新,並讓現實變得更美好的能力。

有擔當,即能認真地對待生命、生活和世界,能對自己選擇了的包括大學四年生活在內的所有人生內容――友情、愛情、家庭、職業、事業、社會活動、民族興衰、人類前途負起自己作為人的那份責任。在推動民族和人類進步的事業中,能百折不撓,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總之,我希望大學四年,你們能變得如珠如玉、如虹如霓、如海如天、如磐如砥。這八個“如”,也就是質善、文美、心廣、誌剛。這也就是我所說的“你值得擁有”的“品位”。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站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