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北辰】在第三屆國際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的演講

欄目:文化雜談
發布時間:2018-11-28 21:38:46
標簽:互聯網、傳統文化
周北辰

作者簡介:周北辰,名亞(ya) 林,字北辰,西元一九六五生,祖籍貴州遵義(yi) 。一九八七年畢業(ye) 於(yu) 貴州師範大學中文係,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八年任教於(yu) 貴州師範大學。一九九六年起,師從(cong) 當代大儒蔣慶先生,並隨蔣先生創辦陽明精舍。二〇〇〇年辭去大學教職,投身儒家文化複興(xing) 事業(ye) ,並在各地傳(chuan) 道講學。著有《儒教要義(yi) 》《儒商管理學》《守望精神家園》。

周北辰在第三屆國際移動互聯網大會(hui) 上的演講

作者:周北辰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十月廿一日甲子

       耶穌20181128

 

 

 


各位來賓、朋友們(men)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一個(ge) 美好的日子,美麗(li) 的珠海陽光明媚、風和日麗(li) 。國際會(hui) 展中心高朋滿座、勝友如雲(yun) 。我們(men) 大家在這裏聚會(hui) ,舉(ju) 行第三屆國際移動互聯網大會(hui) ,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yi) 的聚會(hui) !

 

當今世界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更是滲透到人們(men) 社會(hui) 生活與(yu) 私人空間的每一個(ge) 角落。作為(wei) 一種全新的生產(chan) 工具,移動互聯網深刻改變了我們(men) 的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chan) 關(guan) 係和社會(hui) 關(guan) 係。

 

今天我們(men) 離不開手機和移動互聯網,人類的工作學習(xi) 、娛樂(le) 消遣、人際交往都離不開手機。我們(men) 無論在城市、鄉(xiang) 村,在機關(guan) 、學校,在機場、地鐵,在辦公室、宴會(hui) 上,在客廳的沙發上、在臥室的床上我們(men) 都不難看到專(zhuan) 心擺弄手機的人。在人類曆史上,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對某一種器物和工具如此專(zhuan) 注、癡迷和神魂顛倒。

在給我們(men) 帶來巨大方便和幫助的同時,手機和移動互聯網也悄悄地成了人類社會(hui) 生活的主宰。人類在消費手機,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同時也變成了手機和互聯網的奴隸,這就叫人的異化。不僅(jin) 如此,互聯網在傳(chuan) 播正能量的同時,各種違法犯罪,製假販假,坑蒙拐騙也通過互聯網工具和平台而大行其道。今天的互聯網可謂魚龍混雜,亂(luan) 象紛呈。

 

究其根本原因,除了監管不完善,法製不健全以外,更重要一個(ge) 原因就是由於(yu) 信仰的缺失和文化精神價(jia) 值的失落,致使了一部分互聯網從(cong) 業(ye) 人員和互聯網企業(ye) 唯利是圖,泯滅良知造成的。

 

有鑒於(yu) 此,我們(men) 第三屆國際互聯網大會(hui) 的主題定位“致良知”。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樣一次盛會(hui) 喚醒社會(hui) 良知,讓每一個(ge) 互聯人都能成為(wei) 有良知的人,讓每一個(ge) 互聯網企業(ye) 都能成為(wei) 有良知的企業(ye) 。

 

什麽(me) 是良知?孔子說人有“生而知之者”,這個(ge) “生而知之者”就是良知。孟子說“不學而能,其良知也;不慮而知,良知也”。孟子還說“人之所異於(yu) 禽獸(shou) 者幾希”,在孟子看來人與(yu) 禽獸(shou) 隻有一點點差別:人有良知,而禽獸(shou) 沒有。所以一個(ge) 人要是泯滅了良知就跟禽獸(shou) 為(wei) 伍、與(yu) 動物沒什麽(me) 區別。

 

陽明先生說“良知是天植靈根”,是上天賦予人類的光明的德行。在陽明先生看來,每個(ge) 人都有天賦的良知,有善良的本性。但由於(yu) 私心和欲望的作祟,人的良知會(hui) 被障蔽,不能彰顯出來。可以要通過致良知的修身功夫讓良知呈現出來。隻有良知呈現,人才能產(chan) 生道德自覺,思想和言行才能符合天理人情。陽明先生臨(lin) 終之時,把自己畢生的思想學問總結概括為(wei) 三個(ge) 字,那就是“致良知”。

 

《易經》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謂形而上者就是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的東(dong) 西,這是精神和靈魂世界。所謂形而下者則是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東(dong) 西,這是物質的世界。手機和互聯網是器,是工具,是形而下的。良知是道,是形而上的,是我們(men) 應該堅守和奉行的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道器不可分,也不可缺。無道則器不堪用,無器則道不能弘。沒有互聯網這個(ge) 強大的工具平台,人類的文化精神價(jia) 值在今天就不能充分展現,良知精神就不能光照四海。沒有了良知,沒有道,沒有了文化精神信仰,移動互聯網就有可能成為(wei) 一部分人作奸犯科,為(wei) 禍天下的工具。

 

良知是人心,也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是“天理的昭明靈覺”。良知是道德規範,是價(jia) 值標準,是行為(wei) 準則。良知,也是我們(men) 的生命信仰和精神家園。

 

習(xi) 近平主席說“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的信仰是什麽(me) ?人民的信仰就是5000年來一脈相承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及其所蘊涵的聖人之道,這一信仰的標誌就是敬天法祖,尊禮聖賢;是天道天理,是良知元神!

 

孔子說“民無信不立”,天下百姓如果沒有一個(ge) 虔誠的信仰,沒有一個(ge) 永恒的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他們(men) 就沒有精神家園,無法安身立命,也就沒有道德規範和行為(wei) 準則。所以我們(men) 每一個(ge) 互聯網人都必須做一個(ge) 有信仰的人,每一個(ge) 互聯網企業(ye) 都必須成為(wei) 一個(ge) 有良知的企業(ye) 。

 

一個(ge) 有良知的互聯網人和互聯網企業(ye) ,就不能把互聯網僅(jin) 僅(jin) 看著是賺錢工的具,他在謀取利益的同時還有價(jia) 值關(guan) 懷和社會(hui) 擔當,還要把互聯網當作民族文化精神的載體(ti) ,當著利國利民兼濟天下平台。每個(ge) 互聯網人和互聯網企業(ye) 都應該成為(wei) 民族精神家園的建設者,成為(wei) 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守護者和傳(chuan) 播者。

 

在此,我們(men) 鄭重呼籲和倡議:移動互聯網應該立足5000年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本著致良知的精神,劃定自己的倫(lun) 理底線,建立自己的道德規範,確立自己的核心價(jia) 值觀,規定自己的時代使命和擔當。

 

陽明先生說:“人皆可為(wei) 堯舜”,也就是說每個(ge) 人都有良知,都有成為(wei) 君子聖賢的天賦之性。隻要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能夠做有良知的人,每個(ge) 企業(ye) 都能夠做有良知的事,我們(men) 就能在獨善其身和兼濟天下的事業(ye) 中完善自己的生命人格,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從(cong) 而獲得生命的永恒,成為(wei) 堯舜一樣的君子聖賢。

 

朋友們(men) !致良知之學不僅(jin) 屬於(yu) 中國,也屬於(yu) 全世界,是全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chan) 。致良知之學必將為(wei) 移動互聯網事業(ye) ,為(wei) 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文化所特有的力量!

 

橫渠先生說:“為(wei) 天地立心,為(wei) 生民立命,為(wei) 往聖繼絕學,為(wei) 萬(wan) 世開太平”!良知就是天地之心,良知就是生民之命,就是天下百姓安身立命的大根大本!致良知之學就是聖賢之學,是往聖賢先的絕學,隻有致良知的生命實踐和社會(hui) 實踐才能開出人類美好的太平盛世!

 

同胞們(men) !讓我們(men) 在聖賢光芒的照耀下,在良知精神的指引下,為(wei) 國際移動互聯網事業(ye) ,為(wei) 家國天下的崇高事業(ye) 做出我們(men) 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