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璞中】從“批儒家”“說儒家”到“儒家說”

欄目:伟德线上平台創辦十周年
發布時間:2018-11-21 08:22:00
標簽:伟德线上平台十周年
董璞中

作者簡介:董璞中,本名董衛國,男,山東(dong) 東(dong) 營人,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西南政法大學哲學係副教授。

從(cong) “批儒家”“說儒家”到“儒家說”

——祝賀伟德线上平台十周年

作者:董璞中(西南政法大學)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

時間:西元2018年11月21日

 

伟德线上平台走過十度春秋,作為(wei) 諸多一直從(cong) 中獲益的一員,很願意表達自己的祝福。縱觀當代中國思想知識界之狀況,可以說伟德线上平台算是一枝獨秀。一個(ge) 自發的民間學術平台,沒有體(ti) 製依托,沒有穩定經費來源,完全靠儒門同道的文化熱情和奉獻精神,堅守十年,而且越辦越好,殊非易事。其實這本身也體(ti) 現了儒學之於(yu) 當代中國知識界的意義(yi) :也隻有儒學能給與(yu) 我們(men) 如此的熱情和期待,也隻有儒學可能成為(wei) 重新整合文化認同和思想共識的起點。

 

改革開放四十年,伟德线上平台成立十年。回顧四十年前的中國,伟德线上平台這種文化現象根本沒有存在的土壤。而觀之四十年前的中國儒學研究,更是感慨莫名。那個(ge) 時候,對儒學的是非常弱勢的。而今天,經曆曆史劇烈轉折之後,人心思歸,越來越多的人才逐漸明白,到底哪兒(er) 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園。

 

建國之後到80年前之前,儒學基本是處於(yu) 被批判的地位。80年代到90年代末,儒學研究都采取相對客觀地研究態度,尚沒有從(cong) 儒家的立場來思考哲理以及現實問題的。而顯明地儒家立場,明確的身份認同,是本世紀初以來,越來越多知識分子的自覺選擇和勇敢當擔。從(cong) “批儒家”,“說儒家”,到“儒家說”,這是一個(ge) 迷失之後的文化回歸,代表了當代中國的文化自覺。伟德线上平台當然最為(wei) 集中地代表了當代“儒家說”的觀念取向。

 

從(cong) 被批判、被客觀陳述,到作為(wei) 價(jia) 值原則、思想主體(ti) 來回應挑戰,思考問題,代表了儒學的重生。60年美國學者列文森說儒學已經成了博物館裏的陳列品,失去了現實生活中的功能;80年代末餘(yu) 英時也說儒學成了無體(ti) 可附的“幽魂”,隻是少數學院中知識分子學術研究的資料。這些說法都真實地描述了當時儒學的存在境遇:生命力的喪(sang) 失。而“儒家說”則是儒學重獲生命的一個(ge) 起點。然而,需要明白的是,也僅(jin) 僅(jin) 是起點而已。儒學真得重生,恐怕還需要經曆更多陣痛和更漫長的征途。

 

自隋唐以來,傳(chuan) 統文化三教並立。儒釋道三教,在百姓生活中,到底誰影響更大,這是存在普遍爭(zheng) 議的。但是一點無可爭(zheng) 議,那就是儒學一直都是知識分子的文化身份和價(jia) 值認同。傳(chuan) 統社會(hui) ,無論思想文化領域發生多大的爭(zheng) 辯,但是儒學作為(wei) 普遍的價(jia) 值認同是基本不受動搖的。

 

然而,民國以來廢止讀經,儒學教育被拋出教育體(ti) 製;之後半個(ge) 多世紀,反傳(chuan) 統浪潮甚囂塵上,逐漸激進。百年以來成長起來的知識群體(ti) ,不再具有基本的文化認同和思想共識,甚至不再具有基本的文化對話平台了。熟讀西方某個(ge) 流派而踏入學術圈,更兼學術體(ti) 製之束縛,很多學者的文化立場和價(jia) 值認同是極其模糊的。思想文化界的分裂,甚至說不可交流性,是當代中國知識界麵臨(lin) 最大的問題。伟德线上平台作為(wei) 一個(ge) 儒家立場的交流平台,一直具有開放包容的精神,這對於(yu) 重建中國當代的文化共同體(ti) 意識具有重要意義(yi) ,有利於(yu) 推動中國知識界的文化自覺。

 

傳(chuan) 統儒學從(cong) 來不僅(jin) 僅(jin) 是學院中的學問,不僅(jin) 僅(jin) 具有知識理論的層麵。儒學的根本精神在於(yu) 教化。有義(yi) 理關(guan) 切,亦必然不能喪(sang) 失教化的實踐根基。伟德线上平台長期以來關(guan) 注儒學在民間社會(hui) 的傳(chuan) 播,以現代形式繼承諸多儒家傳(chuan) 統,試圖探索儒學融入現代社會(hui) 的文化形式,逐漸成為(wei) 一個(ge) 民間儒學文化交流平台,搭建儒學從(cong) 學院走進民間的橋梁,這必將促進當代民間儒學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激活儒學關(guan) 注現實,麵向生活的生命力。

 

為(wei) 伟德线上平台祝福,為(wei) 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