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高貴中華.文明中國”的呼喚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鬥曾有“高貴中華、文明中國”的倡議,其中說到:
「上世紀50~70年代,電影《武訓傳》、《紅樓夢》研究、胡風案、《劉誌丹》小說等的莫須有罪名、反右運動的“引蛇出洞”、大躍進的崇假、浮誇、文化大革命的羅織罪名、揭發告密,都使得中國人道德掃地。」
「改革開放之後,….由於製度、體製、文化的沉屙舊疾的發作,中國正陷入官德不彰、社會風氣日見衰敗、道德日益滑坡的危局。」
「一些政府部門一刀切說關就關;守法的公民僅僅因為上訪、揭露地方腐敗、沒錢交納亂攤派的稅費、沒帶暫住證,過去官員說抓人就抓人,至今違憲違法的各種“學習班”、信訪收容、勞教所仍然自行其道;有房產證的住房不經平等協商說拆就拆,….」「——違憲的勞教、某些地方慘無人道的監獄常常釀成報複社會的仇恨。而嚴刑峻法又成為一些官員的思維定式,…..」
為此胡教授認為中國社會應該開展“高貴中華、文明中國”活動,當然,這是個很好的建議,深具人文關懷,但胡星鬥並不是權勢人物,沒能力動員各種力量,真正的進行實踐,不過我們應該記住,並感念這樣高尚的建議。
二.〔中國夢踐行者〕的選拔活動
近年來,有這麽一個由【南方周末】主辦〔中國夢踐行者〕的選拔與頒獎活動,從網上搜得2009年,由南方周末編輯部具名的,〔【中國夢踐行者】夢想照耀中國〕這文章是這樣說的:
「 這些中國夢的踐行者,既成全著其個人的中國夢,也成全著中國的中國夢;既踐行著中國之夢,也踐行著地球公民之夢。 ……中國夢,承載著中國最基本的價值觀,最核心的文明觀,承載著中國精神。 ……中國要成為一個偉大國家,就需要中國人人人都是夢想家,就需要擺脫一個個噩夢,刷新一個個舊夢,展開一個個美夢。……。」
為了追求一個“中國之美”.“中國之夢”,以昂揚我們的壯誌與豪情,我們的確需要這樣的選拔與頒獎活動。
三.龍應台的獲獎及演講
經過主辦方一連串的討論.研析與選拔,台灣知名作家龍應台成為今年〔中國夢踐行者〕七位獲獎者之一,並於7月31日在北大百年講堂,接受頒獎與致敬活動。龍應台並發表一場名為“文明的力量”的演講,其中說到:
「 第一次接到電話,希望我談談“中國夢”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裏還有中國夢啊?”」
「別說這片美麗的土地是我摯愛的父親、母親永遠的故鄉,這個地方的好跟壞,對於台灣有那麽大的影響,這個地方的福與禍,會牽動整個人類社區的未來,我怎麽會沒有中國夢呢?」
「 如何衡量文明? 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麽地步,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麽程度,它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底層人民。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裏,我看這個國家怎麽對待外來移民,怎麽對待它的少數族群。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這當然也包含13億人如何對待2300萬人! …..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麽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 所以,請相信我,我對中國的希望是真誠的。但是請不要跟我談“大國崛起”, 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敢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這是一篇十分精采的演講,據說贏得熱烈掌聲。當然,因為見仁見智的關係,異議還是有的。網上看到一篇〔北大學子別被台灣學者龍應台給誤導了〕,其中說道:
「首先,我非常不認同她在北大演講結尾時反複強調的“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 按照龍女士的邏輯,如果你與你的父母,與你的兄弟姐妹之間,因為價值觀不同而無法對話時,你完全可以不認他們,你們之間心手相連的血是淡於水的,因為你們之間沒有共同語言,所以,做親人又有什麽意義呢?」
「大凡聽得懂人話的人,應該知道她的明顯潛台詞是:未來檢驗你們中國大陸的文明標準之一就是看你們如何善待我們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如果你們做得好,我們還有共同語言,如果你們做得不好,那我們就“血歸血”,“水歸水”,血與水之間互不相溶,更別說血濃於水了。」
「原來,龍女士所耿耿於懷的不文明刻度是被一千枚飛彈疊高了。 那我就說說這一千枚飛彈吧,我實在不明白龍女士為什麽不去數落美國的國土上有數萬枚飛彈對著全世界(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
「其實,大陸的飛彈與美國的飛彈有何區別,不都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同樣,台灣回歸祖國以後,這些導彈也同樣保衛著台灣。看來當一個人戴上有色眼鏡以後,“文明”都能作為武器,會不會讓上帝也發笑呢?」
四.龍應台有中國夢嗎?
雖然,主辦方對【中國夢踐行者】的選拔,是慎重其事,反複討論的結果。可是,當我得知龍應台獲得這個頭銜之後,還是很有些錯愕….。龍應台的確很知名,很努力,很有作為….但是,她有“中國夢”嗎?以下我想分幾點來進行小小的質疑:
1.首先,特別值得討論的說詞就是「誰又在乎“血濃於水”?」「 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她以“價值基座”與“文明尺度”兩個概念,來否定及質疑“血濃於水”的價值。這樣的立論成立不成立,使得不使得呢?
我通過網絡搜索,在〔Soso問問〕的網站上找到關於“血濃於水”的解釋------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最高指標,憑什麽親情可以淩駕於“君子之交淡如水”之上呢?很簡單:“血濃於水”!…..親情的力量來自於血緣,那是緣於骨髓裏的,象是看不見的空氣,割不斷的流水,血脈的聯係使得親人之間有著神秘的感應。幸福著彼此的幸福,也痛苦著彼此的痛苦。…..」。
是的,血親之間的同命運,共甘苦,互相扶持,不離不棄,既是生命成長的庇護所,也是人生幸福安樂的泉源,我想除了文革時代的顛倒與瘋狂之外,血濃於水的親情,都會是人間不容質疑的強力紐帶,我不知道龍應台為什麽要質疑“血濃於水”的價值與意義?
血是人生命的本質,血是怎麽來的?血與人間萬事有什麽關係呢?這頗不好說,我們可以看《周易.序卦》的一個總結: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這是說,天地立所以成萬物,萬物成所以有男女繁衍之道,隨後的父子.君臣.兄弟.朋友.老師,以及人文禮法的種種道理與製度,才能依次成立。另外《韓詩外傳》卷五有一段孔子的話說:
「《關雎》至矣乎!夫《關雎》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雖神龍化,斐斐文章. 大哉!《關雎》之道也,萬物之所係,群生之所懸命也,…..夫六經之策,皆歸論汲汲,蓋取之乎《關雎》.《關雎》之事大矣哉!....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
這是說,男女結合之道,總括天地創造之德與道,所以成萬物而有人間,六經之理據,王道之大原,不外乎此,這是人間萬事之始基!因此,所謂“血濃於水”,就是人的生命通過男女結合不斷傳承,於此成就人間與人倫,進而在此基石上,衍生出萬理萬事。這個“血濃於水”的事與理是核心而基要的,即使有夫婦離異.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卻不能否定“血濃於水”是人倫之核心,人間萬理之基石。這裏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倫理始源,最終可以衍生出人間萬理,但卻不能取代人間萬理。也就是說,人倫人道與人間萬理,是太極陰陽之共立共成,不是有你無我,零和對立關係。血緣生命是人存在的基礎,卻不是人求尊嚴.求高貴.希聖希賢的充足條件,人必須通過人文創造與文化積累,使人間更美好.更善良.更正義.更適合居住。
有了以上的探究,我們可以接下來談龍應台對“血濃於水”的質疑能否成立。她在演講中所提出來的價值基座是蔣中正一再提倡的“禮.義.廉.恥”,問題是不管從那一個正常角度看,這個價值基座都不會構成對“血濃於水”的挑戰與質疑,我們以《孝經》為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孝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這是說人必須擴大血緣孝敬之情,進而將忠孝節義施用到天下萬民,如此,我們顯然可以說“禮.義.廉.恥”是對“血濃於水”的有力詮釋與彰顯,斷斷不會成為“血濃於水”的對立麵。
另一個被拿來挑戰“血濃於水”的,就是龍應台所謂的“文明尺度”。亦即她所謂如何對待“殘障者”.“鰥寡孤獨”.“盲流民工”的問題。就〈禮運大同篇〉的內容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顯然中國自古就重視這類問題,而且〈大同篇〉的這個描述,正是社會主義應該具備的核心內容,中國大陸做為社會主義體製,應該是非常重視這個“文明尺度”的。然而現實情況卻做得很不好,這一點我們應該肯定龍應台的批評。問題是這樣一個社會主義“文明尺度”,能挑戰“血濃於水”的人倫基底嗎?顯然還是不能。孔孟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內皆兄弟”,其理論基礎正是通過對“血濃於水”的擴大適用,將對血親的慈愛及關懷用到人之老.人之幼.人之兄弟身上。所以〈大學〉講修齊治平之道,講“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中庸〉講“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所以血脈之親親,正是成就禮樂教化,追尋民胞物與所不能沒有的起動點。
也許有人會說,龍應台的意思不是要用“價值基座”與“文明尺度”挑戰“血濃於水”。而是說你大陸在禮義廉恥的“價值基座”與“文明尺度”上不合格,所以龍應台不願意接受對大陸的認同,以及兩岸統一的追求。
談到這裏,也就涉及龍應台究竟有沒有“中國夢”的問題,也就是如何看待國共內戰的問題。一個擁有“中國夢”的人,應該對鄉邦故國懷有相濡以沫,不棄不離的情懷,應該肯認兩岸都是中國人,都共同分享著中國的曆史與文化,也共同承擔著中國的苦難的失敗。國共之爭隻是兩黨的權力之爭.利益之爭.路線之爭,當年用自相殘殺來相爭,實在是錯誤的.可悲的!因此,中國的分裂也是錯誤與可悲的,兩岸中國人應該謀求國家的重新統一,而且必須盡可能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這種血淚共愛的家國情懷,用一句話來表達,也正可以說是“血濃於水”。既然龍應台說她有“中國夢”,為什麽要挑戰與質疑“血濃於水”呢?
2.我們知道台獨論者或者有台獨心態的人,有一種很奇怪的妾婦之道,就是特別喜歡抱美國與日本的大腿,以美日的共同奴才而自高自傲,以為當殖民地奴才就是有尊嚴,看不起大陸中國人,所以有“中國豬!滾回去!”的嚎叫。裸露此種妾婦心態的現象之一,就是龍應台所說的“1979年1月1號,中美正式斷交,這個“中”指的是當時的中華民國,…..長期被視為“保護傘”的美國撤了,給台灣人非常大的震撼,覺得風雨飄搖,這個島是不是快沉了”。
裸露此種妾婦心態的現象之二就是“大陸飛彈對著台灣”的問題,美國擁有最多最強烈的飛彈對著全中國,美國隨意侵略伊拉克.阿富汗,美國極殘暴的虐待回教嫌疑犯,這些在台獨人士心中都不是問題,可是大陸的一些飛彈卻成為他們口誅筆伐的大罪惡。這原來隻是台獨政客操弄的偽問題,但不知為什麽深得龍應台之歡心,也跟著他們熱烈的合唱?
裸露此種妾婦心態的現象之三就是台灣至上論,將台灣與中國對立起來,念茲在茲的就是“台灣二千三百萬”,標榜“愛台灣”,以台灣做為至善至美的代表,中國做為邪惡與落後的代表,他們在“愛台灣”的名義下,不管怎麽做都是合理的,可以原諒的。比如陳水扁時代的外交部長陳唐山,罵新加坡為Lp[即卵泡.台語男根之意];再比如民進黨議員對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的推打。我覺得在龍應台的演講中,也有一點點類似心態,特別明顯的是一再用“文明尺度”來質疑中國大陸,卻不用到台灣身上。所以龍應台在理直氣壯指責中國大陸的時候,卻拒絕用同一標準,同一心態,看看台灣的情況。問題是台灣有多文明呢?記得2003年8月26日發生一件慘案,台灣小船載著二十多名大陸偷渡客,在近岸水域碰上海巡署的船隻,船老大為逃避罪責,竟將偷渡客全部推入海中,以致6名大陸女子溺斃。還有台灣的立法.司法.行政聯合起來,對大陸配偶百般阻撓與歧視。….高喊“文明尺度”的龍應台,為什麽不能評一評台灣的不文明現象呢?
3.我想主辦方之所以頒予〔中國夢踐行者〕的頭銜給龍應台,還有一個重要理由,就是龍應台堅持主張民主自由,堅持公義。這一點我不是很反對,但卻有若幹疑問,不妨提出來一並說說:
台灣的藍綠對立及惡鬥是近二十年的突出現象,這就是龍應台〔為台灣民主辯護〕一文所說的:
“兩黨所爭,不是政策,而是核心價值之爭,屬於文化認同、安身立命的靈魂層麵。…..別忘了,美國為了對於奴隸製度的認知差異,是打了仗、流了血的。…..為了核心價值,人,是可以義無反顧的。”因此,具有統一信念的深藍人士,是一群還有中國夢的人,是斷不會將票投給民進黨的台獨人士,更不會刻意回護台獨人士的選舉舞弊。
陳水扁從市議員一路選過來,他是一位強烈的台獨份子,應該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他的第一屆總統任期,已經醜聞甚多,極不得人心,眼看連任是沒希望了。陳水扁為了取得連任,已經到了饑不擇食,不擇手段的地步:比如違法的公投綁大選,比如中央選委會的百般護航,將選票印刷工作交由各縣市地方選委會,究竟印了多少?如何保管?如何發放?全部缺乏公正嚴格的管製….。而其中最大的疑案就是319槍擊案,引起泛藍及中間群眾的強烈抗議,數十萬人上街頭。
此時的龍應台在做什麽呢?她沒有上街頭,也沒有批評選舉舞弊,反而寫了一篇文章〔為台灣民主辯護〕支持陳水扁。
其實,麵對319槍擊案這樣涉嫌嚴重舞弊的行為,一個還有文明法律的社會,肯定必須啟動公正調查,並依法處置。知識分子也應該有一個維護公正公義的評說。龍應台卻用一種小說手法,輕輕帶過。她說:
「像拙劣的警匪片:莫名的槍響、離譜的公安、詭異的醫療;…..總統的肚皮公開展示,仿佛肉攤上等待衛生檢查的一堆肉。」
龍應台以此小說筆法閃躲必須麵對的法律與公義問題,還自以為四兩撥千斤,陳水扁的舞弊問題已經解決。接下來她就轉守為攻:「我們,究竟能不能為台灣民主的“荒腔走板”辯護?在“警匪肥皂鬧劇”裏,可不可能讀出深沉的理性和文明的努力?」
經過她裝模作樣的一番議論後,她斷然賜予陳水扁們….
「是的,在權力爭奪的卑鄙齷齪中,我仍然看見深沉的理性和文明的努力。」
一個宣稱擁有中國夢的人,為什麽隻看到陳水扁們“深沉的理性和文明的努力”,卻一直看不到大陸朝野對理性與文明的追求,真是怪哉!
龍應台說陳水扁 「件件都違背我這個公民對民主原則的認知,但是他,對全世界代表了我。」這樣的論述邏輯實在無法無理可說,大約等同於胡言亂語。問題是: 妳做為一個有中國夢的高級知識分子,怎麽會這樣容易就放棄對陳水扁涉嫌舞弊行為的追究?具有中國情懷的蔣中正.蔣經國都不能代表妳,又怎麽會如此輕易的承認台獨份子陳水扁代表了妳?妳究竟居心何在?
4.為陳水扁這樣的人,做這樣歪扭而不入流的辯護,實在為龍應台感到惋惜。但是,龍應台卻食髓知味,樂此不疲。2年後,陳水扁的貪汙枉法更形惡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也看不下去,發起紅衫軍反貪運動,要求支持者每人捐出新台幣100元。龍應台拒絕捐這一百元,她寫出一篇文章〔我怎麽上「陳水扁」這一課------一個「幹犯眾怒」的微小聲音〕,她說:
「台灣是一個新興民主,新興民主的意思就是,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很多重大事情和冒出來的問題,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知道過去的原則和觀念可能都不適用,但是對於新的難題又沒有現成可循的一套新的判斷標準。….眾說紛紜,爭執不斷。 」
人類的曆史與文明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所有的禮義廉恥,人文製度都早已繁有其徒,龍應台是裝傻還是裝癡,怎麽妄想用“新興民主”的“第一次”為陳水扁的貪瀆枉法辯護呢?
「兩年前,六百多萬人投票給他,請他來管治這個國家。那些沒把票投給他的人,本身顯然沒有發揮足夠的力量來避免他的當選。所以陳水扁的上台,必須說,是投票給他的六百多萬人和沒投票給他的六百多萬人的共同選擇。….人民自己,什麽時候要開始檢討自己的責任呢?…..那錯誤選擇背後的思維是什麽?….」
「如果因為當初沒這認識,所以我們輕率,或愚昧,那麽我們因自己的輕率或愚昧而被一個難以忍受的無格總統所折磨、所懲罰,是否也正是我們應得的教訓,應付的代價?」
這是標準歪扭心態的歪七扭八,歪嘴斜舌!強暴公民的意誌與尊嚴,硬將反對票算成讚成票,再將陳水扁的過錯,說成是選民的過錯,要選民“檢討自己的責任”!甚至忘乎所以的認為,公民被陳水扁折磨與懲罰,還是一種正當合宜的“應得的教訓”.“應付的代價”!這真是胡扯得毫無道理可言了!
龍應台卻還要強辯到底:「是什麽製度,縱容了他專權,鼓勵了他墮落?…如果產生「陳水扁」這種政治人物的製度,以及維係這種製度的思維和文化,我們今天不去徹底麵對和處理,…下一個上台的人,在同一套製度裏玩弄,難道會有不同的嘴臉?」
那麽請問:台灣的製度與思維基本沒變的情況下,馬英九成為“下一個上台的人”,嘴臉改變沒有?
五.結語:請接通心靈的血脈
有一位吳旭博士,在一篇〈“中國夢”與中國國家形象戰略〉的文章中說到:
「一個國家必須擁有自己的夢想。 這個夢想,…..應當是當代中國思想界麵向未來幾代、甚至幾十代中國人,….所確立的一個遠景定位和奮鬥理想。同時,像“美國夢”一樣,“中國夢”也需要有自己的人類情懷和世界擔當。」. 「中國的古典哲學推崇自然理性以及實用辯證主義,閃爍著超越曆史與文化的大智慧。其中的很多精華部分,曆久彌新,為處理現代世界很多錯綜複雜的問題,給出了精當的答案和指針。」
的確,中國傳統智慧人天相貫.天下情懷.民胞物與.悲天憫人,將天地人間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個整體透過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愛物而敬天,敬天而法古,一層層的加以掌握,從而構造成安身立命的心靈家園。五四人物曾經將血緣關係妖魔化,認為家庭是萬惡之緣.自私之本。雖然,血緣關係的過度運用,是會傷及社會公義。可是,血緣是生命之本,是人出生的尊嚴,是人生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基源關係。一個正常社會.公義社會.文明社會必定是保護及尊重人的出生尊嚴。中國文化特別重視以血緣為基座,所建設出來的一整套倫理關係,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血濃於水”。
也許中共官方過多的,將“血濃於水”當成套話空話向台灣宣傳,卻沒有好好體現親親仁民的王道情懷,這是很令人厭煩的。可是做為擁有中國情懷及夢想的人,是不應該,也不可以將“血濃於水”推到文明價值的對立麵,加以質疑及否定。龍應台在接受〔中國夢踐行者〕的頒獎活動中,卻用其它的價值基座與文明尺度來質疑“血濃於水”,這是我很難接受的。
台灣的本省人也來自大陸,隻是月深年久,他們對血脈故國的感情已經很稀微了,此時我們重溫一下連雅堂在《台灣通史》序言中的話也應是有益的:
「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嗚呼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
這裏麵的仁孝奉公,發揚種性,就是立足血緣以追尋大義的意思。而台民對美麗之島的開發運用,也正彰顯了先王先民的大德遺愛。憑借先祖之大愛而庇佑後來子姓,繼繼繩繩,美善家邦,這就是台灣通史要傳達的一個精神。可是,許多台灣人經過皇民化運動的灌輸,竟然忘乎所以,忘了先王先民,忘了血緣大愛,忘了侵略世仇,竟認賊作父的擁抱日本人,歡呼甲午割台,還想要割斷血緣,呼喊“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是很讓人遺憾與痛心的!
龍應台做為外省第二代是有她天然優勢,也有她應有的使命。通過父母輩的戰火流離,她對人間與曆史應該有更深透的感受。再通過其父母的血脈及生命經曆,她對故國鄉邦應該還有一種深切的感動,應該還有一種血肉相連之情。她盡可以洄溯自己的生命源流,協助台灣追求公義,尋找原鄉。可是恕我眼拙,我在她文章中看不出這種情與義,卻讀出一個高等華人,因為留學或者為洋人之偶,而忘了.更且鄙視其父母故國,用一種缺乏血淚與悲憫的所謂“文明尺度”,填充上民進黨的意識語言,以高傲而自以為是的奚落大陸故國。眼中隻有“二千三百萬”,一再說什麽“飛彈威脅”,將民主正義的光環許給了民進黨陳水扁,卻反過來用文明不文明的放大鏡責罵大陸….。我真有點懷疑這是不是一種 ”狼性” !
當然大陸許多地方沒做好,應該批評,可是親人之間“同甘苦.共命運”的批評,與高等華人及台獨心態者的批評是不一樣的。麵對五千年文明,千萬裏山河,她竟然能用她自以為是的“文明尺度”,進行如此片麵的非難!態度之高傲,情識之寡淡,真令我齒冷!而最能透露其心曲的,就是她所謂「誰又在乎“血濃於水”?」
“中國夢”當然是開放的,可以有許多種詮釋,但是開放不是沒有原則,多元不是沒有是非。“中國夢”當然應該包括“台灣夢”,但這個“台灣夢”不能是以美日鷹犬為榮為傲.進而為禍中國的台獨夢。“台灣夢”不能否定中國曆史與文化的共業,不應仇視其父祖家邦,血脈之原鄉。
我歡迎並高度讚賞〔中國夢踐行者〕的頒授活動,也不反對龍應台得獎,但希望她內證心源,重新接上與先王先民的心靈電路,對故國還保有一些互相扶持,不離不棄的血脈之情,進而通過血脈的接納與肯認,得到她自我心靈的皈依與安頓,同時以新的眼光與胸懷,參與到中國夢的建設隊伍中來。那就漪漪乎大哉!盛哉!美哉矣!
孔子2561年8月27日[10] 皮介行 寫於 光文講堂.莫幹山
來源:原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