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藝術家合作打造舞劇《易·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18-11-05 14:16:45
標簽:


中捷藝術家合作打造舞劇《易·文》傳(chuan) 播中華傳(chuan) 統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廿五日戊戌

          耶穌2018年11月2日

 

  

 

由山東(dong) 省藝術研究院青年創作人員與(yu) 捷克主創團隊共同打造的舞劇《易·文》11月2日晚在山東(dong) 濟南首演。孫清華 攝

 

中新網濟南11月2日電(趙曉)由山東(dong) 省藝術研究院青年創作人員與(yu) 捷克主創團隊共同打造的舞劇《易·文》11月2日晚在山東(dong) 濟南首演。該舞劇以國學經典《周易》為(wei) 創作原點,對外傳(chuan) 播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價(jia) 值。

 

  

 

記者當晚在現場看到,7名主演利用點與(yu) 線之間的身體(ti) 運動軌跡,藝術化地表現萬(wan) 物中的生命紋理。孫清華 攝

 

記者當晚在現場看到,7名主演利用點與(yu) 線之間的身體(ti) 運動軌跡,藝術化地表現萬(wan) 物中的生命紋理。劇中沒有設計明確的故事線,而是用“元”“亨”“利”“貞”等7個(ge) 人物表達生命的循環,如“元”代表起始,“亨”代表過程,“利”代表生長。

 

  

 

舞劇《易·文》以《周易》為(wei) 創作基礎,用舞蹈語言和現代化表達方式,傳(chuan) 遞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孫清華 攝

 

“舞劇《易·文》以《周易》為(wei) 創作基礎,用舞蹈語言和現代化表達方式,傳(chuan) 遞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據《易·文》編劇、總導演邱曉晨介紹,《周易》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講述了天地萬(wan) 物的生存規律和生命循環往複的過程,其中蘊含的生命精神、天地精神對當下的藝術審美、文藝傳(chuan) 承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圖為(wei) 舞劇《易·文》劇照。孫清華 攝

 

來自捷克的編舞家耶裏·巴拉托維尼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中國之前,他多次研讀《周易》,挖掘舞劇的創作方式。《周易》中的變與(yu) 不變思想、六十四卦象給他帶來新啟發。《易·文》的舞蹈設計是以“陰陽”“混沌”為(wei) 創意點,表演過程既可以當作一天中不同時辰的變換,也可以當作生命的四季輪回。“希望觀眾(zhong) 在觀看過程中,多傾(qing) 聽內(nei) 心的聲音,用自己的理解與(yu) 想法去與(yu) 作品碰撞交流。”

 

  

 

11月2日至4日,舞劇《易·文》將在山東(dong) 濟南進行首輪三場演出。孫清華 攝

 

“我們(men) 力求用漢語匯融合國際元素,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深度挖掘、創新轉化和廣泛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舞劇《易·文》出品人、山東(dong) 省藝術研究院院長張積強介紹說,該劇目是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舞易華風”三部曲之一,是在世界語境下用舞蹈語言闡釋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根源之作《周易》的哲學意義(yi) ,有利於(yu) 開創山東(dong) 文化、中華文化對外交流的新路徑。

 

11月2日至4日,舞劇《易·文》將在山東(dong) 濟南進行首輪三場演出。12月,該劇目將應“2018中國-歐盟文化藝術節”邀請赴比利時布魯塞爾交流。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