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秦豐教授“孟子與政治”講座紀要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18-10-16 22:25:20
標簽:


王秦豐(feng) :民本、仁政和王道:孟子政治思想的展開

——王秦豐(feng) 教授“孟子與(yu) 政治”講座紀要

來源:“上海儒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初八日辛巳

         耶穌2018年10月16日

 

民本、仁政和王道:孟子政治思想的展開——王秦豐(feng) 教授“孟子與(yu) 政治”講座紀要

 

  

 

2018年10月10日下午15:30-17:00,著名國學專(zhuan) 家王秦豐(feng) 教授(筆名:夏海)蒞臨(lin) 複旦大學哲學學院,在光華樓西主樓2401開設了主題為(wei) “孟子與(yu) 政治”的講座。首先,講座主持人何俊教授向大家簡要介紹了王老師的工作經曆和近年來的研究情況。在正式講座開始之前,王老師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對先秦各家學說側(ce) 重點的理解,並將其概況為(wei) “孔子與(yu) 人生”、“老子與(yu) 哲學”、“孟子與(yu) 政治”。

 

圍繞“孟子與(yu) 政治”的主題,王老師將本次講座展開為(wei) 如下四大部分:孟子其人、性善論、仁政論、大丈夫論。在簡要介紹了孟子的生平之後,王老師首先從(cong) 先天本質、具體(ti) 內(nei) 容、社會(hui) 性和自然性等方麵對孟子性善論做出了較為(wei) 全麵的詮釋,並特別強調了孟子對修身養(yang) 性的重視。這一點有助於(yu) 我們(men) 破除認為(wei) 孟子不重視後天修為(wei) 學習(xi) 的常見誤解。

 

隨後,王老師引領我們(men) 進入了本次講座的核心內(nei) 容:孟子的仁政論。王老師指出:《孟子》一書(shu) 的基本色調是政治。孟子的政治思想由民本、仁政和王道構成,其中民本是政治核心,仁政是政治綱領,王道是政治理想。與(yu) 通常的理解不同,孟子並不避諱為(wei) 官從(cong) 政,甚至認為(wei) 這是士大夫的本職工作。從(cong) 政治的基本要素出發,王老師進一步比較了孟子“諸侯三寶”與(yu) 現代西方政治學中國家要素的若幹異同之處,認為(wei) 孟子基於(yu) 其性善論的主張,對理想政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從(cong) 仁政引申出了民貴君輕說,可以說其中包含了民主政治的萌芽。由此,孟子區分了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和以力假仁的霸道政治,相較於(yu) 荀子而言,孟子對王道和霸道的區分有更為(wei) 嚴(yan) 格的德性要求。

 

最後,王老師從(cong) 理想人格的角度向我們(men) 展現了孟子的大丈夫論。大丈夫人格是對孔子提出的聖人和君子人格的進一步發展,其核心特征是以道義(yi) 為(wei) 內(nei) 容的“浩然之氣”。傳(chuan) 統士大夫之所以敢於(yu) 正視權力,批評君王,正是因為(wei) 他們(men) 受到了孟子大丈夫精神的感召,對不合道義(yi) 的學說和行為(wei) 展開批評,表現出了士大夫的氣節和戰鬥精神。即便在當今社會(hui) ,這一點仍然值得我們(men) 倍加珍視。

 

在短暫的一個(ge) 半小時中,王老師結合個(ge) 人豐(feng) 富的生活及工作經曆對孟子的學說做了精彩的發揮,並對在座的青年學生現身說法,令人受益匪淺。講座在師生們(men) 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