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東海】經濟衰退、國用不足怎麽辦?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8-10-12 10:53:52
標簽: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經濟衰退、國用不足怎麽(me) 辦?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初二日乙亥

          耶穌2018年10月10日

 

經濟衰退、國庫空虛怎麽(me) 辦?美國政府的辦法之一是減稅。劉先生電郵介紹:

 

“美國曆史上,減稅而使經濟繁榮一再被應證。隻要政府減稅,經濟馬上就在短期內(nei) 複蘇活躍起來。川普上台後所采納的包括減稅在內(nei) 的一係列經濟政策,使失業(ye) 率降低到60年內(nei) 的曆史新低,達到3.7%。如今,美國經濟在一年內(nei) 快速大複蘇,再一次證實了共和黨(dang) 曆來堅持的減稅政策的正確。美國自五十年代以來有過三次較大的減稅:第一次是肯尼迪總統,把稅收最高等級的90%減低到71%;第二次是裏根總統,把最高等級的71%的稅收一下子削減到28%(其他等級都有大幅削減)。第三次則是小布什總統。以上三次大減稅給企業(ye) 家富人鬆了綁,解救了停滯的美國經濟。這次川普的第四次減稅也效果顯著。”

 

其實,以減稅方法救災富民,以富民政策富強國家,是儒家的一貫主張。《論語顏淵篇》記載:

 

哀公問於(yu) 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yu) 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yu) 足?”

 

“盍徹乎”的徹,是西周的一種田稅製度。“什一而稅謂之徹”,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稅。《孟子·滕文公上》:“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mu) 而徹,其實皆什一也。”二,指抽取十分之二田稅。魯國自宣公十五年起,不再實行徹法,而是以“二”抽稅。  

 

魯哀公問孔子弟子有若,今年發生饑荒,國用不足,怎麽(me) 辦?有若建議,把十分之二的稅率改為(wei) 十分之一。理由是,百姓衣食充足,國家和君主何愁不足。

 

《易傳(chuan) •益•彖辭》說:“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有若希望魯哀公恢複徹法,就是主張損上益下。《說苑理政篇》記載:

 

魯哀公問政於(yu) 孔子,對曰:“政有使民富且壽。”哀公曰:“何謂也?”孔子曰:“薄賦斂則民富,無事則遠罪,遠罪則民壽。”公曰:“若是則寡人貧矣。”孔子曰:“詩雲(yun) :‘凱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

 

魯哀公問於(yu) 孔子,問於(yu) 有若,倒是挺好問的,可是聞而不聽,等於(yu) 沒問。《左傳(chuan) 》記載,哀公十二年及下年,皆有蟲災,又連年用兵於(yu) 邾,又有齊警,故年饑。魯哀公不憂國民餓殍,而憂財用不足;不是“安其居節,醜(chou) 其衣服,卑其宮室,車不雕幾,器不刻鏤,食不貳味,以與(yu) 民同利”,反而“求實無厭”,“多欲奢縱而不恤民”,違君道,悖禮製。

 

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yu) 不足?”孔子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 都是主張藏富於(yu) 民,這是王道政治的一大特征。《說苑•政理篇》說:“王國富民,霸國富士,僅(jin) 存之國富大夫,亡道之國富倉(cang) 府。”藏富於(yu) 民,就是俗話說的,小河有水大河滿,這是政治正理,也是自然界的正常情況。

 

經濟衰退,民生艱難,如果堅持高稅收,無異於(yu) 割肉補瘡、殺雞取卵和飲鴆止渴,必然導致民生更加艱難,經濟更加蕭條。然以減稅的辦法繁榮經濟富民富國,往往不易被世俗理解。裏根總統執政時,美國經濟嚴(yan) 重衰退。很多人認為(wei) ,這種情況下減稅無異於(yu) 給經濟雪上加霜。就像魯哀公所想的一樣,國庫空虛,我維持原稅都不夠用,若再減稅,豈非更不夠用。三次減稅中,裏根遭受的阻力最大,但他對自己經濟政策的堅持,很快迎來了經濟的複蘇和繁榮。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