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東海】唯仁者能愛人

欄目:思想評論
發布時間:2018-09-25 11:06:34
標簽: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唯仁者能愛人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首發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八月十五日己未

          耶穌2018年9月24日

 

 

  

孔子說:“仁者愛人”,又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反過來,非仁者不能愛人好人,不能惡人,或愛憎不得其正,或好惡不得其平。不正不平,就有偏僻,偏向。《大學》說: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qin) 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意思是說,之所以說齊家在於(yu) 修身,是因為(wei) 人們(men) 對於(yu) 所親(qin) 愛的人會(hui) 有偏愛,對於(yu) 所鄙棄的人會(hui) 有偏惡,對於(yu) 所敬畏的人會(hui) 有偏向,對於(yu) 所憐憫的人會(hui) 有偏袒,對於(yu) 所輕慢的人會(hui) 有偏見。因此,喜愛一個(ge) 人而能發現其缺點、厭惡一個(ge) 人而能知道其優(you) 點的,天下罕見。所以有諺語說:“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都不滿足自己莊稼的茁壯。”這就是不修身不能齊家的道理。

 

修身是齊家的前提。孟子說:“身不行道,不行於(yu) 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yu) 妻子。”(《孟子•盡心下》)修齊是治平的前提條件。能齊家未必能治國,不能齊家必不能治國,必不能為(wei) 政。故儒家外王學從(cong) 齊家始,先家後國。《詩經》說:“刑於(yu) 寡妻,至於(yu) 兄弟,以禦於(yu) 家邦。”(《大雅思齊》)讚美周文王能夠為(wei) 嫡妻和兄弟作好示範典型,進而治理好國家。齊家與(yu) 治國平天下同理,都要克服感情偏私,排除各種偏見,正己正人,處事公正,賞罰分明,一視同仁。

 

唯仁者能愛人,包括愛家人、國人和天下人。文化人愛人以文,表現為(wei) 文化教育道德啟蒙;政治人愛人以政,表現為(wei) 仁政德治禮製祥刑。總之,都要愛之以禮。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導之以德,齊之以禮。

 

不仁者就不能愛人,愛不真正。或不真實,空談泛論;或不真誠,虛情假意;或不正確,偏愛偏僻;或不正義(yi) ,亂(luan) 愛一通。這些都不是仁愛,不是真正的愛。

 

例如,五四蒙啟派的愛國則是亂(luan) 愛,它們(men) 越愛,國家越衰弱敗壞;北狄派的愛民更是百分百的虛假顛倒,它們(men) 越愛,人民苦難越深重。佛教無王道家無禮,其愛雖真,但不夠正確實在。佛道過於(yu) 興(xing) 旺、侵害儒家主體(ti) 的時代,往往憂患深重,國亂(luan) 民弱。

 

所以,仁愛需要學習(xi) ,需要成為(wei) 仁者。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斯道就是孔孟之道,中庸之道,君子之道。嚴(yan) 格地說,唯有儒者才是仁者,才具有仁愛的內(nei) 力和能力,才能夠真正地愛人,真正地愛民愛國愛天下。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