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餘東海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人民需要偉(wei) 大的領袖(四)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六月十四日己未
耶穌2018年7月26日
儒家倡導聖賢崇拜。聖賢為(wei) 王就是聖王,故聖人崇拜包括聖王崇拜。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篇》)這裏的畏不是畏懼而是敬畏,特別尊崇,包涵信仰、崇拜之義(yi) 。畏聖人之言就要信仰聖經聖言,畏大人就是崇拜聖王。
道體(ti) 流行,是謂天命;天命之性,是謂良知。聖人圓證天命良知,大人是在政治上實踐良知。《易經》中合而言之,聖人與(yu) 大人無異;分言之,作易為(wei) 聖,實踐易理為(wei) 大人。《周易•文言傳(chuan) 》:“夫大人者,與(yu) 天地合其德,與(yu) 日月合其明,與(yu) 四時合其序,與(yu) 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大人與(yu) 聖人道德同級。不同的是,大人有機會(hui) 成就外王事業(ye) 的輝煌,道統政統得以合一。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趙岐注:“大人謂君”。孟子說,有天爵,有人爵,大人是天爵與(yu) 人爵的統一。《乾鑿度》引孔子:“易有君人五號,大人者,聖明德備也。”《史記索隱》引易乾卦向秀注:“聖人在位,謂之大人。”大人就是聖王,最偉(wei) 大的中華領袖。
或謂不能把聖王等同於(yu) 領袖,沒錯。君有明君、昏君、暴君之分,王有聖王、霸王、邪王之別,領袖有偉(wei) 大、偽(wei) 大、罪大之異。偉(wei) 大領袖指古今中西的明君,包括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等聖王和齊桓晉文等霸道之主。儒家對霸道之主是有所肯定,對聖王是崇拜。故不能泛泛地講崇拜偉(wei) 大領袖,更不允許搞領袖崇拜。
聖王崇拜和君王崇拜(領袖崇拜)是兩(liang) 回事。君王若是聖王,得到信仰崇拜,理所當然。君王若是暴君,被誅殺被革命,亦禮所當然。孟子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yi) 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又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因此,不是君王必然賢明,而是君王必須賢明,不賢明不配為(wei) 君臨(lin) 華夏;不是領袖必然偉(wei) 大,而是領袖必須偉(wei) 大,不偉(wei) 大不配領袖中國。
領袖能偉(wei) 大,必有其特征。江湖上流傳(chuan) 著一句名言:“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王和霸都可以稱為(wei) 偉(wei) 大領袖,王最偉(wei) 大,霸次偉(wei) 大。他們(men) 都有知人之明,能重用優(you) 秀乃至偉(wei) 大的人。
這句名言據說出自於(yu) 曾子之口,其實非也,但這個(ge) 觀點確是儒家的。《韓詩外傳(chuan) •卷五》說:“上主以師為(wei) 佐,中主以友為(wei) 佐,下主以吏為(wei) 佐,危亡之主以隸為(wei) 佐。”以師為(wei) 佐就是用師,以友為(wei) 佐就是用友,以隸為(wei) 佐就是用徒。
孟子說:“將大有為(wei) 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le) 道,不如是,不足與(yu) 有為(wei) 也。故湯之於(yu) 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於(yu) 管仲,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霸。”(《孟子•公孫醜(chou) 上》)湯與(yu) 伊尹、桓公與(yu) 管仲就是偉(wei) 大領袖與(yu) 帝王師的典範。這裏提到了偉(wei) 大領袖的基本特征:尊德樂(le) 道。
一個(ge) 領袖人物,能夠樂(le) 在道德之中,尊崇有德之士,擁有不召之臣,想不偉(wei) 大都不可能也。
流行一句話:領袖越偉(wei) 大,人民越渺小;領袖越英明,人民越愚蠢。其實這裏的偉(wei) 大英明,都應該加個(ge) 括號。人民渺小是因為(wei) 領袖偽(wei) 大,人民愚蠢是因為(wei) 領袖無明。這句話本身就夠蠢,誤看盜賊為(wei) 聖賢,錯把毒蛇當真龍,不知道什麽(me) 是真正的偉(wei) 大。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