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近複】不如此,道不行——我與伟德线上平台

欄目:青春儒學
發布時間:2018-04-17 08:52:57
標簽:
姚近複

作者簡介:姚近複,男,國學愛好者。

不如此,道不行

——我與(yu) 伟德线上平台

作者:姚近複(伟德线上平台義(yi) 工,甘肅農(nong) 業(ye) 大學國學社社長,全國高校國學聯盟副主任委員

時間:西元2018年4月17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前兩(liang) 天,一位義(yi) 工師弟在微信群裏分享了幾年前伟德线上平台編輯QQ群的聊天記錄,內(nei) 心十分感慨,不知不覺,竟已經過去了這麽(me) 久。

 

我與(yu) 伟德线上平台結緣,更多是源於(yu) 巧合。

 

我從(cong) 小就對傳(chuan) 統文化充滿了興(xing) 趣,上了大學後去博物館做過義(yi) 務講解員,宣揚絲(si) 路文化;也帶過漢服社團,弘揚民族文化,但內(nei) 心始終覺得與(yu) 真正需要的隔了一層紗,而自己卻又無法捅破。後來,在微博上無意中認識了伟德线上平台主編任重老師,老師問我願不願意來伟德线上平台做義(yi) 工,那一刻,我猛然醒悟,我忽略了傳(chuan) 統文化裏的主體(ti) 部分——儒家。

 

這種機會(hui) 的來臨(lin) ,讓我受寵若驚,便毅然決(jue) 然答應了。沒想到這一做,就一直到了現在,恍然不覺已經四年。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yu)

 

“儒”這個(ge) 字,對於(yu) 大部分國人來說,是一個(ge) 非常矛盾的存在。因為(wei) 流俗的觀念以及網絡言論,讓我們(men) 把中國諸多血淚史的源頭歸到其身上,如在前幾年非常流行的所謂“中國人的奴性”等言論,讓人對孔子非常的厭惡,對西方思想卻十分欣賞。但作為(wei) 一個(ge) 本土的國人,對於(yu) 西方的思想和行為(wei) 並不是十分兼容,而且一旦讓我們(men) 去回憶一個(ge) 對自身影響最大的曆史偉(wei) 人,又必然或直接或間接的指向了儒家或孔子。這讓我也對儒家既愛又恨。

 

基於(yu) 以上原因,剛來到伟德线上平台的時候,本著學習(xi) 的態度,多是聽著任重老師和師兄師姐們(men) 的安排,多聽少說。

 

那時候,伟德线上平台的義(yi) 工寥寥無幾,每個(ge) 人都是身兼數職的多麵手,當我看到伟德线上平台成績的時候,不由得被震驚了:

 

一個(ge) 沒有固定資助來源的公益群體(ti) ,僅(jin) 僅(jin) 憑著大家的一腔熱血,在線上就能達到如此的高度!

 

尤其是任重老師,之前我一直以為(wei) 他是全職做網站,後來才聽別人說,老師是有自己的工作,但為(wei) 了弘揚儒學,“不務正業(ye) ”把大部分精力投到了伟德线上平台及衍生產(chan) 品(儒家郵報、儒生文叢(cong) 、中國儒學年度熱點書(shu) 係等等),據傳(chuan) 在上下班的地鐵裏,都在爭(zheng) 分奪秒審稿,而且分文不取,讓我敬佩莫名。

 

尤其得知老師是我求學所在地的土著西北人,更是大幅度增強了我對他的好感,不知為(wei) 什麽(me) ,那一刻腦子裏浮現出了“各國變法,無不從(cong) 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這句話,至今無法抹去。

 

隨著工作的深入,逐漸也看清楚了伟德线上平台所做的事情,因為(wei) 一開始的眼界問題,對於(yu) 網站有諸多不了解,比如為(wei) 何伟德线上平台大部分刊登的都是學者的論文或者是學術類的文稿,而對於(yu) 普及類的文章重視不夠,當時我按捺不住自己的疑惑,去問任重老師為(wei) 什麽(me) 。

 

任重老師針對我的疑問,強調道“伟德线上平台秉持的標準是'高清新',即水準高、立場清、信息新”,並進行了耐心解釋,並整理成微博,以回答與(yu) 我有同樣疑問的同仁。這三條微博如下:

 

【伟德线上平台在做什麽(me) (一)】有朋友不斷建議,伟德线上平台(儒生文叢(cong) 、儒家郵報)上的好多文章看不懂,應該更大眾(zhong) 化些。對這些朋友的建議非常理解,儒學的普及確實非常重要,但這不是伟德线上平台的任務重點,我們(men) 要做高端思想的創造者,而非泛泛文化的傳(chuan) 播者,就是說,我們(men) 要做儒學生產(chan) 者,而非儒學消費者。(2015年3月19日)

 

【伟德线上平台在做什麽(me) (二)】就儒學傳(chuan) 播而言,能做、做得好的人和機構,眼下很多很多,但就高端思想的創造及推動,眼下想做、能做的人很少很少。就文化發展而言,既需要孔子,也需要於(yu) 丹,這是很合理的分工和文化生態。我們(men) 要做孔子事,不做於(yu) 丹事,也即:伟德线上平台要做別人做不到的事,要影響有影響力的人。(2015年3月19日)

 

【伟德线上平台在做什麽(me) (三)】有朋友剛才留言道:“感覺伟德线上平台的微信越做越好了。是你自己在做?還是有專(zhuan) 業(ye) 團隊在打理?”我答曰:“我牽頭做的,但包括我在內(nei) 的團隊全是義(yi) 工,都是在業(ye) 餘(yu) 時間做,都不是專(zhuan) 業(ye) 人士,也沒有專(zhuan) 職人員。伟德线上平台及其衍生產(chan) 品,沒人沒錢沒資源沒背景,我全憑一口氣在撐著。”(2015年3月19日)

 

還有,老師在”儒生文叢(cong) ”第一輯之《儒學複興(xing) ——繼絕與(yu) 再生》書(shu) 跋中所言:“因為(wei) ,我們(men) 不是儒學研究者,而是被研究的對象。”

 

今日重溫老師的耐心解釋,內(nei) 心仍然有幾多震動,不由得佩服老師的眼界——盡管在當時並不能完全吃透,但那時就告誡自己,多看多想總是沒錯的。

 

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隨著對儒家的了解加深和對伟德线上平台工作的理解,我的思維也有了較大的改變。

 

自幼喜愛古代文化的我,一直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宣傳(chuan) 傳(chuan) 統文化。在大學伊始,無意中接觸到了博物館的義(yi) 務講解員這份工作,而後又偶然的接觸了剛剛起步的漢服文化,故而在一段時間內(nei) ,堅定的認為(wei) 文物和服飾、民俗才是傳(chuan) 統的精華所在,對於(yu) 古代的思想不屑一顧,對於(yu) 孔孟嗤之以鼻,甚至覺得如果我們(men) 有西方那樣的思想,中國會(hui) 更加的絢爛多彩。

 

隨著在儒門的浸泡,漸漸的發現了這個(ge) 思維的幼稚性,孔孟對於(yu) 中國和世界的貢獻遠非常人所能理解的。這時候也明白失去了以儒家思想為(wei) 主體(ti) 的中國文化,就好像失去了靈魂的肉體(ti) ,無論能憑借怎樣的高科技續命,隻要靈魂不回歸,就不能成為(wei) 真正意義(yi) 上的“人”。這點想通了之後對於(yu) 中國曆史上各種可歌可泣的事情便有了更加深入的把握,也明白了什麽(me) 才叫真正的“中國人”,更加理解了伟德线上平台發聲的前瞻性和可貴之處。

 

自從(cong) 皈依儒家以後,有時候會(hui) 為(wei) 儒家抱不平。為(wei) 什麽(me) 儒家對於(yu) 華夏的意義(yi) 極大,但麵對不斷被人詬病甚至潑髒水卻少有人去辯駁?後來才明白,這恰恰是儒家的高明之處——百姓日用而不知。無論是誰,無論什麽(me) 信仰,隻要生活在中國,必定被儒家影響頗深,古代是,今日亦是,由此也引發出來一個(ge) 特別有趣的現象,在當下,罵孔子可以,罵孔子思想一定會(hui) 被圍攻,因為(wei) 儒家的思想已經滲透到國人的血液當中,如果不信,可以構想毀掉“五常”後帶來的社會(hui) 影響,我是不太敢想象。

 

明白了這點之後就釋然了很多,尤其看到有很多拿著孔子思想反駁孔子的人,也就一笑了之了。

 

不言則已,言必有中

 

近些年,雖然興(xing) 起了國學熱,民間也是各種“大師”橫行,但要麽(me) 為(wei) 了利益兜售私貨,要麽(me) 為(wei) 了名氣而曲解媚俗,給大眾(zhong) 帶來一些無關(guan) 痛癢的變化,對於(yu) 實質問題幾乎絕口不提。

 

伟德线上平台並沒有隨波逐流,而是逆流而上,選擇了一條被大眾(zhong) 不理解甚至被謾罵的路,在諸多事情裏,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guan) 於(yu) 慎對耶誕節的倡議,當然,並不說此事用力最猛,而是因為(wei) 這是最早對我思想衝(chong) 擊非常大的事件。

 

猶記得那是某一年的耶誕前夕,一位師弟截了一張伟德线上平台微博的圖片給我,並問道:“師兄,你看網站最近這是怎麽(me) 了?”

 

我一看圖片,微博裏把“聖誕”的稱呼轉換成了“耶誕”,而且對於(yu) 當下國人狂熱過耶誕之風予以批判,大有重新洗刷人們(men) 對耶誕認知的意圖。那一刻,我也沒想通,隻淡淡的回了一句“多看少說吧”,便陷入了深思。

 

因為(wei) 在彼時,我與(yu) 大眾(zhong) 的想法一樣,隻覺得“聖誕節”圖一個(ge) 樂(le) 嗬,或者說找一個(ge) 理由娛樂(le) 一下而已,遠不足以到達被批判的地步,但又覺得以網站以往的風格,絕對不會(hui) 花這麽(me) 大力氣去做一件莫名其妙的小事,帶著這種矛盾的態度,我去看了當時反對耶誕的刊登文章,當我逐篇通讀完之後,大為(wei) 驚訝,對於(yu) 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對於(yu) 一件事情隻浮於(yu) 表麵的想法而感到羞恥。

 

從(cong) 那刻起,仿佛打開了我的思路,對於(yu) 網站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做法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讓我明白,網站的觀點雖然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但一定是最有參考價(jia) 值之一的聲音。以至於(yu) 後來對於(yu) 各種社會(hui) 熱點的犀利點評,雖然經常招來大麵積的謾罵,但是對於(yu) 我卻沒有多大影響。當然,並不還是每個(ge) 人都能跟我有一樣的心路曆程。

 

伟德线上平台發展至今,因為(wei) 其鮮明的態度和立場,不僅(jin) 招來了外界的非議,也有不少儒門同道頗有微詞。但我想說網站隻是一個(ge) 平台,我們(men) 這些義(yi) 工都是為(wei) 儒門服務的,而不是一個(ge) 門派。儒門至今依然式微,希望大家能放下爭(zheng) 議,牢記“不如此,道不行”的教誨,為(wei) 了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

 

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在不斷弘道的過程中,必然與(yu) 各方勢力要產(chan) 生一定糾葛,因為(wei) 我早期帶過漢服類社團,組織過些許活動,故而在與(yu) 漢服發生衝(chong) 突後感慨頗深。

 

漢服圈與(yu) 儒門不同,從(cong) 其起源、理念和群體(ti) 而言,都是偏向於(yu) 民間大眾(zhong) 化的一種文化活動,故而造成了其內(nei) 部人群的龐雜,派係叢(cong) 生。

 

在各類派係裏,讓我十分不解的就是反儒派,這派人不占少數,但其實無論是代表性的右衽,還是各類活動的理論根基,均與(yu) 儒家有著極大的關(guan) 係,可以說反儒基本否定了絕大部分的漢服所承載的意義(yi) ,有些人麵對這個(ge) 問題,選擇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漢服有影響的不光儒家一家,我們(men) 就要通過其他的思想來認識中國”,這種想法倒也說得通,但我總有一種“正史擺在那都看不完,還非要通過野史來還原真相”一樣的即視感。

 

說到這我想起來一件往事。2015年的時候,任重老師發了一篇《祭孔禮服不宜稱“漢服”》的微博,且有較為(wei) 詳細的論述,引來漢服愛好者大規模論戰。在這裏麵,理性討論人員居少數,而謾罵和答非所問者的占據大多數。

 

此事發生後讓我大為(wei) 驚奇,因為(wei) 漢服圈反儒的勢力較大,此事更應該是擺出看笑話的態度,但居然能在第一時間因為(wei) 祭孔的事宜而大動肝火,無論當時人如何考量,這更加說明了很多人是用著孔子來罵孔子的事實,沒有思想作支撐的漢服,就是一件衣服,僅(jin) 此而已。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在網站做義(yi) 工,並不是孤軍(jun) 奮戰,而是有很多誌同道合的同齡人或者前輩來一起戰鬥,在這場戰鬥中也收獲了友誼。

 

因為(wei) 誌同道合,所以平時除了上麵的工作,還有很多的玩笑,快樂(le) 著一些生活中的趣事,除了任重老師外,還有如立達師兄和燦燦姐,在我剛加入網站的時候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支持,要不是他們(men) ,估計不太懂電腦技術的我很難堅持下去;

 

溫柔的蘇醒姐姐,在我每次犯錯的時候都會(hui) 主動來找我談心,讓我不要過多的自責;

 

心思縝密的金瑞兄,對工作的細膩程度不斷的震撼我,對我的工作態度產(chan) 生了極大的影響;

 

蕙質蘭(lan) 心的雅晴姐姐,對於(yu) 我的疑惑總能有問必答;

 

儒門肌肉男劉百淞老師,對於(yu) 我的肉體(ti) 和精神都有極大的改造;

 

堅守純公益私塾的南通知止堂胡子佩老師,經常支持我的各項工作和想法;

 

以及後來的深藏不露、腹中有肉的基友重陽和溫柔的柳君、裝可愛的子虛、一言不合就發紅包的明夷老師和有紅包必搶的達三老師等等,給了我太多太多的樂(le) 趣和回憶,仿佛這是一個(ge) 歡樂(le) 大家庭。

 

除此之外,也認識了很多學術界的老師們(men) ,而且我發現儒門的老師很隨和,基本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雖然我水平很差,但隻要去請教,每位老師都會(hui) 耐心教導,並給我鼓勵——不知這是不是儒門特有的現象?

 

不遷怒,不貳過

 

當然,在伟德线上平台的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也不都是甜蜜的回憶,甜蜜總是伴隨著“痛苦”。

 

任重老師是一個(ge) 急性子,也是一個(ge) 態度極其嚴(yan) 謹的人,對於(yu) 工作要求極其嚴(yan) 格。早期人員比較少,在我接手工作不久之後便委派了諸多任務,因為(wei) 對流程的不熟悉和工作的不嚴(yan) 謹,經常遭到任重老師的訓斥,以至於(yu) 剛開始時候會(hui) 特別無所適從(cong) ,但有趣的是老師的訓斥並不會(hui) 擴散,僅(jin) 僅(jin) 就針對問題的指責幾句,而後就會(hui) 耐心的勸導“不貳過”。

 

這種做事風格對我影響頗深,但也讓我產(chan) 生了一個(ge) 印象:任重老師應該是一個(ge) 不苟言笑的人,老師自己也評價(jia) 自己說是“急躁暴戾”。

 

後來,我與(yu) 明謙和張鳳篪老師因開會(hui) 進京,與(yu) 任重老師有了第一次麵對麵的接觸。未見麵時因為(wei) 刻板印象,有些緊張,等真見麵了卻又覺得如沐春風,絲(si) 毫沒有工作時候的那種感覺,判若兩(liang) 人。我想這就是對“不遷怒”最好的踐行。

 

不過,因為(wei) 老師這種行事風格,對於(yu) 不理解他的一些義(yi) 工,或直接或間接的選擇了離開,有時候我會(hui) 覺得可惜,但後來一想,弘道不是做生意,隻有誌同道合的才能走的更遠、更加堅定,所以雖然伟德线上平台今日工作人員依然十分有限,但所做的事情卻越來越多而高效,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以至於(yu) 後來讀到《論語》裏的“不遷怒,不貳過”的時候,這些事情不斷地在我腦海裏顯現。當然,比較慚愧的是,“不貳過”到了今天都沒有做到,修行的事一刻不能偷懶。

 

知其不可而為(wei) 之

 

今日,對儒家的認識和態度,上上下下的氣氛有了一定改觀,但從(cong) 大體(ti) 來看,儒門環境依然十分嚴(yan) 峻。雖然如此,任重老師總會(hui) 跟我們(men) 說:“我們(men) 所處的時代與(yu) 孔子相比如何?孔子如果身逢此時,他會(hui) 如何行事?”

 

此話對我影響頗大,此時雖然禮崩樂(le) 壞,雖然四維不張,但如果不去行事,不去對大眾(zhong) 發聲,那儒家複興(xing) 永遠就是一句空話。

 

孔子說知其不可而為(wei) 之,仔細想想“不可”指的是勢,而“為(wei) 之”說的事理,我們(men) 當下的環境與(yu) 孔子所言十分相符。

 

既如此,不該猶豫。

 

寫(xie) 於(yu) 西元2018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