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祭祀黃帝不應上升到國家層麵,龍的傳人不宜再提 - 伟德平台体育

【陳明】祭祀黃帝不應上升到國家層麵,龍的傳人不宜再提

欄目:熱點微訪
發布時間:2018-04-02 08:30:00
標簽:
陳明

作者簡介:陳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長沙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博士。曾任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湘潭大學碧泉書(shu) 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創辦《原道》輯刊任主編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學的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維》《文化儒學》《浮生論學——李澤厚陳明對談錄》《儒教與(yu) 公民社會(hui) 》《儒家文明論稿》《易庸學通義(yi) 》《江山遼闊立多時》,主編有“原道文叢(cong) ”若幹種。

【伟德线上平台微訪談之七】


專(zhuan) 訪陳明:祭祀黃帝不應上升到國家層麵,龍的傳(chuan) 人不宜再提

受訪者:陳明(《原道》主編,首都師範大學儒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學係教授)

采訪者:任重(伟德线上平台主編)

時間:西元2018年3月27日


中華民族當然首先應該從(cong) 政治共同體(ti) 的角度去理解,但文化建設至關(guan) 重要


伟德线上平台:每年清明節,全國各地祭祀黃帝、炎帝活動越來越多,層級越來越高,並且不斷呼籲要上升為(wei) “國祭”,以促進祖國統一、國家認同。您對此有何看法?在今天,說中國人是炎黃子孫、龍的傳(chuan) 人,是否恰當?


陳明:黃帝祭祀雖然曆史久遠,但炎黃信仰、炎黃子孫的概念卻是近代建構的結果。這跟近代史的反清排滿、跟抗日戰爭(zheng) 國共兩(liang) 黨(dang) 尋求共識的特殊情境和事件有關(guan) 。革命黨(dang) 人以民族革命的口號反對清政府,與(yu) 之相應的論述還有滿蒙非中國等。這實際是一種文化中國觀,即把中國當成一個(ge) 文化共同體(ti) 。


這樣一種視角在當時有一定的作用和根據,但主要從(cong) 文化的角度理解國家顯然是不夠的,是有問題的,是會(hui) 出麻煩的。


曆史上儒家主要持這樣的觀點,但那是特定時代特定政治情形的反映。國共兩(liang) 黨(dang) 同祭黃帝陵,是西安事變後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對付日本侵略者,拋開政治主張,在文化上尋找共識的結果。


換言之,就是在政治和國家的理解上存在分歧,那就退後一步,從(cong) 文化血緣上找共識,因為(wei) 炎黃二帝被視為(wei) 祖先神,有“炎黃之裔,厥惟漢族”之說。


國民黨(dang) 主政的民國時期,有國族建構意識,非常值得肯定。但是,它們(men) 在理念上深受革命黨(dang) 思維影響,主要從(cong) 血緣和文化上理解中華民族,政策節奏上似乎也有點操之過急。


傅斯年、顧頡剛講“中華民族是一個(ge) ”,這是對的,意思是中華民族不能理解為(wei) 五十六個(ge) 民族的總和,而應該是五十六個(ge) 民族在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基礎上生成的政治共同體(ti) ,即所謂國族。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概念是希望以國內(nei) 諸族“組成一大民族”,這個(ge) 民族當然首先應該從(cong) 政治共同體(ti) 的角度去理解。而其中的文化內(nei) 容,自然就不能簡單將屬於(yu) 某種族群的文化符號升格推廣,那樣必然陷入諸神之爭(zheng) ,與(yu) 中華民族建設的目標背道而馳。


但是,如果沒有文化的維度,單純的政治共同體(ti) 不僅(jin) 脆弱難以維係,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這樣,它的文化建設就變得至關(guan) 重要,需要鄭重其事。


  


(照片:2017年4月4日,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qiao) 務辦公室與(yu) 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7丁酉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祭祀廣場舉(ju) 行。)


在國族整合上,孔子最能滿足廣土眾(zhong) 民的帝國政治結構的文化要求


從(cong) 曆史上看,秦滅六國,“以法為(wei) 教以吏為(wei) 師”,就是簡單以政治法律手段建構社會(hui) 同質性,結果國家社會(hui) 嚴(yan) 重對立,結果就是二世而亡。漢武帝則與(yu) 董仲舒合作,“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尊重曆史傳(chuan) 統,而儒家思想也相應調整。正是這種“霸王道雜之”的政治文化結構成就了有漢的文治武功,齊人、楚人、秦人也因此整合成為(wei) 漢人、漢族。


元朝、清朝都是少數民族主政,忽必烈、雍正等都是重視儒家思想的,你當然可以說這是意識形態化的使用,有利於(yu) 它的統治,但這種有利於(yu) 是不是也可以說是某種雙贏——政府和社會(hui) 、政治和文化?如果是,那就需要思考,為(wei) 什麽(me) 是儒家儒學能夠做到這點?為(wei) 什麽(me) 不是佛教、道教、薩滿教?祭祀推崇的為(wei) 什麽(me) 是孔廟孔子而不是玉皇大帝、炎帝、黃帝?


我就覺得,主要就是相對來說,孔子最能滿足這種廣土眾(zhong) 民的帝國政治結構的文化要求,那就是對血緣的超越性和價(jia) 值的普遍性。既具有曆史性又具有時代性,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應該是我們(men) 今天從(cong) 事中華民族建設,尤其是中華民族建設之文化建設時需要注意的一個(ge) 原則。


   


(照片:2017年9月28日,由文化部、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主辦,丁酉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裏曲阜孔廟舉(ju) 行。)


明確了這一點,再來看黃帝祭祀的國家化問題就比較清楚了。代表者如葛劍雄的批評或憂慮,不是沒有根據的。想想,各個(ge) 民族都把自己的始祖抬出來祭祀,政府都投入進去,那會(hui) 是一種怎樣的文化圖景?又會(hui) 是怎樣的一幅政治圖景?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成為(wei) 執政黨(dang) 的政治目標,意味著中華民族概念被賦予了特別重要的政治地位和意涵。對於(yu) 這個(ge) 政治共同體(ti) nation,漢族、滿族、蒙族等等族群ethnic都隻是次一級的存在。


從(cong) 個(ge) 體(ti) 的角度講,就是國民身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優(you) 先——你首先是一個(ge) 中國公民、中華民族一份子,然後才是漢人、滿人,然後才是基督徒、佛教徒、穆斯林和其他什麽(me) 宗教信仰者。


誠然,漢族是主體(ti) ,中原是中心,在曆史和現實中自然擁有更大的文化權重。但更大的文化權重首先意味著的更大的責任和義(yi) 務。唯仁者能以大事小,就是這個(ge) 意思。


相對於(yu) 黃帝祭祀來說,孔廟的激活,儒學的推廣應該更有必要性,也更具可行性。黃帝祭祀,我個(ge) 人認為(wei) ,作為(wei) 漢族的祖先信仰,在一定地域範圍舉(ju) 辦就可以了。


中華民族概念本身就是一個(ge) 目標,並不是一個(ge) 完全的現實


關(guan) 於(yu) 龍的傳(chuan) 人的問題,與(yu) 此類似。


雖然龍圖騰本身可能是某種部落和文化融合的產(chan) 物,但後來又有新的族群融合到中國這個(ge) 大家庭裏來了,但龍這個(ge) 符號並沒有體(ti) 現。例如北方和西部的遊牧民族,主要就是狼圖騰。顯然就不好說全都是龍的傳(chuan) 人吧?這些次一級的文化話語和論述記錄反映的是曆史,在現實中也有這樣那樣的作用,但要注意到它們(men) 的範圍和邊界,不應隻是情感性情緒性的去發揮和想象。


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的說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立。在各種外來思想跑馬圈地告一段落之後,不忘初心又成為(wei) 流行熱詞,曆史資源的激活又成為(wei) 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需要注意的是,麵對曆史,要去發掘真正有生命力的元素;立足現實,心裏要有願景;情懷擔當,不要失去理智。


中華民族概念本身就是一個(ge) 目標,並不是一個(ge) 完全的現實。國族是個(ge) 想象的共同體(ti) ,首先就要去激發每個(ge) 人的想象力,凝聚大家的共識。在這個(ge) 問題上,以未來統攝曆史和現在具有方法論意義(yi) 。


祭孔和祭黃帝不僅(jin) 有內(nei) 容性質的不同,也有意義(yi) 等級的不同、範圍區域的不同


伟德线上平台:在當下中國,祭孔跟祭黃帝,有何不同?各自應該放在什麽(me) 位置?


陳明:祭孔和祭黃帝是不一樣的。都是文化符號,黃帝主要象征的是血緣性祖先,而且身份不明,傳(chuan) 說色彩很重。孔子象征的是文化價(jia) 值性,思想著作曆朝曆代都奉為(wei) 經典。


孔子在董仲舒以後跟整個(ge) 中國的國族建構和國家建構相聯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像元朝和清朝這樣的蒙古族、滿族的政權,也尊孔,認同孔子的文化地位,認同孔子的思想和價(jia) 值理念。以孔子為(wei) 核心的文化是一個(ge) 完整的敘事,從(cong) 哪裏來到哪裏去,如何組建國家、如何安頓身心、如何與(yu) 人相處等等,都有論述,並為(wei) 不同地區的不同族群所接受。


所以,祭孔和祭黃帝不僅(jin) 有內(nei) 容性質的不同,也有意義(yi) 等級的不同、範圍區域的不同。


當然,這不是一個(ge) 反對關(guan) 係。按照荀子“禮有三本”的說法,黃帝作為(wei) 先祖是“類之本”,孔子作為(wei) 聖人是“教之本”。血緣是有邊界的,文化才有超越性。從(cong) 文化符號角度說,孔子顯然比黃帝更有普遍性,更有超越性,更值得重視。


祭祀伏羲、黃帝、炎帝乃至蚩尤、成吉思汗,可作為(wei) 地方性活動,不可上升到國家層麵


伟德线上平台:那如果把黃帝定位為(wei) “三皇”之一即“聖王”,主要突出其人文性即“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淡化血緣性,可以嗎?


陳明:三皇五帝是一個(ge) 曆史的敘事、一個(ge) 曆史的譜係。軒轅黃帝在裏麵的地位當然非常重要。但事跡微茫,若有若無。黃帝主要是作為(wei) 血緣祖先成為(wei) 敘事的環節,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則是道統的象征。這一切,已經在孔子處得到總結升華,用王夫之的話說就是“法備於(yu) 三王,道著於(yu) 孔子”,用官方的話說就是“大成至聖”。這些東(dong) 西,宜粗不宜細,用孔子、儒學來統攝、表述和發用比較好,比如恢複孔廟的活動。


 


 


(照片:2017年5月3日 ,丁酉年蚩尤祭祀大典在彭水縣蚩尤九黎城隆重舉(ju) 行)


 


(照片:2016年4月27日,內(nei) 蒙古十萬(wan) 多人在成吉思汗陵園內(nei) 參加祭典。)



伟德线上平台:現在,各地不僅(jin) 紛紛祭祀伏羲、黃帝、炎帝,甚至還開始祭祀蚩尤。您覺得蚩尤以及成吉思汗應該祭祀嗎?


陳明:作為(wei) 地方性活動,是特定群體(ti) 特定情感表達、特定資源開發,十分正常。但試圖把它上升到國家層麵就不是很妥當了。蚩尤、黃帝、伏羲等類似於(yu) 蒙古族對成吉思汗的態度,所以內(nei) 蒙紀念成吉思汗,作為(wei) 地方文化、族群文化也是十分正常的。對這一切,主管部門應該有自己的考量和籌劃,儒門內(nei) 的學者也應該要有理性的態度,這對儒學的發展、國家的文化建設都是很有必要的。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