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明作者簡介:陳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長沙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博士。曾任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湘潭大學碧泉書(shu) 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創辦《原道》輯刊任主編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學的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維》《文化儒學》《浮生論學——李澤厚陳明對談錄》《儒教與(yu) 公民社會(hui) 》《儒家文明論稿》《易庸學通義(yi) 》《江山遼闊立多時》,主編有“原道文叢(cong) ”若幹種。 |
【伟德线上平台微訪談之六】
專(zhuan) 訪陳明:饒宗頤是非典型儒生,地位高於(yu) 錢鍾書(shu) 、季羨林
受訪者:陳明(《原道》主編,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
采訪者:任重(伟德线上平台主編)
時間:西元2018年2月7日
饒宗頤更符合國學大師的名銜,因為(wei) 對儒家的思想價(jia) 值有認同
伟德线上平台:昨日淩晨,饒宗頤先生逝世,引發高度關(guan) 注,各界對饒先生讚譽一片,紛紛稱之為(wei) “國學大師”,您如何評價(jia) ?
陳明:跟此前被叫做國學大師的一些老先生們(men) 相比,饒宗頤與(yu) 國學大師的名銜應該更加相符,因為(wei) 饒先生對儒家的思想價(jia) 值有認同。
以前我隻知道他吟詩作畫,文字學、文獻學甚至敦煌學什麽(me) 的都很有造詣,隻覺得他是一個(ge) 老派的讀書(shu) 人。後來讀到他的《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讀了一種傳(chuan) 統儒家知識分子的氣質和立場,很有觸動,感覺在潮汕香港還保存有這樣一種標本,特別難能可貴!
現在各種介紹,都有炫奇耀博的媒體(ti) 風格,其實,那些隻是才情技藝,雖然也了不起,但對於(yu) 儒生來說,精神誌向的定位才是先要確定的大者,所謂誌於(yu) 道,遊於(yu) 藝。因為(wei) 有了這個(ge) 硬的支撐,那些才藝和博學才有所附麗(li) ,成為(wei) 一個(ge) 傳(chuan) 統儒家知識分子人格的豐(feng) 富性證明或展現。
饒宗頤是非典型儒生,地位高於(yu) 錢鍾書(shu) 、季羨林
伟德线上平台:從(cong) 思想立場上,您對饒宗頤先生是如何定位的?
陳明:饒宗頤可以說是最後的“古典知識分子”,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書(shu) 畫金石,他無所不窺也無所不通。據說語言方麵他也是一個(ge) 天才。這除開天賦,還需要很好的家境,各種因緣際會(hui) ,包括跟隨舊式名師,而不是留學拿學位,才有可能。在他稍後或更後的一代兩(liang) 代學人,應該都是不太可能具備如此條件。這跟他的潮汕生活環境,後來又在香港發展有關(guan) 係。他前一輩或上下接近的梁漱溟、錢穆、馮(feng) 友蘭(lan) 甚至牟宗三他們(men) ,也不是這一類型。
從(cong) 這個(ge) 角度講,他這個(ge) 儒生並不典型,也難複製。但無論如何,他的辭世象征意義(yi) 還是很大的。從(cong) 作品和認同看,饒宗頤的地位應該高於(yu) 錢鍾書(shu) 、季羨林,網絡上說的南饒北季南饒北錢,隻能說是媒體(ti) 泛泛之說,我認為(wei) 並不特別合適。
伟德线上平台:您的意思是,饒宗頤可蓋棺論定為(wei) “國學大師”,但並非“一代大儒”?那麽(me) ,他與(yu) 梁漱溟、錢穆、馮(feng) 友蘭(lan) 、牟宗三以及錢鍾書(shu) 、季羨林的主要區別是?
陳明:我理解的國學大師比較狹隘,國學不隻是傳(chuan) 統之學,經學是題中應有之學。所以要有研究,要有認同。梁漱溟、錢穆、牟宗三他們(men) ,可以稱大儒,因為(wei) 認同與(yu) 研究都沒問題,但研究的路數卻不傳(chuan) 統,所以叫一代大儒可以,叫國學大師則不妥。
用一代大儒說饒先生,總感覺還欠點什麽(me) ,可能是文人氣質或其它成就以及想法太多,有點亂(luan) 花漸欲迷人眼吧。季羨林先生主要做中亞(ya) 吐火羅文字研究,寫(xie) 過“糖史”、翻過“大唐西域記”,這些很難說是國學正宗。錢鍾書(shu) 先生主要是文藝學,比較文學吧?二人都更像五四新人。
提出“新經學”概念很重要,但以“華學”取代“國學”的觀點不妥
九零年代內(nei) 地興(xing) 起國學熱,饒先生好像不是很有感覺,主張用“華學”取代國學概念,還辦了一個(ge) 叫華學的刊物。我覺得這表明香港的思想環境或問題意識與(yu) 內(nei) 地存在的巨大差異,理解不了國學概念的近代內(nei) 涵,就是儒家傳(chuan) 統對於(yu) 中國和中華民族以及現代國家建構的某種內(nei) 在聯係。很遺憾,饒先生並沒能超越這種差異,沒有體(ti) 現出《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裏麵的那種深刻性。以“華學”代替國學,傳(chuan) 統就成了範圍上無所不包,內(nei) 容上並與(yu) 特別指向的知識係統了。
饒先生早在2001年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紀念會(hui) 演講提出的“新經學”概念很重要,起點也很高,從(cong) bible角度,從(cong) 國家民族角度的常道、真理標準立論。另外,像把《爾雅》剔除,增加一點新東(dong) 西,也很合理。但是,有的地方講的也可以討論,像《老子》本就是道家道教的經典,放在新經學裏麵一起說,就有點治絲(si) 益棼徒增困擾了。這就是“華學”“國學”不同思維前提下的差異。
一個(ge) 時代結束,自然會(hui) 有一個(ge) 時代開始。饒公的多才多藝叫人景仰,《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裏的公羊學精神在大陸新儒學的發展中已經有了新的發展。而後來者也應該從(cong) 這種人事和時序的代謝更迭中感受到某種薪火傳(chuan) 承的責任與(yu) 緊迫吧。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