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世海】浙江會稽這一對農耕父子,為何正史給單獨列傳?

欄目:家風家訓
發布時間:2018-01-26 21:46:10
標簽:

原標題:忠厚傳(chuan) 家 名列青史

作者:史世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日丁巳

           耶穌2018年1月25日

 

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忠實厚道是為(wei) 人處世的一種傳(chuan) 統美德。南朝時期,浙江會(hui) 稽鄉(xiang) 村有一對農(nong) 耕父子郭世道、郭原平,他們(men) 雖是普通農(nong) 民,卻因忠厚傳(chuan) 家,不僅(jin) 在《宋書(shu) 》中被單獨立傳(chuan) ,而且又在《南史》中被單獨立傳(chuan) ,這對農(nong) 耕父子的故事在當地被人們(men) 廣為(wei) 傳(chuan) 頌,有首詩讚歎說:“忍向父母墓,前頭裸袒耕。農(nong) 時每束帶,猶自泣原平。”

 

據《宋書(shu) 》《南史》記載,會(hui) 稽郡永興(xing) 縣人郭世道,出生時便失去了母親(qin) ,父親(qin) 續弦後,郭世道侍奉父親(qin) 和繼母十分孝順。十四歲時,郭世道的父親(qin) 又去世了,他服喪(sang) 格外守禮。由於(yu) 家境貧苦,沒有產(chan) 業(ye) ,郭世道靠外出幫工來贍養(yang) 繼母。繼母去世後,他親(qin) 自負土築墳。親(qin) 戚們(men) 共同湊些錢物幫他辦完了喪(sang) 事。他隻有更加勤快地出去幫工,加倍償(chang) 還親(qin) 戚們(men) 先前所贈的錢物。他那忠厚的風範,在鄉(xiang) 裏廣泛流傳(chuan) ,鄰村的大人和小孩沒有一個(ge) 人對他直呼其名。

 

郭世道曾經與(yu) 人合夥(huo) 到山陰買(mai) 賣貨物,多收了一千錢,當下沒有察覺,分手以後才省悟過來。他請求同伴將錢還給本主,同伴卻大笑不答,郭世道便從(cong) 自己的囊中拿出一千錢送還本主,對方驚歎他的品行,拿出一半來酬謝,他推辭不受,轉身便走。元嘉四年(427),朝廷派使者訪賢,散騎常侍袁愉將郭世道的淳德厚行上奏朝廷,宋文帝深為(wei) 嘉許,詔令旌表,免除他的賦稅和勞役,把他居住的村莊獨楓裏改名為(wei) 孝行裏。

 

郭世道的兒(er) 子郭原平,秉承了父親(qin) 的忠厚稟性。他會(hui) 做木工,靠給人做工供養(yang) 雙親(qin) 。雇主招待他吃飯,他想到家中貧窮,父母不曾吃葷菜,自己隻吃鹹菜下飯。有時家裏沒飯吃,他就整天空腹幹活,和家裏人一同挨餓;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錢回家,便在村裏買(mai) 米,然後燒火做飯。父親(qin) 得了重病整整一年,郭原平晝夜服侍,衣不解帶,從(cong) 寒冬到酷暑,沒有好好睡過覺。

 

郭原平每次去市集上賣東(dong) 西,要價(jia) 隻是市價(jia) 的一半,時間長了,城裏人都認識他,知道他忠厚老實,於(yu) 是加還本價(jia) 給他,彼此相讓。郭原平住的房屋有些潮濕,他繞著宅基挖了水溝,用以疏通淤水,還在房子旁邊種了一些竹子。春季夜裏有人來偷挖竹筍,偶爾被他遇見了,挖筍人逃跑時掉進了水溝。郭原平認為(wei) 自己不能廣施善行,而使挖筍人摔跤,於(yu) 是在水溝上搭了一座小橋,讓挖筍人來往方便,又采了竹筍放在籬笆外麵。眾(zhong) 人感到慚愧,再也沒有人來挖筍了。

 

郭原平還以種瓜為(wei) 業(ye) 。有一年發生大旱災,他常用的一條運瓜的水道不能通船,縣令劉僧秀憐惜他貧窮年老,提議放其他溝渠裏的水到這條水道中。他謝絕說:“天下大旱,百姓們(men) 都很困難,怎麽(me) 能減少灌溉稻田的水,用來通行運瓜的船呢?”於(yu) 是他步行改走別的道路去錢塘賣瓜。平時郭原平每次行船來錢塘,看見別人的船被堵在水壩下還沒有牽引過去,就迅速操槳過去幫助。若是自己的船通過了水壩,後麵的人還沒趕上來,他就停船等待,他這樣做已成了習(xi) 慣。

 

太守蔡興(xing) 宗要把自己的米饋贈給他,他堅辭不受。有人問他:“府君嘉獎你淳厚的德行,憐憫你年老貧窮,所以才有贍養(yang) 之贈,為(wei) 什麽(me) 要苦苦推辭呢?”郭原平回答說:“府君如果因我的孝義(yi) 而給以賞賜,則不止我一個(ge) 人做得好,所以不能隨便接受這種賞賜;如果因我貧老而饋贈,則八九十歲的老人很多,家家都很貧困,並非隻是我一個(ge) 罷了。”

 

忠厚,作為(wei) 人生之美德,自古以來一直為(wei) 人們(men) 所崇尚。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一個(ge) 人忠厚不忠厚,主要表現在做人忠誠不忠誠、做事踏實不踏實。郭世道、郭原平父子兩(liang) 代務農(nong) ,勤勉勞作,“與(yu) 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qin) 鄰,當加溫恤。”在樸實無華的言行中體(ti) 現了普通勞動者高尚的做人品行,其忠厚傳(chuan) 家具有獨特的示範作用。《宋書(shu) 》《南史》分別為(wei) 郭世道、郭原平單獨立傳(chuan) ,讓平凡之人名垂青史,確實具有不平凡的意義(yi) 。我們(men) 在對他們(men) 的懿德嘉行肅然起敬的同時,是否也要為(wei) 史官的慧眼識珠而擊節叫好呢?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