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伟德线上平台伟德线上平台創辦於(yu) 西元二〇〇八年,以承續儒家文明、推動中華複興(xing) 為(wei) 己任,堅持儒家立場、民間身份、公益性質,以“立場明、水準高、信息新”為(wei) 工作標準,重點發布當代儒家的最新国际1946伟德成果、社會(hui) 熱點評論及民間社會(hui) 實踐信息,努力打通學術與(yu) 社會(hui) 之間的隔閡。編發《儒家郵報》(電子),主持出版儒生係列圖書(shu) ,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
伟德线上平台2017年度十大好書(shu) 揭曉
伟德线上平台年度十大好書(shu) 評選的基本原則是:
甲. 所選圖書(shu) 應持儒家立場,要有擔當意識、價(jia) 值關(guan) 切和文化情懷,国际1946伟德類的應該有思想創見、學術新得,大眾(zhong) 通俗類的應該持論中正、文辭優(you) 美。
乙. 名著新版、修訂再版、文獻整理、典籍點校和多人選集,以及境外出版的圖書(shu) ,不參與(yu) 評選。
丙. 評委由儒家學者組成,通訊匿名投票,過程不公開。
根據評委的投票結果並經伟德线上平台編輯部綜合評議,伟德线上平台2017年度十大好書(shu) 評選結果最終揭曉(大致分為(wei) 国际1946伟德類和大眾(zhong) 通俗類),現予公布,名單如下。
一、国际1946伟德類
(一)張祥龍著《家與(yu) 孝:從(cong) 中西間視野看》
(二)曾亦、郭曉東(dong) 著《春秋公羊學史》
(三)吳飛著《人倫(lun) 的“解體(ti) ”:形質論傳(chuan) 統中的家國焦慮》
(四)郭齊勇著《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研究》
(五)陳暢著《理學道統的思想世界》
(六)陳少明著《仁義(yi) 之間——陳少明學術論集》
(七)穀繼明著《周易正義(yi) 讀》
(八)丁四新著《周易溯源與(yu) 早期易學考論》
(九)曾海龍著《唯識與(yu) 體(ti) 用——熊十力哲學研究》
(十)曾海軍(jun) 著《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
二、大眾(zhong) 通俗類
(一)許石林著《清風明月舊襟懷》
(二)楊朝明、宋立林主編《中華傳(chuan) 統八德詮解》(叢(cong) 書(shu) )
(三)姚中秋著《孝經大義(yi) 》
(四)吳笑非著《禮學拾級》
(五)周北辰著《守望精神家園》
(六)餘(yu) 東(dong) 海著《儒家法眼》
(七)錢穆講述、葉龍整理《中國通史》
(八)韓昇著《良訓傳(chuan) 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yu) 傳(chuan) 承》
(九)韓星著《走進孔子:孔子思想的體(ti) 係、命運與(yu) 價(jia) 值》
(十)安魯東(dong) 著《理學的脈絡》
伟德线上平台編輯部敬告
西元2018年1月18日
国际1946伟德類十大好書(shu) 簡要評介
【張祥龍著《家與(yu) 孝:從(cong) 中西間視野看》】本書(shu) 是作者近年有關(guan) “家與(yu) 孝”的著述中,與(yu) 西方哲學和文化有關(guan) ,又有中西比較之趣的文章的結集。作者對西方晚近海德格爾等關(guan) 於(yu) 家的思想做了係統闡述,通過中西比較,揭示出中國傳(chuan) 統哲理的最為(wei) 獨特之處,不僅(jin) 在於(yu) 家道,更在於(yu) 其對“家”的理解是一種直接可經驗的親(qin) 子一體(ti) 的方式。作者認為(wei) ,對孝現象和孝意識的體(ti) 會(hui) ,是理解家和人類獨特性的一個(ge) 關(guan) 鍵,也是認識儒家及其未來的一個(ge) 要害。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2017年1月出版。
【曾亦、郭曉東(dong) 著《春秋公羊學史》】本書(shu) 卷帙浩繁,曆時七八年才得以完成。本書(shu) 雖屬於(yu) 通論性著作,但涉及許多重要人物和著作的研究,如何休、徐彥、劉逢䘵、孔廣森、戴望、蘇與(yu) 等人物,還有《公羊傳(chuan) 》、《春秋繁露》、《春秋公羊釋例》等著作,其專(zhuan) 門性的研究,目前尚屬填補空白的工作,在許多內(nei) 容方麵都具有突破性。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吳飛著《人倫(lun) 的“解體(ti) ”:形質論傳(chuan) 統中的家國焦慮》】一向被視為(wei) 天經地義(yi) 的人倫(lun) ,在20世紀中國遭遇了激烈批判;但常被忽略的是,此時西方學界也出現了對人倫(lun) 的反省,創造了三個(ge) “學術神話”:母係社會(hui) 、亂(luan) 倫(lun) 禁忌、弑父弑君,其中第一個(ge) 還深深影響了現代中國思想。本書(shu) 考察了這三個(ge) 命題在西方古今形質論哲學傳(chuan) 統中的根源,尤其是西方人性自然與(yu) 文明生活之間的張力關(guan) 係,嚐試探索在中國文質論傳(chuan) 統中反思人倫(lun) 問題的可能。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2017年4月出版。
【郭齊勇著《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研究》】本書(shu) 從(cong) 第一手資料出發,全麵、係統地對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的時代背景、發展過程、內(nei) 在理路、學術內(nei) 涵、主要論域與(yu) 問題意識做出了深入探討,著重對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錢穆、張君勱、馮(feng) 友蘭(lan) 、賀麟、方東(dong) 美、唐君毅、牟宗三、徐複觀、杜維明、成中英、劉述先等代表人物的主要學術思想作個(ge) 案與(yu) 比較研究,創造性地討論了儒學的宗教性與(yu) 超越性,本體(ti) 論與(yu) 道德形上學,政治哲學,與(yu) 自由主義(yi) 、社群主義(yi) 的對話,儒家價(jia) 值的現代意蘊及創造轉化,儒學與(yu) 各文明的對話,全球倫(lun) 理、環境倫(lun) 理和“文化中國”,現代新儒學的易學觀,與(yu) 宋明理學的關(guan) 係等議題,並探討了我國現代化過程中的終極信念、族群認同與(yu) 倫(lun) 理共識的重建問題,肯定國族意識與(yu) 中國精神,強調中國文化對現代性之負麵的批判與(yu) 超越。本書(shu) 兼顧宏觀把握與(yu) 微觀分析,既是對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的回溯性研究,也是對儒學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探討,是一部邏輯清晰、內(nei) 容厚重、曆史感強、具有理論創新的論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陳暢著《理學道統的思想世界》】本書(shu) 通過深入辨析理學與(yu) 宋明時代政教秩序建構之間的一體(ti) 機製,還原理學的思想史麵貌。作者指出,如何在平民化的郡縣製時代重建源自封建製(貴族製)的禮樂(le) 生活,是以朱子為(wei) 代表的理學家思考的核心。本書(shu) 從(cong) 不同的角度,包括通過梳理朱子道統論的思想史脈絡、借助以禮化俗的視野分析理學家的家禮實踐、梳理《明儒學案》中的政教議題、考察理學諸家公共性(神聖性)的不同建構方式等,探討理學家群體(ti) 對於(yu) 其所處時代的社會(hui) 政治難題的總體(ti) 思考以及解決(jue) 方案。由此,本書(shu) 所呈現的宋明理學,不是現代人眼中局限於(yu) “微觀內(nei) 在”的哲學形上學,而是因應宋明時代政教難題而興(xing) 起並具有深遠影響的思想運動與(yu) 社會(hui) 政治、文化塑造運動。上海書(shu) 店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陳少明著《仁義(yi) 之間——陳少明學術論集》】本書(shu) 以儒學為(wei) 主題,主要包括以《論語》為(wei) 中心的思想史考察、對儒家哲學的重構、有關(guan) 道德心理經驗的探討、對曆史的哲學探討四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四個(ge) 單元雖未構成係統論著,但在“即器言道”即揭示經驗生活的意義(yi) 上,這些具體(ti) 的意義(yi) 卻能在實踐中融貫起來。本書(shu) 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自覺的論證說理意識、篤定的方法論主張,以及既投身經驗的洶湧中又能保證思想力量不減殺之“思想的勇氣”。孔學堂書(shu) 局2017年11月出版。
【穀繼明著《周易正義(yi) 讀》】本書(shu) 作者長期從(cong) 事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尤其專(zhuan) 注於(yu) 周易及其相關(guan) 領域的研究。這本《周易正義(yi) 讀》要旨在於(yu) ,唐朝儒學宗師孔穎達所編撰的《周易正義(yi) 》是十三經注疏中《周易》的正注正疏,對於(yu) 了解作為(wei) 經學的《周易》學,具有基礎意義(yi) 。同時在漢晉到宋明的思想流變中,《周易正義(yi) 》無疑亦具有重要的意義(yi) 。本書(shu) 略仿章太炎先生《春秋左傳(chuan) 讀》的體(ti) 例,對《周易正義(yi) 》在版本、訓詁、義(yi) 理等方麵的問題作了解讀和疏釋,發掘孔疏的用心,並就曆代圍繞《周易正義(yi) 》的學術史問題也作了回應,力圖能賡續和發揚經學傳(chuan) 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丁四新著《周易溯源與(yu) 早期易學考論》】本書(shu) 是作者長期研究出土易學的成果集結。前兩(liang) 章,分別討論了數字卦問題,梳理了《說卦》三篇後得和汲塚(zhong) 竹書(shu) 《易》等問題,解決(jue) 了“《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是什麽(me) ”的重大疑難問題。中間五章,研究了馬王堆帛書(shu) 《易傳(chuan) 》的文本和思想;從(cong) 解《易》原則、陰陽說、乾坤說及今本、帛書(shu) 之思想比較四個(ge) 方麵,全麵概括和論述了帛書(shu) 《易傳(chuan) 》哲學思想的基本要點及其學術價(jia) 值,還論證了《繆和》《昭力》二篇的“子曰”和“孔子曰”的觀點。最後兩(liang) 章,梳理和分析了《老子》《周易》這兩(liang) 種經典的文本演變特征及文本思想之相互作用的關(guan) 係,並從(cong) 出土易學材料的角度論述了《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曾海龍著《唯識與(yu) 體(ti) 用——熊十力哲學研究》】熊十力思想研究成果已可謂繁富,本書(shu) 另辟蹊徑,以熊十力哲學中的心性(唯識)與(yu) 體(ti) 用為(wei) 線索,梳理熊十力哲學,並揭示其價(jia) 值及其遇到的困難。一方麵,作者從(cong) 現代哲學的視角指出熊十力的本體(ti) 論與(yu) 實體(ti) 論無根本差別,且心體(ti) 與(yu) 易體(ti) 並建之思路有“二重本體(ti) ”的嫌疑。另一方麵,作者又試圖以熊十力的新唯識論溝通康德乃至西方哲學,彰顯了熊十力哲學融匯中西哲學的哲學史意義(yi)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
【曾海軍(jun) 著《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在現代學人的眼中,諸子百家之間的紛爭(zheng) 是哲學思想繁榮的表現,但作者更願意視為(wei) 是諸子於(yu) 晚周亂(luan) 世中尋求恢複天下秩序的思想表達。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雖說是本著對天下秩序共同的關(guan) 懷,導向的卻是不一樣的思想旨趣。本書(shu) 選取了十五篇研究晚周哲學的學術論文,既從(cong) 多個(ge) 方麵展示出各不相同的思想旨趣,同時又立足於(yu) 對秩序的共同關(guan) 懷。本書(shu) 的視野宏大,關(guan) 懷深重,文章的寫(xie) 作構思精巧,運思清晰,寫(xie) 法活潑,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學術著作。巴蜀書(shu) 社2017年11月出版。
大眾(zhong) 通俗類十大好書(shu) 簡要評介
【許石林著《清風明月舊襟懷》】作者以睿智機敏的視角,遊刃於(yu) 曆史人物掌故之中,上到帝王,下至文官武將、黎民百姓,皆不在話下;小到個(ge) 人慎獨功夫,大到社會(hui) 建製,提筆即成;鉤沉綿密得當,語言敦厚詼諧,有《世說新語》的韻味。作者善從(cong) 一字生發故事,勾連今昔,重新演繹舊事典故,令人耳目一新。字裏紙外,皆成妙談。鷺江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楊朝明、宋立林主編《中華傳(chuan) 統八德詮解叢(cong) 書(shu) 》】這是一套以闡釋中華傳(chuan) 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yi) 廉恥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分為(wei) 《孝德詮解》《悌德詮解》《忠德詮解》《信德詮解》《禮德詮解》《義(yi) 德詮解》《廉德詮解》《恥德詮解》共8冊(ce) ,分別闡釋了德目的起源、涵義(yi) 和本質,論述了該德目與(yu) 個(ge) 人修養(yang) 、社會(hui) 和諧和國家治理的關(guan) 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配有大量的曆史故事和現實事例,讀者可以在比較輕鬆的閱讀體(ti) 驗中,吸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營養(yang) ,增強“孝悌忠信禮義(yi) 廉恥”的榮辱觀念。另外,每本書(shu) 附有一張該德目的“曆史演進圖”,這也是本叢(cong) 書(shu) 的一個(ge) 亮點,可以幫助大家一圖讀懂每個(ge) 德目的曆史源流和演進過程。中國方正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姚中秋著《孝經大義(yi) 》】本書(shu) 疏通《孝經》大義(yi) ,以推明聖人立孝為(wei) 教之大義(yi) 。其間以西方神教、哲學相對照,以見聖人之教之易簡而廣大,無所不通,欲知人類普適的教化之道,其唯孝之教歟?書(shu) 中敬錄《孝經》全文,夾注難讀字音及白話試譯,以供參考。本書(shu) 解讀經義(yi) ,本乎曆代注疏,逐章、分節疏解經義(yi) 。書(shu) 後摘錄經傳(chuan) 論孝篇章,俾便參讀。北宋畫家李公麟繪有《孝經圖》卷,至為(wei) 珍貴,依次插入各章之前。書(shu) 末附近世畫家陳少梅之《二十四孝圖》。中國文聯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吳笑非著《禮學拾級》】作者是民間儒生吳飛(字笑非,號太常),也是第一代網絡經學家的代表,“麵對一個(ge) 變化的時代,麵對詭譎變幻的顯示器,一介寒士在紛然雜陳的意見網絡中搜尋永恒的經典、朋友和學生:這樣的情景既新鮮,又古老,而且還將以不可測度的變化形式反複出現在未來。”柯小剛教授評曰:“太常先生此書(shu) ,雖以禮經疏解、器物考訂、曆史辨析為(wei) 主要內(nei) 容,但決(jue) 非餖飣之學,而是自始至終貫穿了時代弊病的憂慮和麵向未來的心誌。一篇篇原自古經的書(shu) 寫(xie) ,一點點朝向新生的希望,一字字落到實處的考訂,這是我讀太常先生書(shu) 常有的感受。”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周北辰著《守望精神家園》】儒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主流傳(chuan) 統,五千年來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精神信仰、倫(lun) 理道德和政治哲學,並因此建構了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本書(shu) 為(wei) 作者於(yu) 儒學的學思小結,從(cong) 生命信仰、倫(lun) 理道德、社會(hui) 政治等方麵進行了深入思考,對建設良性的現代國家和長治久安的社會(hui) 秩序,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蔣慶先生評曰:“是書(shu) 為(wei) 孔子正名辯誣、論儒家人格禮樂(le) 、析孔門理財教育、揭儒家生死神靈、揚儒商精神及企管之道,儒家活潑潑之真精神,昭昭乎可見於(yu) 其中也。”知識產(chan) 權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餘(yu) 東(dong) 海著《儒家法眼》】本書(shu) 對諸子作出充分的肯定與(yu) 批判,諸子百家無不源於(yu) 儒家六經。於(yu) 六經所堅持的中道,諸子百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偏離和背離。本書(shu) 根據中道立場、觀點和方法,分別對老子、管子、墨子、韓非、商鞅、荀子及《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名士等進行了如理如實的評判。作者對傳(chuan) 統各派,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善者善之,惡者惡之。這既是儒家的文化責任,也是理之所當,禮之所然,是闡明儒家中道的必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7年1月出版。
【錢穆講述、葉龍整理《中國通史》】本書(shu) 以錢穆先生在香港新亞(ya) 書(shu) 院第三度講授“中國通史”的課堂記錄稿為(wei) 底本,經錢穆先生弟子葉龍先生整理麵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當時,一部《國史大綱》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的演進中汲取民族複興(xing) 和國家變革的精神力量,使無數國人深受激勵和鼓舞,進而尋求抗戰救亡之道;而今,這部《中國通史》以其曆史格局和文化情懷的雙重擔當,將給當下讀者以新的啟迪,為(wei) 我們(men) 再次提供回望曆史、麵對未來、重塑個(ge) 人知識格局的可能。天地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韓昇著《良訓傳(chuan) 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yu) 傳(chuan) 承》】本書(shu) 跳脫出以個(ge) 別古代家訓為(wei) 主的說教式或文字釋讀式的寫(xie) 作方法,而將中國古代家訓中的精髓提煉出來,將重要的家訓內(nei) 容與(yu) 曆史人物、典故融為(wei) 一體(ti) ,點麵結合、寓理於(yu) 情。作者身為(wei) 大學教授,長期關(guan) 注我國的教育體(ti) 製,他主張現代教育應從(cong) 中國古代傳(chuan) 統文化,尤其要從(cong) 家訓家教中獲得啟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改進家庭教育與(yu) 學校教育的思路與(yu) 方法。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2017年6月出版。
【韓星著《走進孔子:孔子思想的體(ti) 係、命運與(yu) 價(jia) 值》】本書(shu) 以同情理解之態度,以崇敬仰慕之心情,以希賢希聖之誌趣,帶領讀者走進孔子的思想世界、精神境界。全書(shu) 圍繞孔子的思想學說與(yu) 人格境界及其曆史命運與(yu) 各種爭(zheng) 議,長時段、大跨度地展示了孔學的內(nei) 涵、精髓與(yu) 價(jia) 值,注重孔子的思想與(yu) 人格應對當今中國與(yu) 世界的現實問題,是集學術性與(yu) 思想性、曆史性與(yu) 現實性、專(zhuan) 業(ye) 性與(yu) 通俗性為(wei) 一體(ti) 的著作,對於(yu)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儒家傳(chuan) 統的現代轉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世界多元文明交流融合都有很好的參考價(jia) 值。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安魯東(dong) 著《理學的脈絡》】本書(shu) 本著為(wei) 儒學續統正源,使今人能夠正確認識儒學真精神的目的,沿著內(nei) 聖、外王的兩(liang) 條路向,分別介紹了儒學從(cong) 孔子到王陽明的發展線索,並指出宋明理學發展到王陽明將內(nei) 聖外王有效貫通,使理學形成一完整圓融的“閉環”。全書(shu) 脈絡清晰、對理學發展的邏輯線索把握較為(wei) 準確,能深入淺出的介紹宋明理學的重要旨趣,試圖用最簡單的文字,以梳理其源流的方式,將理學的思想路徑勾勒出來,以便讀者登堂入室,窺探儒家學說之奧妙。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