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翟奎鳳作者簡介:翟奎鳳,男,西元一九八零年生,安徽亳州人,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專(zhuan) 業(ye) 博士。曾在吉林大學哲學社會(hui) 學院任教(2009-2013),在清華大學哲學係暨國學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工作(2010-2012),現任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以易測天:黃道周易學思想研究》等。 |
原標題:天下一家
作者:翟奎鳳(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一月十八日丙申
耶穌2018年1月4日
【光明日報編者按:2017年12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上的主旨講話中,16次用到“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一詞,可以說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思想最新、最全麵的闡述。他強調:“中華民族曆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yu) 、協和萬(wan) 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而努力”。】
“天下一家”的觀念在中華文化中可謂源遠流長、根深蒂固,是中華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一直流淌在我們(men) 民族文化的血液中。《論語》中強調“四海之內(nei) 皆兄弟也”,漢代的政治話語體(ti) 係中多次用到“天下一家”一詞,荀悅《漢紀》中多次說到這句話。北宋張載《西銘》“民我同胞,物我與(yu) 也”的思想係統展開了中國人“天下一家”的文化理念。在張載的論述中,天地是大父母,人頂天立地,位於(yu) 天地之中,天地的主宰處是我的心性,充塞宇宙都是我的大身體(ti) 。天下百姓都是同胞兄弟,萬(wan) 物之間是息息相通的有機體(ti) 。尊敬年齡大的就像尊敬兄長,慈愛年幼的就像疼愛弟弟那樣,要關(guan) 愛社會(hui) 上那些獨孤、殘疾、困苦的弱勢群體(ti) ,要照顧安頓他們(men) ,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
其實,“天下一家”也是人類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反映了基本的人性,可以說是人的類本質體(ti) 現。中國的“天下一家”觀念是人文的,是仁愛思想的體(ti) 現。上天有好生之德,宋儒講仁學,喜歡講“仁者渾然與(yu) 物同體(ti) ”,萬(wan) 物一體(ti) 、生生不息,一體(ti) 生生,這些可以說是“天下一家”觀念的哲理表述。西方也有“天下一家”的觀念,但與(yu) 張載父天母地、“民胞物與(yu) ”的思想不同,西方的“天下一家”有神學背景。
天下一家親(qin) 也是一種比興(xing) ,其實質是純粹自然的、完全敞開的、沒有虛偽(wei) 的愛的精神。一般來說,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兄弟姐妹之間的愛都是真摯而深沉的。所以,“天下一家”的實質性精神就是愛。有血緣親(qin) 情的愛往往是自然篤實的,但是對人類社會(hui) 的進步而言,關(guan) 鍵還是人與(yu) 人之間基於(yu) 人情、人性的愛。
在儒家看來,這就是仁愛的精神。仁愛源於(yu) 血緣親(qin) 情,但是突破、超越了血緣親(qin) 情。仁愛的精神可以說是人的類本質的體(ti) 現,是人性的體(ti) 現,揭示了社會(hui) 關(guan) 係中人與(yu) 人的基本準則,也是人與(yu) 人、人與(yu) 社會(hui) 、人與(yu) 天地自然有機整體(ti) 生生之義(yi) 的體(ti) 現。絜矩之道、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儒家基於(yu) 人情、人性的基本做人準則。人與(yu) 人的關(guan) 係如此,國與(yu) 國、團體(ti) 與(yu) 團體(ti) 、民族與(yu) 民族之間也應如此,彼此需要求同存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今天,人類社會(hui) 日益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成為(wei) 一個(ge) 地球村,你好、我好、大家好,合作共贏、互惠互利,才是王道。人人為(wei) 我,我為(wei) 人人,融利己於(yu) 利他人之中,為(wei) 人如此,為(wei) 國之道也應如此。
同一個(ge) 世界,同一個(ge) 夢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顧名思義(yi) ,就是每個(ge) 民族、每個(ge) 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係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yu) 共,努力把我們(men) 生於(yu) 斯、長於(yu) 斯的這個(ge) 星球建成一個(ge) 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他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需要世界各國人民普遍參與(yu) 。我們(men) 應該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識,共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偉(wei) 業(ye) 。”人類共同命運與(yu) 福祉的承諾,可以說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貫的神聖使命。馬克思主義(yi) 最終指向就是全人類的自由、和平、解放,馬克思主義(yi) 是人的哲學、類的哲學。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思想是對傳(chuan) 統“天下一家”觀念的發展。共同體(ti) 的完善不僅(jin) 需要精神大愛、寬廣胸懷、崇高境界,而且也需要製度保障,共商、共建、共享不僅(jin) 需要精神、境界上的修養(yang) ,而且也呼喚全球治理新秩序和新製度的到來。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