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chuan) 》的高俅在曆史中真有這麽(me) 壞嗎?
作者:吳鉤
來源:“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一月初十日戊子
耶穌2017年12月27日
問:《水滸傳(chuan) 》的高俅在曆史中真有這麽(me) 壞嗎?
答:高俅史有其人,雖說不是什麽(me) 正麵人物,但也沒有像《水滸傳(chuan) 》描寫(xie) 的那麽(me) 壞。
1、《水滸傳(chuan) 》稱高俅是“浮浪破落戶子弟”,但據宋人王明清《揮麈後錄》的記載,“高俅者,本東(dong) 坡先生小史,筆劄頗工”;“父敦複,複為(wei) 節度使。兄伸自言業(ye) 進士,直赴殿試,後登八坐”。絕不是什麽(me) 浮浪破落戶子弟。
2、《水滸傳(chuan) 》還說到高衙內(nei) ,有姓無名,是“高太尉螟蛉之子”,因為(wei) “高俅新發跡,不曾有親(qin) 兒(er) ,無人幫助,因此過房這高阿叔高三郎兒(er) 子在房內(nei) 為(wei) 子。本是叔伯弟兄,卻與(yu) 他做幹兒(er) 子”。將堂兄弟認作幹兒(er) 子,亂(luan) 了人倫(lun) 。顯然這是施耐庵故意惡心高太尉的。曆史上的高俅其實有三個(ge) 親(qin) 生兒(er) 子,都沾老爹的光當了官,但也談不上臭名昭著。
3、《水滸傳(chuan) 》說高俅“若論仁義(yi) 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hui) ,隻在東(dong) 京城裏城外幫閑。”但高俅其實還是頗講信義(yi) 的,王明清《揮麈後錄》說,高俅“恩幸無比,極其富貴。然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yang) 問恤甚勤”。對蘇軾的後人很是體(ti) 恤。
4、不過高俅也談不上是好官,當時有臣僚上言,說他“身總軍(jun) 政,而侵奪軍(jun) 營,以廣私第,多占禁軍(jun) ,以充力役”。看來高俅是一個(ge) 以公謀私的官兒(er) 。但《水滸傳(chuan) 》記述的高太尉種種劣跡,則絕大部分都是文人虛構的,都不是高俅做出來的。北宋末“六賊”中,也沒有高俅的名字。
問:《水滸傳(chuan) 》裏的相撲與(yu) 現代日本相撲是一回事嗎?
答:《水滸傳(chuan) 》裏確實有不少相撲高手,如沒麵目焦挺、浪子燕青、玉麒麟盧俊義(yi) 、蔣門神蔣忠、山大王王慶、段三娘、擎天柱任原、高太尉高俅。沒錯,高太尉也是名相撲好手。
《水滸傳(chuan) 》也寫(xie) 了幾場相撲,比如高俅與(yu) 燕青的相撲,看看原著是怎麽(me) 說的:
當日筵會(hui) ,甚是整齊;大小頭領,輪番把盞,殷勤相勸。高太尉大醉,酒後不覺放蕩,便道:“我自小學得一身相撲,天下無對。”盧俊義(yi) 卻也醉了,怪高太尉自誇“天下無對”,便指著燕青道:“我這個(ge) 小兄弟,也會(hui) 相撲,三番上岱嶽爭(zheng) 交,天下無對。”高俅便起身來,脫了衣裳,要與(yu) 燕青廝撲。
眾(zhong) 頭領見宋江敬他是個(ge) 天朝太尉,沒奈何處,隻得隨順聽他說;不想要勒燕青相撲,正要滅高俅的嘴,都起身來道:“好,好,且看相撲!”眾(zhong) 人都哄下堂去。宋江亦醉,主張不定。兩(liang) 個(ge) 脫了衣裳,就廳階上,宋江叫把軟褥鋪下。
兩(liang) 個(ge) 在剪絨毯上,吐個(ge) 門戶。高俅搶將入來,燕青手到,把高俅扭得定,隻一交,顛翻在地褥上,做一塊半晌掙不起。這一撲,喚做“奪命撲”。宋江、盧俊義(yi) 慌忙扶起高俅,再穿了衣服,都笑道:“太尉醉了,如何相撲得成功,切乞恕罪!”
那麽(me) 宋朝相撲與(yu) 現代日本相撲是不是一回事呢?應該說,日本的相撲就是從(cong) 宋朝傳(chuan) 過去的。相撲運動在中國的曆史很長,一開始它跟武術是未嚴(yan) 格分開的,但到了宋代,相撲從(cong) 武術中分化出來,隻撲不打,更不許踢腳,以將對方扳倒為(wei) 勝。現代相撲的規則也跟這差不多。
從(cong) 出土文物來看,宋代相撲運動員的形象與(yu) 著裝,也是現在我們(men) 在日本相撲中看到的那個(ge) 樣子。河南博物院藏收藏有一件宋代綠釉相撲俑,展現的相撲運動員為(wei) 裸身、赤足、頭係發髻、身束腰帶,繃護襠帶,弓步俯身。日本相撲大概就是照著這個(ge) 學過去的。
問:《水滸傳(chuan) 》中的很多人為(wei) 什麽(me) 都有紋身?
答:《水滸傳(chuan) 》裏的所謂梁山好漢中,確實有好幾個(ge) 都文了身:如“病關(guan) 索”楊雄,“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繡”; “短命二郎”阮小五,胸前刺著“青鬱鬱一個(ge) 豹子”;“九紋龍”史進,“刺著一身青龍”; “雙尾蠍”解寶,“兩(liang) 隻腿上刺著兩(liang) 個(ge) 飛天夜叉”;魯智深也是“背上刺著花繡”,他的綽號“花和尚”便是來自這一身花繡;龔旺“渾身上刺著虎斑,脖項上吞著虎頭”,所以綽號“花項虎”。
刺青最漂亮的梁山好漢,當然非“浪子”燕青莫屬,“一身遍體(ti) 花繡,卻似玉亭柱上鋪著軟翠”。《水滸傳(chuan) 》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撲擎天柱”講燕青在東(dong) 嶽廟會(hui) 跟相撲高手任原打擂台:燕青除了頭巾,光光的梳著個(ge) 角兒(er) ,脫下草鞋,赤了雙腳,蹲在獻台一邊,解了腿繃護膝,跳將起來,把布衫脫將下來,吐個(ge) 架子。則見廟裏的看官,如攪海翻江相似,迭頭價(jia) 喝采。眾(zhong) 人都呆了。任原看了他這花繡急健身材,心裏倒有五分怯他。
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講京師青樓頭牌李師師勾引燕青:數杯之後,李師師笑道:“聞知哥哥好身紋繡,願求一觀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賤體(ti) ,雖有些花繡,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體(ti) ?”李師師說道:“錦體(ti) 社家子弟,那裏去問揎衣裸體(ti) !”三回五次,定要討看。燕青隻得脫膊下來,李師師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
梁山好漢多文身,並非是小說家的胡扯,而是宋代社會(hui) 風尚的真實反映。宋人喜歡文身,用一首宋詩的話來說:“少年宕子愛雕青,文彩肌膚相映明。鬧裏隻圖遮俗眼,強將赤體(ti) 以為(wei) 榮。”雕青即文身,宋人有時又稱之為(wei) “刺青”、“花繡”、“文繡”、“錦體(ti) ”。
因為(wei) 刺青是社會(hui) 時尚,宋朝的大都市中還出現了“紋身協會(hui) ”,叫做“錦體(ti) 社。《武林舊事》、《都城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等宋人筆記收錄的南宋社團名單,都有“錦體(ti) 社”,社中有“針筆匠”,即紋身師;“錦體(ti) 社”還會(hui) 組織紋身展示大賽,叫做“賽錦體(ti) ”,優(you) 勝者可以獲得獎金。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