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餘東海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佳聯欣賞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一月初七日乙酉
耶穌2017年12月24日
東(dong) 海出聯:有所不為(wei) ,有所必為(wei) 。求上聯。
聽天樓主對曰:“當無所住,當有所住。”大佳。《金剛經》曰:“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可以,但人生還是應該有所住、有所執的。儒家強調仁宅義(yi) 路,擇善固執,就是理之所當然,人之所必須,否則就成了桃花柳絮浮萍飄蓬了。故東(dong) 海曰:應有所住而生其心。應住五常道生心,應住中道生心,應住聖經聖言生心,應如是擴充四端之心。
當無所住,當有所住;有所不為(wei) ,有所必為(wei) 。這幅對聯最符合儒家中道思想。
南開武麗(li) 對曰:“當知因有,當知果有。”不錯。知因,自當慎始;知果,自能善始。有所不為(wei) 是慎始,有所必為(wei) 是善始,種下善果,也包括善終。兢兢業(ye) 業(ye) 勤勤懇懇為(wei) 之不已,就是爭(zheng) 取善終。要真正做到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必須明明德。明因果之理就是明明德的一大特征。
焦國標對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錯,唯格律不對。此語出自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意謂不因外境的好壞、自己的得失而喜悲。《嶽陽樓記》接著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君子置之度外有所不為(wei) 者,個(ge) 人得失也;掛之心頭有所必為(wei) 者,天下憂樂(le) 也。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