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
“走過三關(guan) 六碼頭,吃過奉化的芋艿頭。”比喻人見過世麵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許石林”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一月初四日壬午
耶穌2017年12月21日
所謂一個(ge) 地方的土特產(chan) ,即他處所無,或優(you) 於(yu) 別處,足堪誇示矜炫於(yu) 外人的。稱讚自己家鄉(xiang) 的土特產(chan) ,這是人之常情。人因此也對自己的家鄉(xiang) 多了一種自豪和深愛。比如浙江奉化,就我所僅(jin) 知,有兩(liang) 種特產(chan) 是足以炫耀或者說傲視別處的,一是水蜜桃——據說這種水蜜桃至佳者,成熟到最甘美時,桃肉已經變成濃冽甘芳的汁液,插上吸管吸吮即可,無需勞動牙齒去啃咬咀嚼。這種東(dong) 西,想像中堪稱神物,必然運輸不便,價(jia) 格又必然昂貴,所以我至今僅(jin) 聞其名而沒有品嚐過。另外一種特產(chan) ,就是芋頭,奉化的芋頭,連外地沒有見過奉化芋頭的,都耳聞一句流行廣遠的話:“走過三關(guan) 六碼頭,吃過奉化的芋艿頭。”比喻人經曆豐(feng) 富、見過世麵。就像河南人形容人見多識廣:“吃過大盤的荊芥”。
寧波馬穎會(hui) 女士很熱心,一入冬,就給我寄贈一箱奉化芋艿頭。起初因為(wei) 這個(ge) “艿”字,我想像應該是那種個(ge) 頭很小的芋頭,不料收到後,才見識此奉化芋頭個(ge) 頭之大,接近中等型號的沙田柚,皮色形狀確如古人所說的“蹲鴟”——像一隻蹲著的鷹隼。
芋頭是南方的植物,從(cong) 前乘坐直快火車,沿京廣線南下,至湖北至廣東(dong) ,沿途常見,起初不知道是什麽(me) 植物,但見葉大如荷,生好奇心而已。
芋頭品種亦多:毛芋、狗爪芋、水芋、九爪芋、百眼芋頭等等,我這對植物非常有興(xing) 趣的人,也是不甚了解其全部品種的。
將芋頭名“蹲鴟”,見於(yu) 《史記·貨殖列傳(chuan) 》:“吾聞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鴟,至死不饑。”應當是說這東(dong) 西食之耐饑餓,而不是蹲鴟不飲不食“至死不饑”?“芋魁”見於(yu) 《漢書(shu) 》,《百草綱目》名芋渠,渠,其聲通魁,皆言其狀之大;《名醫別錄》稱其為(wei) “土芝”,可見其營養(yang) 之豐(feng) 富;《齊民要術》稱“魁芋”、“白子芋”,不僅(jin) 形容其根塊能使自身繁衍,更有益於(yu) 養(yang) 活人命。
據《說文解字》,芋之名,是因為(wei) 人見其形狀個(ge) 頭,必驚訝乃至驚駭:“芋,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也,從(cong) 草,於(yu) 聲。”就是說,人見到這東(dong) 西,會(hui) 發出驚訝的“籲”聲——“籲”,就是大的意思,《毛詩傳(chuan) 》雲(yun) :“凡於(yu) 聲字,多訓大。芋之為(wei) 物,葉大根實,二者也堪駭人,故謂者芋。”這就說得非常詳細了。我最初見到這東(dong) 西,第一反應就是這樣,看到這東(dong) 西形狀大而周身毛蓬皮皺,的確有點類似“駭人”,或者說少見多怪。
江南人稱芋頭為(wei) 芋艿,經其溫聲綿語一說,再加上蘇州菜、上海菜的甜糯做法,這芋頭在我的印象或成見中是很小的;湖南人吃的芋頭,印象中也不大,圓小如湯圓,上麵鋪上一層剁辣椒蒸得綿爛,味道也好;粵菜的做法,多切片大而厚,以厚片五花肉夾而蒸至肉爛芋糯,是為(wei) 香芋扣肉,夾一塊,無論肉片或芋頭,必須塞滿口腔,至幾乎滿溢,才能咀嚼出那種濃鬱的香味。不過近年來此菜已經很少能在粵菜館子吃到了,大約是生活好了,人自然不喜肥膩,而此菜不僅(jin) 耗費功夫,尤其是不能賣出高價(jia) 錢,所以,逐漸淡出。真不希望失傳(chuan) ;潮州菜的翻砂芋頭、蜜汁番薯芋頭,家庭製作,似乎繁瑣,隻有上酒樓能吃到。
奉化芋頭的吃法很多,但最簡單,也最能品嚐到芋頭品質的,恐怕還是最簡單的烹製,即切片隔水蒸熟,蘸綿白糖是極美的吃法,入口無絲(si) 無筋,綿密無礙,甘芳無比。但若止於(yu) 蘸糖,則不能窮盡其妙——馬穎會(hui) 女士緊接著又馳贈寧波蝦醬一瓶,專(zhuan) 門伺候她先前寄贈的奉化芋頭,可見對其家鄉(xiang) 特產(chan) 的用心之深遠周到,用心之誠。奉化芋頭蘸寧波蝦醬,猶如原湯化原食,一試之下,我再看見白糖,差點犯了喜新厭舊的錯誤。芋頭的芳糯軟綿,被鹹冽腥香的蝦醬一點就化似的,要描述它的滋味,頓時感到詞窮。正所謂“不得其醬不食”,食物之美,必有其止於(yu) 至善者,善烹調,必窮盡食材之性,濟之以外味,尤擅長中和,使食材能借助外加之調味而臻於(yu) 至善。
食罷思之:奉化芋頭其品質固同類之至佳者,然若非用心格物,必不能道盡其妙,也不能“得其醬”以調和滋味,使其天賦之性得以發現於(yu) 外,甘於(yu) 人口,而悅於(yu) 人心。“莫不飲食,而鮮能知味”,聖人以飲食而言政事、人事、教化,故曰“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信然。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