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包青天、蘇東(dong) 坡的官服怎麽(me) 可能是這樣子的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十三日辛酉
耶穌2017年11月30日
因為(wei) 對宋代曆史比較感興(xing) 趣,有時候,我也會(hui) 找一些宋朝背景的電視劇看看,但是非常遺憾,以宋代為(wei) 背景的電視劇少之又少。偶爾有一兩(liang) 部戲,但都是粗編濫製的狗血劇,製作還算精良的大概隻有《大宋提刑官》,但裏麵的許多細節,還是經不起推敲,比如劇中宋慈說:“十年清知府。十萬(wan) 雪花銀。”宋朝人肯定不會(hui) 說這句話,因為(wei) 這話是清代才流行起來的。
我小時候,倒有一部宋朝題材的電視劇非常火爆,那就是金超群主演的《包青天》,陸陸續續拍了幾百集了。但現在回想起來,這部戲從(cong) 服裝的角度來看,可謂槽點滿滿,劇中包拯身穿的公服,花裏胡哨的,哪裏是宋人的服裝,分明就是舞台上的戲服。
——我總覺得,既然不是架空時代背景的古裝戲,故事情節你可以虛構,但服裝等道具,總得考究一點吧,至少得基本符合史實吧。比如《步步驚心》這部電視劇,你既然改編成清代的背景,那劇中人物總應該是清人裝扮吧,總不能讓清朝人穿明朝人的官服吧。
而《包青天》中的包拯,一身公服卻是這樣的:
這是什麽(me) 服裝?是戲服。戲服才是這個(ge) 樣子的。
其實,宋代的官服是非常簡潔、大方的,並沒有那種舞台戲服式的花裏胡哨的裝飾。前幾年,有人拍了一部《神探包青天》的連續劇,情節我就不吐槽了,畢竟是戲說嘛,但劇中包拯的服裝還是將我雷了一把,來看看:
這身官服胸前的圖案是什麽(me) ?是“補子”吧。但宋朝公服是沒有“補子”的,“補子”要到了明清時期才成為(wei) 官員服裝的標配,你讓宋朝的包青天穿上了明朝官員的補服,也太雷人了吧。
關(guan) 於(yu) “補子”,再扯幾句。“補子”就是縫在官服胸前與(yu) 後背的那個(ge) 花鳥圖案,用於(yu) 表明官員的官位品級。明代的文官,“補子”圖案是這樣的: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yun) 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清代的文官,“補子”圖案略有修改:一品鶴、二品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好像是前年吧,有人向我介紹了一部宋朝題材的電視劇——陸毅主演的《蘇東(dong) 坡》,說此劇製作十分講究,有曆史學者把關(guan) 雲(yun) 雲(yun) 。我找來一看,立即被雷得裏嫩外焦,槽點太多了。別的不說,就說劇中蘇軾的那身官服:
還是出現了一個(ge) 醒目的“補子”。這些搞電視劇服裝設計的,怎麽(me) 就這麽(me) 喜歡畫蛇添足地給宋朝官服加上“補子”啊?是覺得“補子”很漂亮嗎?很有審美上的品位嗎?如果是,那他們(men) 的審美應該是乾隆教出來的。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宋朝官服的款式:
宋人公服為(wei) 曲領(圓領)大袖,下裾加橫襴,腰間束革帶,頭戴襆頭,腳登靴或革履。三品以上公服為(wei) 紫色,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綠色,九品以上青色。元豐(feng) 年間改為(wei) 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緋色,九品以上綠色。凡緋、紫服色者都加佩魚袋。
北宋《司馬光告身》上附有一幅司馬光的畫像,畫中的司馬光身著公服,這才是真實的宋朝官服形象。開封府知府的品秩為(wei) 從(cong) 四品,所以包拯的公服顏色應該是紅色,跟圖中的司馬光一樣。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黃石明】論“修身立本”:泰州學派王襞的哲學美學思想
【下一篇】【張國剛】智伯的滅亡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