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典·文獻目錄典》出版暨曆史文獻學科發展高端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17-11-16 21:12:13
標簽:


原標題:校讎與(yu) 書(shu) 目互為(wei) 表裏——學界研討《中華大典·文獻目錄典》

作者:劉駿勃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九月十六日乙未

           耶穌2017年11月4日

 

由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研究院主辦的“《中華大典·文獻目錄典》出版暨曆史文獻學科發展高端研討會(hui) ”近日在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隆重召開。本次高端研討會(hui) 旨在總結《中華大典·文獻目錄典》的編纂經驗,推進曆史文獻學學科的發展。來自全國部分高校或國學機構的30餘(yu) 名專(zhuan) 家學者、《文獻目錄典》各分典各總部主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hui) 。與(yu) 會(hui) 學者認為(wei) ,《文獻目錄典》充分體(ti) 現了“校讎與(yu) 書(shu) 目互為(wei) 表裏”的文獻學思想,既總結了我國古文獻學發展的曆史經驗和豐(feng) 碩成果,又記錄保存了我國曆代典籍遺產(chan) ,有助於(yu) 更好地保護古籍、整理發掘典籍中蘊含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工作,從(cong) 而為(wei) 建設文化強國提供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華大典·文獻目錄典》由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研究院周少川教授任主編、鄧瑞全教授任副主編,百餘(yu) 位學者通力合作,曆經十載而成,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全部出齊。《中華大典》是1990年經國務院批準啟動的一項世紀性重大文化工程,是當代學者在總結我國古代類書(shu) 經驗的基礎上,按照現代科學分類編纂的一部新型超大規模類書(shu) 。《文獻目錄典》是《中華大典》二十四典之一,共約3500萬(wan) 字,分裝23冊(ce) 。

 

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北京大學教授安平秋先生指出,23冊(ce) 皇皇巨著是一個(ge) 壯觀的成果。讀過《文獻目錄典》的凡例以後,深覺該典對六大部類的設置及經緯目的安排都是全麵而細致的;經緯結合,既體(ti) 現了文獻的特點,又具備目錄的實用性,是一個(ge) 成功的體(ti) 例。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劉家和先生從(cong) “獻”字指賢人的本義(yi) 出發,引用《孟子》知人論世之義(yi) ,指出既要從(cong) 書(shu) 的角度理解人,也要從(cong) 人的角度理解書(shu) ;他特別強調目錄的重要性,指出陳垣老校長的第一位“老師”可以說就是張之洞編撰的《書(shu) 目答問》,文獻研究是陳垣老校長的學術特色,是我們(men) 應當認真繼承與(yu) 發揚的學術財富。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陳祖武先生回顧了任繼愈先生生前對《中華大典》工程所付出的辛勞,指出《文獻目錄典》的體(ti) 係設置很好地符合了任先生的構想,並建議《文獻目錄典》的編纂團隊應當總結這種大型文化工程的編纂經驗。

 

《文獻目錄典》主編周少川教授詳細講述了《文獻目錄典》下設的兩(liang) 個(ge) 分典《文獻學分典》與(yu) 《古籍目錄分典》的特色:前者匯集古代學者對目錄、版本、校勘、注釋、辨偽(wei) 、輯佚等各專(zhuan) 學相關(guan) 概念、術語、含義(yi) 、地位及淵源流別的論述,收錄古代學者運用各專(zhuan) 學考辨文獻的方法與(yu) 實例,為(wei) 專(zhuan) 業(ye) 人員和其他學科的研究者提供古代文獻學豐(feng) 富的史料;後者汲取南宋文獻學家鄭樵“紀百代之有無,廣古今而無遺”的目錄學思想,不論存佚全麵著錄產(chan) 生於(yu) 1911年以前的中國古籍,可以說是第一部反映我國古代文化典籍全貌的輯錄體(ti) 解題目錄。副主編鄧瑞全教授認為(wei) ,現在的學科分類方法來源於(yu) 西方,不完全適合中國古書(shu) ,用傳(chuan) 統類書(shu) 的方法整理古代學術很有必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湯文輝表示,《文獻目錄典》的順利出版要感謝以周少川教授為(wei) 首的編纂團隊所作的貢獻,出版社的任務就是做好學術著作傳(chuan) 播環節的工作。

 

眾(zhong) 多學者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文獻目錄典》的重大價(jia) 值,共同認為(wei) 這是一項利在千秋的文化事業(ye) ,其價(jia) 值將隨時間流逝而不斷提升,並認為(wei) 應借此機會(hui) 推進曆史文獻學的學科發展。北京大學信息管理係王錦貴教授指出,要認識到目錄學對學術傳(chuan) 承的重要性,要加大對目錄學的宣傳(chuan) 。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牛潤珍教授認為(wei) ,對文化遺產(chan) 的盤點是文化複興(xing) 的重要工作。北京社科院曆史所王崗所長強調,長久以來古籍整理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造成了人才的缺失,古籍整理應當納入科研評價(jia) 體(ti) 係中,給予相應的學術地位。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趙敏俐主任指出,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文獻目錄典》是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共同的文獻基礎。首都師範大學電子文獻研究所尹小林所長、清華大學圖書(shu) 館劉薔研究員分別從(cong) 數字文獻學和圖書(shu) 館的角度論述《文獻目錄典》的重要價(jia) 值與(yu) 意義(yi)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向燕南教授說,在當前“國學熱”的環境下,更需要《文獻目錄典》這樣的實際工作,這也是一種民族意義(yi) 和文化意義(yi) 上的孝行。《文獻目錄典》的編纂出版兼具重要的學術價(jia) 值和實踐意義(yi) ,必將在今後的學術研究和文化建設中發揮持久的積極影響。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