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索國學領域機構發展模式, “敦和種子基金”花落15家組織
來源:敦和種子基金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九月十七日丙申
耶穌2017年11月5日
11月5日,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2017“敦和種子基金計劃”終評會(hui) 在杭州落下帷幕,經過入圍組織現場陳述、評審委員會(hui) 委員提問、實地調研人員補充、評委集體(ti) 合議、現場投票等環節,最終,15家組織脫穎而出,入選2017“敦和種子基金計劃”。
2017“敦和種子基金計劃”終評會(hui) 現場
他們(men) 分別是北京大學耕讀社、北京漢服協會(hui) (籌)、北京俠(xia) 友太極書(shu) 院、河北省儒學會(hui) 、孔陽國學工作室、清華大學道德與(yu) 宗教研究院儒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曲阜國學院、曲阜師範大學國學院自然國學研究中心、伟德线上平台、陝西省慈善聯合會(hui) 國學推廣普及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上海秋霞圃傳(chuan) 統文化研究院、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護與(yu) 發展促進中心、沈陽市宣和藝術館、文化傳(chuan) 統平台(排名不分先後)。
“敦和種子基金計劃”是敦和基金會(hui) 的公開招募項目。自2014年實施以來,專(zhuan) 注於(yu) 支持處於(yu) 快速發展中的社會(hui) 組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行業(ye) 內(nei) 產(chan) 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2016年起,“敦和種子基金計劃”聚焦傳(chuan) 統文化領域。當前,該項目致力於(yu) 為(wei) 開展國學傳(chuan) 承的各類社會(hui) 組織提供資金以及其他配套支持,為(wei) 期3年,資助總金額為(wei) 30萬(wan) 、60萬(wan) 、90萬(wan) 三個(ge) 檔次,促進組織個(ge) 體(ti) 成長及交流合作,探索國學領域行之有效的機構發展模式,提升國學傳(chuan) 承係統效率。
2017“敦和種子基金計劃”自7月發布招募公告以來,至招募期結束,項目組共收到來自全國27個(ge) 省(市、區)的247份有效申請。其中,86%的組織為(wei) 首次申請。這些申請組織多在國學傳(chuan) 承領域開展研究、實踐、倡導推廣等工作,所開展的活動也呈現出多樣性,包括傳(chuan) 統經典、節慶禮儀(yi) 、行為(wei) 規範、文學藝術等。經過8月的初評和中評環節,項目組從(cong) 中遴選出21家組織,進入實地評估環節。9月-10月期間,項目組分成兩(liang) 個(ge) 調研小組,對每一個(ge) 入圍組織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密切溝通。
入圍現場代表進行現場陳述
專(zhuan) 家評審委員會(hui) 現場提問
進入緊張的現場投票環節
本次2017“敦和種子基金計劃”終評會(hui) 評委會(hui) 主席由敦和基金會(hui) 執行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陳越光擔任,專(zhuan) 家評委由國內(nei) 學術界、媒體(ti) 界、公益機構代表構成。13位評委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彭永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徐勇,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關(guan) 長龍,敦和基金會(hui) 理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康曉光,深圳大學心理與(yu) 社會(hui) 學院副教授許英,鳳凰網國學頻道主編柳理,人民政協報慈善周刊副主編舒迪,深圳市中國慈展會(hui) 發展中心秘書(shu) 長典春麗(li) 等。
“兩(liang) 天的評審,讓我看到了很多充滿熱情、極具文化情懷的傳(chuan) 統文化民間組織的現狀。他們(men) 多數不具功利性,受著熱情驅使在某一傳(chuan) 統文化領域默默耕耘,但這些組織大多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處境艱難,‘敦和種子基金計劃’能給他們(men) 一定的資助,具有雪中送炭的意義(yi) ,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對於(yu) 2017“敦和種子基金計劃”,首次擔任評委的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徐勇表示,“當前,從(cong) 事傳(chuan) 統文化的組織形形色色,水平參差不齊,希望‘敦和種子基金計劃’能起到引導、糾偏的作用,除了做經濟後盾,還能在思想和專(zhuan) 業(ye) 運作等方麵支持這些組織,真正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