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沂作者簡介:郭沂,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山東(dong) 臨(lin) 沂人,複旦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哲學係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學術委員會(hui) 委員。曾任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科隆大學客座教授,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威斯康星大學富布萊特研究學者,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副秘書(shu) 長。著有《中國之路與(yu) 儒學重建》《郭店竹簡與(yu) 先秦學術思想》《子曰全集》《孔子集語校注》等。 |
書(shu) 名:《子曰全集》
作者:郭沂
出版社:中華書(shu) 局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內(nei) 容簡介】
本書(shu) 為(wei) 當代著名學者郭沂先生編撰的一部有關(guan) 孔子言行記錄的文獻總集,相關(guan) 內(nei) 容采自春秋至明代的約二百三十種典籍。
全書(shu) 根據文獻性質和可靠程度分為(wei) 十二卷,即論語精義(yi) 、孝經古今、孔子家語、孔叢(cong) 家學、儒書(shu) 存錄、三傳(chuan) 紀實、孔門承訓、馬遷立傳(chuan) 、史海鉤沉、傳(chuan) 注雜引、諸子載言、兩(liang) 漢讖緯。其中,第一至第五卷為(wei) 《論語》類文獻,即專(zhuan) 門記錄孔子言行的文獻。
曆史上記載孔子言行的專(zhuan) 書(shu) 有三部,一是《論語》,二是《孝經》,三是《孔子家語》,列為(wei) 前三卷。《孔叢(cong) 子》記錄了孔子以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順、子魚等孔氏先祖的言行,屬於(yu) 孔氏家學,列為(wei) 第四卷。至於(yu) 保存在其他典籍中的《論語》類文獻,列為(wei) 第五卷。第六卷收錄《春秋》三傳(chuan) 中的有關(guan) 記載,第七卷收錄儒家子書(shu) 中的有關(guan) 記載,第八卷收錄《史記》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傳(chuan) 》兩(liang) 篇文獻,第九卷收錄曆代史書(shu) 中的有關(guan) 記載,第十卷收錄曆代傳(chuan) 注中的有關(guan) 記載,第十一卷收錄曆代子書(shu) 中的有關(guan) 記載,第十二卷收錄讖緯書(shu) 中的有關(guan) 記載。
【作者簡介】
郭沂,生於(yu) 1962年,當代著名儒學研究者,主要致力於(yu) 孔儒文化的弘揚和研究。現為(wei) 韓國首爾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郭店竹簡與(yu) 先秦學術思想》《孔子集語校注》《子曰全集》《中國之路與(yu) 儒學重建》等。
【葉選平序】
我早年在校讀書(shu) 期間,讀過一點古文,但參加工作後,因國家需要轉學了機械。離開工作崗位之後,曾留心過祖國傳(chuan) 統文化,到儒聯後才算是入了“啟蒙班”。
曆史上,以孔子為(wei) 代表的儒學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主幹,對孔子的儒學著作、言論,進行編輯、考證、詮釋,以及各種爭(zheng) 論,兩(liang) 千多年來不曾斷過。其中何為(wei) 孔子原著,何為(wei) 他人轉述,何為(wei) 後學發掘、編述,曆來也是議家蜂起,各持己見。因此,集合一些專(zhuan) 家們(men) ,下一番旁搜博覽、探幽鉤沉、分析比較和去偽(wei) 存真的功夫,編出一本為(wei) 學者所普遍認可的孔子著述全集來,應屬加強儒學研究、教育、傳(chuan) 播和應用的基礎工作。在我的腦海裏早就有過這樣的念頭,很希望有一本“子曰全集”之類的書(shu) ,能早日問世。
頃聞郭沂教授等專(zhuan) 家經略於(yu) 此事,已努力有年,近日終於(yu) 完成《子曰全集》的編纂,誠為(wei) 可喜可賀之事。謹謝郭沂教授和他的研究同行們(men) 。納通集團董事長趙毅武先生鼎力資助,玉成其事,其向學之忱,尤宜表彰。
是為(wei) 序。
葉選平
2016年11月
【編撰者序】
2011年3月27日,時任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會(hui) 長的葉選平先生在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四屆二次常任理事會(hui) 上的講話中指出:“孔夫子和他的一些學生的思想,反映在《論語》當中,但孔夫子的思想是不是就是《論語》中的那些東(dong) 西?恐怕還有散見在其他曆史典籍中的。可不可以把凡是‘子曰’的東(dong) 西,不管是在《論語》中還是在其他典籍中的,都把它們(men) 搜集起來,也編成一個(ge) ‘全集’,姑且叫它《子曰全集》,可行不可行呢?如果可以編出來,我想對於(yu) 儒學工作的推進也是有益處的。”對於(yu) 孔子乃至儒學研究來說,葉會(hui) 長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極其重要。
誠如葉會(hui) 長所說,孔子的言行史料也散見於(yu) 《論語》之外的各種曆史典籍中。近代以來,學者們(men) 多認為(wei) 這些史料屬後人假托,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但是,近年來出土的竹簡、帛書(shu) 材料卻證明,其中有許多記載是可靠的,應該納入孔子文獻的範圍。
其實,在曆史上,早已有人輯錄《論語》以外散見於(yu) 各種典籍中的孔子言行資料了。根據有關(guan) 記載,這項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梁武帝的《孔子正言》和唐代詩人王勃的《次論語》,可惜這兩(liang) 部書(shu) 都早已亡佚。現存此類文獻有宋代楊簡的《先聖大訓》和薛據的《孔子集語》,明代蔡複賞的《孔聖全書(shu) 》和潘士達的《論語外篇》,清代馬驌的《繹史·孔子類記》、曹庭棟的《孔子逸語》和孫星衍的《孔子集語》等。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也有一些當代學者從(cong) 事這項工作,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有薑義(yi) 華等的《孔子——周秦漢晉文獻集》、李啟謙等的《孔子資料匯編》和郭沂的《孔子集語校補》。
毋庸諱言,以上作品雖然成就斐然,但仍然存在各種問題。首先,對相關(guan) 文獻的輯佚不夠完備,故都稱不上“全集”。其次,未對史料的真實性進行認真考證甄辨。再次,對疑難字句未作必要的注釋。另外,在體(ti) 例上也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因此,在前人的基礎上,將曆史文獻中的孔子史料搜集在一起,編撰一部真正的《子曰全集》,並進行認真校勘、考證和注釋,具有重要意義(yi) 。
鑒於(yu) 此,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根據葉會(hui) 長的指示,在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國際儒聯副會(hui) 長趙毅武先生的資助下,設立《子曰全集》項目。經過多方征求意見,決(jue) 定由筆者承擔,並成立編委會(hui) 。
筆者接受了這項任務後,便主要從(cong) 以下四個(ge) 方麵展開工作:一是從(cong) 230多種春秋至明代的典籍搜集原始史料,可以說收集之全是空前的;二是參考多種版本,對這些史料進行全麵校勘;三是為(wei) 了便於(yu) 閱讀,對疑難字句做了注釋;四是為(wei) 了方便讀者了解各種原始文獻的情況,為(wei) 每一種文獻做了題解。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出土文獻中也保存了不少有關(guan) 孔子言行的史料,但鑒於(yu) 目前有關(guan) 研究尚不成熟,故暫未收錄。
經過數年的努力,初稿已於(yu) 2015年6月完成。隨後,國際儒聯秘書(shu) 處特別邀請朱漢民教授、廖名春教授、王鈞林教授、舒大剛教授、楊朝明教授等專(zhuan) 家評審初稿。他們(men) 一方麵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麵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這同時,本書(shu) 責任編輯也從(cong) 編輯出版的角度,對初稿提出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修改意見。2015年10月以來,筆者又根據各位專(zhuan) 家的意見和建議,對全稿做了一遍新的修訂。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本項目進行的過程中,國際儒聯的有關(guan) 領導和同事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葉選平前會(hui) 長和滕文生會(hui) 長都一直非常關(guan) 心本書(shu) 的進展情況,並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牛喜平秘書(shu) 長則負責相關(guan) 協調工作,費心尤多;李煥梅女士、楊雪翠博士先後擔任本項目的聯絡等事務,十分辛苦。
另外,諸生對本書(shu) 也做出了不少貢獻,特別是袁青君搜集了部分文獻,並作了初步校對;李浩然君搜集並初步整理了題解的資料;周玉銀君則參與(yu) 了不少校對、編輯的工作。在後期的修訂過程中,李慧子博士又對全稿進行了整理。
在此書(shu) 出版之際,謹對以上各位,致以誠摯的謝意!
郭沂
2015年12月7日
於(yu) 首爾國立大學寄廬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俞榮根】中道:中華法係的“法統”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