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繼明】哲學係應通過容納經學義理來豐富和擴大自身

欄目:思想評論
發布時間:2017-06-29 16:45:12
標簽:
穀繼明

作者簡介:穀繼明,男,西元一九八六年生,山東(dong) 濟南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為(wei) 同濟大學副教授,研究領域為(wei) 易學、宋明理學。著有《王船山周易外傳(chuan) 箋疏》《周易正義(yi) 讀》,注釋有《王船山周易外傳(chuan) 箋疏》,點校有《易學啟蒙通釋周易本義(yi) 啟蒙翼傳(chuan) 》等。

哲學係應通過容納經學義(yi) 理來豐(feng) 富和擴大自身

作者:穀繼明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

時間:西曆2017年6月29日


伟德线上平台編者按:西曆2017年5月23日,上海研究院“延長思考”人文社科思想交流平台召開“儒家哲學的多維形態”研討會(hui) 。來自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同濟大學、華東(dong) 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東(dong) 華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多位學者參與(yu) 討論,研討會(hui) 由上海研究院合作處處長朱承教授主持,澎湃新聞發表了會(hui) 議記錄。這是穀繼明副教授在研討會(hui) 上的發言,現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


   


我說兩(liang) 個(ge) 方麵,第一個(ge) 是與(yu) “經學—哲學”相關(guan) 的問題,即儒學、經學在哲學係裏麵的自我定位,乃至於(yu) 生存問題。我們(men) 現在還沒有遇到生存危機,但有些地方已經顯現了苗頭。


這其實也關(guan) 係到另外一個(ge) 問題,就是目前哲學共同體(ti) 的哲學是否自我設限的問題,如果嚴(yan) 格按照西方哲學的定義(yi) 來要求儒學和經學研究,這將會(hui) 給學者和學科、給文化造成很大的傷(shang) 害危機。

 

剛才曾老師提到了學製改革,其中一次是廢除了經學科,設置了哲學門,這是令人歎息的事情。


然而從(cong) 另一個(ge) 方麵考慮,當時北大哲學門、文學門、曆史學門(還有地理學門也在文科)的設置和排列,將哲學排在首位,顯然有以哲學為(wei) 經學的意思。


當時中國在那樣一個(ge) 大變革、大危機時代所建立的哲學門,並非要完全複製西方的哲學係模式,因為(wei) 它吸收了之前經學科的內(nei) 容,也就被寄予了類似經學的地位,以及闡發經書(shu) 義(yi) 理、引領中國文化、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期望。

 

當然,在以哲學的眼光看經書(shu) 的時候,中國哲學學者們(men) 自然會(hui) 有選擇性地來進行研究,從(cong) 而忽視了一些東(dong) 西。但好處是把以前聖人所沒有說到,但可能有的義(yi) 理,以一個(ge) 係統性的形式表現出來,呈現出中國傳(chuan) 統經學在人類思維中一樣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現在西方哲學不管是分析哲學還是現象學都到了瓶頸期,如何實現新的發展,自然有必要關(guan) 注中國的思想傳(chuan) 統和資源。


我願意把哲學看做是“家族相似”。哲學係應該通過容納經學義(yi) 理來豐(feng) 富和擴大自身,而不是通過固定、排他的標準來僵化和封閉自身。


經學中的許多義(yi) 理問題不抽象,但是又很關(guan) 鍵,哲學係的人都不研究,還指望人家中文係、曆史係、政管和國政係來研究嗎?

 

第二,曆史上,“六經”曾居於(yu) 最高地位,有政治保障,即便宋代以後當經學轉向內(nei) 在,五經四書(shu) 仍然居於(yu) 最高地位。


但近代以來,經學權威失墜,經學現在已然下降為(wei) 諸子,以前毫無疑問的一些價(jia) 值和立場,對如今多數人都不再不言自明。所以此時的經學自然需要自我辯護和證成。

 

然而這種自我辯護和證成,不一定非得走先懸擱、懷疑的路徑。不懷疑,並不一定就是獨斷。


郭曉東(dong) 老師剛才提到,經學並非一個(ge) 僵化、封閉的體(ti) 係,而是豐(feng) 富、多元,乃至有一定的張力。


我們(men) 立足於(yu) 當代的最關(guan) 鍵問題,然後反求諸經典本身的義(yi) 理係統(這個(ge) 義(yi) 理係統不是抽象虛玄的義(yi) 理係統),來思考新的解決(jue) ,就是對經學最好的辯護和證成。


相關(guan) 鏈接


【集論】一儒多表:儒學經學化,還是儒學哲學化?


(責任編輯 吹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