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富賢】還原人口真相,展望未來人口和經濟走勢

欄目:反思計劃生育政策暨放開二胎
發布時間:2017-06-28 00:23:19
標簽:


還原人口真相,展望未來人口和經濟走勢

作者:易富賢(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電子期刊《原富》2017年第6期(總第26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初三日甲申

           耶穌2017年6月26日

 

【內(nei) 容提要】

 

2017年5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主辦了“人口形勢與(yu) 經濟發展研討會(hui) ”。易富賢的觀點“中國人口存在9000萬(wan) 水分,印度人口已超過中國”,經過南華早報和鳳凰網的報道後,引起《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美聯社、英國《金融時報》、《泰晤士報》、《每日郵報》、法國《世界報》、法新社、《費加羅報》、《印度時報》等數十家國際媒體(ti) 的關(guan) 注,國內(nei) 的《參考消息》、《環球時報》、鳳凰衛視也進行了報道。下麵是易富賢發言的文字整理稿。

 

【正文】

 

人口數據是國家社會(hui) 治理的基礎,但是目前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剛才梁中堂老師說到了,目前這是一個(ge) 很大的問題。隨著經濟和社會(hui) 的發展,生育率(婦女人均生孩子數)會(hui) 自發下降。1960年台灣、韓國、泰國的生育率都為(wei) 6.0左右,台灣跟韓國的社會(hui) 發展水平超出中國大陸大概是21-23年,隨著經濟發展,目前生育率隻有1.2左右。泰國經濟發展水平跟中國大陸一樣,目前的生育率隻有1.5。1960年代印度跟中國一樣,平均每個(ge) 婦女生六個(ge) 孩子,印度的發展水平落後中國十幾年,沒有計劃生育,隨著經濟的發展,2013年的生育率降至2.3。當年中國為(wei) 什麽(me) 實行一胎化政策,就是因為(wei) 宋健1980年預測,如果不施行計劃生育,中國的人口會(hui) 達到40億(yi) ,事實上,即便中國不施行計劃生育,中國人口也最多隻能達到16億(yi) ,然後會(hui) 下降,我們(men) 這個(ge) 政策本身就是沒有必要的。

 

發達國家需要生育率在2.1才能保持人口的世代更替。本來一對夫婦生兩(liang) 個(ge) 孩子就能維持世代更替,但是大概有2%的小孩在25歲之前會(hui) 死亡,正常是105個(ge) 男孩,100個(ge) 女孩,所以應該生2.1個(ge) 孩子才能保持人口相對於(yu) 上一代不增不減。中國由於(yu) 出生性別比和嬰幼兒(er) 死亡率都高於(yu) 發達國家,因此生育率應該接近2.3才能保持人口不增加也不減少。中國90年之後,我們(men) 的生育率跳躍式下降,90年的2.3到了95年的1.5,2000年隻有1.2,當時至少在90年之後,中國就應該廢除計劃生育,如果廢除計劃生育的話,中國60年代出生的還可以生二胎、三胎。國家計生委跟人口學界不相信,說我們(men) 怎麽(me) 可能是1.2,他們(men) 預測如果一旦放鬆政策的話,我們(men) 的人口會(hui) 增加,如果繼續一胎化政策,人口在2033年也會(hui) 達到15億(yi) 。

 

2010年,人口普查再一次證實了我們(men) 的生育率隻有1.18,國家衛計委跟人口學界又將這個(ge) 數據改成1.63,建議可以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小普查,生育率是1.05,他們(men) 修改成1.6,他們(men) 以這個(ge) 為(wei) 基礎才支持了全麵二孩政策。90年之後,我們(men) 生育率的跳躍式下降,奠定了2012年經濟下行,以及今後經濟長期衰退的基礎。

 

2014年為(wei) 什麽(me) 隻放開單獨二孩政策,本屆政府上台以後,應該說有很大的政治勇氣,我當時給內(nei) 參也建議,十八大以後,要盡快廢止計劃生育,為(wei) 什麽(me) 2014年隻放開單獨二胎,因為(wei) 蔡昉、王豐(feng) 、陸傑華等20多位人口學家出了一本書(shu) ,《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他們(men) 預測如果一旦全麵二孩,每年會(hui) 出生4700萬(wan) ,目前隻出生一千多萬(wan) ,如果達到四千多萬(wan) ,國家領導人也感覺很恐怖,所以說中國隻實行了單獨二孩。他們(men) 也預測單獨二孩政策足以將生育率提升到2.4。國家衛計委則預測,單獨二孩以後,每年將多出生200萬(wan) ,生育率能達到1.8,總人口將達到14.53億(yi) 。實際上2014年開始實行單獨二胎,懷孕周期是266天,出生高峰是2015年,《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不但沒有多出生兩(liang) 百萬(wan) ,反而少生了32萬(wan) ;《衛生統計》顯示,不但沒有多生兩(liang) 百萬(wan) 人,反而少出生64萬(wan) 。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2015年的生育率隻有1.05,是全世界最低的,既沒有1.8,更沒有2.4,說明單獨二孩理論是錯誤的。

 

2016年為(wei) 什麽(me) 隻實行全麵二孩政策,是因為(wei) 當時國家衛計委組織一大隊專(zhuan) 家進行了一兩(liang) 年的調研,最後完成了一本書(shu) ,《實施全麵兩(liang) 孩政策人口變動測算研究》,他們(men) 認為(wei) 2010年到2015年,我們(men) 的生育率還有1.54到1.64;預測全麵二孩以後,生育率會(hui) 達到2.1,到2050年,生育率還能達到1.72,2050年總人口達到13.83億(yi) 。事實上他們(men) 的預測是錯誤的。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顯示2010-2015年的生育率隻有1.04到1.28,根本沒有1.54到1.64。台灣、韓國社會(hui) 發展水平超前中國大陸23年、21年,他們(men) 在鼓勵生育的情況下,2001年到2015年平均生育率隻有1.15、1.20,我們(men) 怎麽(me) 可能靠全麵二孩政策,到2050年生育率還能在1.72,所以全麵二孩理論也是錯誤的。

 

人口普查對人力、財力的調動不亞(ya) 於(yu) 一場戰爭(zheng) ,2010年普查600多萬(wan) 人參與(yu) ,直接、間接投入80億(yi) 、600億(yi) 元,這是國家行為(wei) ,這是很嚴(yan) 肅的事情,國家耗費這麽(me) 多錢,數據應該是很權威的。但是國家統計局、人口計生委、人口學會(hui) 對這個(ge) 數據棄而不用。2000年普查生育率隻有1.22,修改成1.8。如果說剛出生的由於(yu) 超生有可能隱瞞的話,那麽(me) 到了10歲,就沒有必要隱瞞了,2000年人口普查,10歲人口隻有1445萬(wan) ,2010年公安戶籍的10歲人口也隻有1438萬(wan) ;這些孩子到了2014年開始讀初三,初三的學生隻有1426萬(wan) ;這些孩子到了2015年是15歲,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15歲人口隻有1364萬(wan) 。這麽(me) 多的數據表明,還是人口普查的數據相對還是比較準確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出生數據是錯誤的。盡管這麽(me) 多數據認為(wei)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錯誤的,但是目前為(wei) 止,國家統計局仍然是公布2000年出生了1771萬(wan) 人。

 

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生育率隻有1.05,出生1130萬(wan) 人口。生育率包括第一個(ge) 孩次和第二個(ge) 以上的孩次,中國一孩生育率隻有0.56,是非常非常低的。2016年隻比2015年多出生了8.9%,實際上應該出生1200多萬(wan) ,總和生育率約1.14左右,但是國家衛計委、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出生了1655萬(wan) ,2016年出生了1786萬(wan) ,比客觀數據多出了46%。國家衛計委將2015年的生育率修改為(wei) 1.6,公布2016年出生1846萬(wan) ,多出了50%以上。這是一種犯罪,國家花那麽(me) 多財力和物力得出的數據棄而不用。

 

為(wei) 什麽(me) 強調一孩生育率,因為(wei) 一孩都是合法的,與(yu) 政策是沒有關(guan) 係的,一孩生育率與(yu) 總和生育率是直線相關(guan) 的,比如說隨著一孩生育率下降,總和生育率也下降。日本在1973年總和生育率是2.2,一孩生育率是0.9,平行地下降。日本的一孩生育率從(cong) 1984年的0.80下降到2005年的0.62,總和生育率也平行地從(cong) 1984年的1.81下降到2015年的1.26。日本2011年,各個(ge) 縣的一孩生育率和總和生育率也是直線相關(guan) 的。如果超生的話,二孩可以超生,這個(ge) 我不管,可以根據一孩生育率來診斷總和生育率。台灣、韓國、新加坡、香港2015年一孩生育率隻有0.6左右,總和生育率隻有1.2左右,2015年我們(men) 的一孩生育率隻有0.56,即便是沒有計劃生育限製,我們(men) 的總和生育率也低於(yu) 1.2,也隻有1.1左右,我們(men) 2015年還隻是單獨二孩,總和生育率1.05有什麽(me) 奇怪的?這是大致可信的。

 

還有一個(ge) 判斷依據,就是理想子女數,國家衛計委一直說我們(men) 生育率很高,每個(ge) 婦女還願意生1.8個(ge) 孩子,生育意願很高。其實,實際上理想與(yu) 現實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的,中國的1.8個(ge) 孩子的生育意願是全世界最低的。比如說日本、德國、布朗、匈牙利理想子女數都是2個(ge) 以上孩子,但是實際生育率隻有1.2、1.3左右,理想和現實之間差距40%的距離,你想生孩子,還要養(yang) 孩子,你可能養(yang) 不起,一些人想懷孕可能懷不上,因為(wei) 不孕症發病率已經很高了。中國的理想子女數隻有1.7到1.9之間,全世界最低的。2016年全國婦聯調查,一孩家庭中隻有20.5%願意生二孩,如此低的生育意願,在單獨二孩政策下,2015年生育率為(wei) 1.05,這很正常,誤差不會(hui) 太大。即便鼓勵生育的情況下,我們(men) 的總和生育率也不可能達到1.6。

 

2016年到底出生多少人,我比較1990年之前,統計公布的數據,跟人口普查等客觀數據,基本上還是比較吻合的。數據差別是在1990年之後,1990年之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出生數據開始出現水分了。1990年的人口普查總人口是113368萬(wan)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人口是138271萬(wan) ;1991年到2016年這26年時間,死亡22528萬(wan) 人。死亡人數還有一些漏報,因為(wei) 家屬為(wei) 了利益不報,因此實際死亡人口應該是高於(yu) 22528萬(wan) 人的;但誤差還不會(hui) 太大,這裏姑且采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這個(ge) 死亡人數。出生人口,國家統計局在公布的數據有30-50%的水分,考慮到這部分水分,1991年到2016年隻出生了37764萬(wan) 人口(這已經考慮到了一些漏報的)。

 

2016年的人口等於(yu) 1990年的人口加上1991-2016年這段時間的增加人口;增加人口等於(yu) 出生的人口,減去死亡的人口。2016年人口=1990年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113368萬(wan) +37764萬(wan) -22528萬(wan) =128605萬(wan) =12.86億(yi) 。也就是,2016年實際人口應該是12.86億(yi) ,比國家公布的人口少九千多萬(wan) 。人口數據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我們(men) 整個(ge) 社會(hui) 、經濟、政治、國防、外交、文化、教育、城市規劃等各種政策,都是依照準確的人口數據;如果人口數據出了問題,整個(ge) 社會(hui) 治理的基礎就動搖了,整個(ge) 規劃都沒有了意義(yi) ,整個(ge) 社會(hui) 都會(hui) 出問題的。可見,人口數據腐敗威脅著國家的安全。

 

我們(men) 中國目前的生育率到底怎麽(me) 樣?國家衛計委預測我們(men) 即便是實行全麵二孩政策,生育率也會(hui) 到2.1,今後一直會(hui) 在1.72-1.8之間。這是不可能的。台灣的發展水平超前中國大陸23年,它目前的生育率隻有1.2左右。2016年台灣發展委員會(hui) 分三個(ge) 方案預測了2016-2061年的人口,其中低方案是生育率降至2041年的0.9後維持固定,中方案的一直固定在1.2,高方案是升至2041年的1.5後維持固定。

 

中國大陸的理想子女數、一孩生育率對比台灣要低,那麽(me) 停止計劃生育後實際生育率也會(hui) 比台灣要低。我們(men) 實行了三十多年一胎政策,經濟模式、社會(hui) 製度、城市規劃都是圍繞著獨生子女政策進行的,不但形成了文化慣性,而且形成了經濟慣性,即便停止計劃生育,這種慣性是很難改變的。我假設中國立即停止計劃生育,分三個(ge) 方案預測未來人口:低方案:生育率從(cong) 2016年的1.05上升到1.15,然後在2020年跌回1.05,再平穩降到2050年的0.9後維持固定。中方案:生育率從(cong) 2016年的1.10上升到1.30,然後降至2025年的1.20後維持固定。高方案:生育率從(cong) 2016年的1.15上升到1.45,然後漸降至2030年的1.228,在鼓勵生育政策的推動下,再漸升到2045年的1.4、2055年的1.5,然後維持固定。

 

根據這個(ge) 方案,預測中國人口,中方案的話,中國人口在2050年不到11億(yi) ,2100年隻有4.8億(yi) 。中國人口的減少,也意味著中國實力的減弱。中國是人口大國,中華民族長期占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1820年,我們(men) 總人口是3.8億(yi) ,當時美國人口才幾百萬(wan) 。美國1776年建國以來,人口從(cong) 250萬(wan) 增加到現在的3億(yi) 多人口。我們(men) 1820年是3.8億(yi) 人口,我們(men) 占全世界的36.7%;但是1950年,我們(men) 是5.4億(yi) 人,隻占全世界21.5%;1980年我們(men) 是9.8億(yi) 人口,占全世界的22.0%。可見,1950年到1980年,我們(men) 的人口增長與(yu) 世界是同步增長的。但是由於(yu) 計劃生育政策,2015年總人口隻占全世界的17.8%,並且我們(men) 的出生人口隻占全世界的10%左右。2050年,我們(men) 隻占全世界的12%,到2100年,隻占全世界的5%。就是因為(wei) 一個(ge) 錯誤的政策,導致我們(men) 的人口不斷萎縮。我們(men) 無論如何要鼓勵生育了,國家衛計委的政策是非常荒謬的。

 

我們(men) 的人口在不斷的萎縮,事實上我們(men) 的結構也在不斷老化,人口是經濟的主體(ti) ,人口結構影響經濟活力。按照年齡大小排列,位於(yu) 中點的那個(ge) 人的年齡是中位年齡,年輕人越多,創新活力越強,因此中位年齡反映了經濟的活力。日本、意大利、希臘都是隨著中位年齡的提高,經濟增長率都是直線下降的。

 

我們(men) 的中位1980年隻有22歲,美國是30歲。2015年,美國38歲,我們(men) 是39歲,超過了美國。到2030年,中國中位年齡是46歲,美國隻有40歲,印度隻有31歲。2050年,中國是56歲,美國隻有42歲,印度隻有37歲。我們(men) 怎麽(me) 跟他們(men) 去比?計劃生育導致中國的中位年齡快速增加,我們(men) 的經濟活力持續下降,我們(men) 的經濟下行,這是一個(ge) 長期的趨勢。

 

從(cong) 中位年齡看,我們(men) 的一個(ge) 特點,計劃生育最嚴(yan) 的地區,生育率下降很快,中位年齡也上升快,經濟活力下降快。比如東(dong) 北在1980年生育率已經低於(yu) 更替水平了,比全國早11年,東(dong) 北的中位年齡最老,經濟也是最先衰退。廣東(dong) 由於(yu) 1980年到1998年實行的是二胎政策,中位年齡相對比較年輕,廣東(dong) 的經濟也更有活力。中國從(cong) 中位年齡看,中國東(dong) 部會(hui) 率先走向衰退,首先是東(dong) 北,其次是華東(dong) 、華北,然後是華中,西南相對是最有經濟潛力的,中國的經濟中心從(cong) 2006年開始往西南轉移。

 

中日人口結構比較,日本經濟危機的核心是人口危機,因為(wei) 日本以前的勞動力也是比較充足的,中位年齡比較年輕的,但是日本1992年出現經濟危機。我們(men) 的人口結構事實上已經相當於(yu) 日本92年的水平了,比如說20-64歲勞動力跟65歲以上老人之比開始低於(yu) 4.8的時間,日本是1993年,中國是2022年,相差29年。中位年齡開始大於(yu) 38歲的時間,日本是1992年,我們(men) 是2013年。65歲以上的人口大於(yu) 13%的時間,日本是1992年,我們(men) 是2021年。老年化指數大於(yu) 80%的時間,日本是1993年,我們(men) 是2018年。一般是20-64歲勞動力開始負增長之前的四年左右,經濟開始出現危機。20-64歲勞動力達到頂峰的時間,日本是1997年,中國是2016年。綜合來說,由於(yu) 計劃生育,我們(men) 目前正處於(yu) 日本1992年的結構,我們(men) 的經濟下行將會(hui) 是一個(ge) 長期的趨勢。

 

(資料來源:本文是作者在5月22日“人口形勢與(yu) 經濟發展”討論會(hui) 上的發言速記稿,已經作者審定)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