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希榮】勵誌勸學三字經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7-06-13 12:56:10
標簽:
賀希榮

作者簡介:賀希榮,西曆1971年生,湖南雙峰縣人。先後畢業(ye) 於(yu) 湖南師範大學(本科)、北京大學(碩士)、中山大學(博士)。現任教於(yu)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勵誌勸學三字經

作者:賀希榮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首發

時間:西曆2017年6月13日


作者按:這是應一位高中語文老師的要求寫(xie) 的“三字經”,主要針對中學生的學習(xi) 與(yu) 成長而發,與(yu) 曆史上真正的三字經定位完全不同,兩(liang) 者不可比較。學習(xi) 之道,聖人所重,雖世易時移,其關(guan) 鍵處仍在立誌、勤學、尊師、養(yang) 德等方麵。中小學的國學教育是一個(ge) 非常重大的課題,故不揣淺陋,嚐試以為(wei) 引玉之磚。


(一)


聞雞舞,煉筋骨。

戴炎陽,履寒露。

業(ye) 貴勤,積有素。

日月逝,求道促。

少年誌,學府慕。


(二)


語數外,必深務。

文理綜,當兼顧。

斂容色,正心緒。

嚴(yan) 師訓,日謹篤。

休放逸,課後複。


(三)


堅基礎,無欲速。

錄錯漏,求正鵠。

敏問學,毋自足。

默存思,深體(ti) 悟。

明辯難,莫遺穀。


(四)


廣見聞,博名物。

遊文藝,涵雅趣。

重參省,慎出入。

交君子,知榮辱。

誌高遠,無旁騖。


(五)


學之旅,起跬步。

困心慮,而終喻。

百斯舉(ju) ,乃卒固。

勉而行,無畏苦。

反複道,成玉汝。


注釋


第一節


這一節主要是寫(xie) 誌向要遠大,不懼艱苦,抓住青少年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xi) 。


1、聞雞起舞,出自《晉書(shu) •祖狄傳(chuan) 》,說的是祖狄年輕時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起舞,立誌報國。後用來比喻人發奮圖強,自強不息。


2、業(ye) 貴勤:化自“業(ye) 精於(yu) 勤而荒於(yu) 嬉”,出自韓愈《進學解》。


3、積有素:積,累積,出自《荀子•勸學》,“真積力久則入,學致乎沒而後已也。”素:平素,平時,經常。


4、日月逝:出自《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yu) 。”表示光陰流逝,有誌早為(wei) 。促:迫促,緊迫。


第二節


這一節是說各科要平衡,課堂要嚴(yan) 肅端正,尊敬老師,認真聽講,課後認真複習(xi) 。


1、必深務,務,專(zhuan) 力,用力專(zhuan) 門做某事。


2、斂容色,收斂自己的儀(yi) 表,端正儀(yi) 態。


3、嚴(yan) 師訓,嚴(yan) ,尊敬,敬畏。出自《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yan) 師為(wei) 難。師嚴(yan) 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4、篤:厚而力,勤懇地堅持努力。日謹篤,每天很認真地遵循老師的教誨。


5、放逸:放縱。


第三節


這一節主要是說學習(xi) 的方法。不要急於(yu) 求成,要勇於(yu) 麵對錯誤而求得正解。後麵的學、問、思、辯,加上最後一章的堅持不懈,實際上用了《中庸》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1、無欲速:不要隻求快而不注意質量。出自《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正鵠(音古):射箭的靶心,後來指正確目標和答案。出自《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之正鵠,反求諸其身。”


3、敏問學:《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問,是請問,發問;學是學習(xi) 。


4、默存思,是指學習(xi) 的關(guan) 鍵在默默用心記憶和理解。


5、辯難:通常指辯駁或用難解答的問題質問對方,這裏指對某些有難度的問題的不同解決(jue) 思路或者不同的看法。


6、穀:可以通指善、好、福。莫遺穀,這裏指不要遺漏有價(jia) 值的知識和思路。


第四節


這一節是說學習(xi) 書(shu) 本知識以外的課外活動,以及交友 ,自處,堅定誌向不受幹擾等。


1、名物:事物的名稱與(yu) 特征,例如掌握各種動植物的名稱和特征。


2、參省:對自己檢查、省察,出自《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3、旁騖:出自成語“心無旁騖”,形容心思集中,專(zhuan) 心致誌。


第五節 


這一節主要是說知識靠逐漸積累,學習(xi) 貴在堅持不懈。隻有如此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1、跬步:本義(yi) 指半腳,跨一步,後指很小的距離。出自《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2、困心慮,而終喻:出自《孟子•告子下》:“困於(yu) 心,衡於(yu) 慮,而後作;征於(yu) 色,發於(yu) 聲,而後喻。”意思是心裏想不通,思慮受阻,但堅持探索,終於(yu) 明白。喻,理解,明白。


3、百斯舉(ju) :斯,語氣助詞。舉(ju) ,行動。化自《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形容堅持不懈,由弱至強。而卒固,固,堅固。意思是學習(xi) 知識不斷反複鞏固,終於(yu) 牢固掌握。


4、勉而行:出自《中庸》:“勉強而行之”,指自強不息,強毅而為(wei) 。


5、反複道:出自《周易•乾》:“終日乾乾,反複道也。”重複踐行的意思。


6、成玉汝:玉汝於(yu) 成的倒裝。出自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汝於(yu) 成。”意思是艱難困苦可以磨練你,使你成材。


(責任編輯 吹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