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淞】回儒傳統是化解恐怖主義危機的一劑良藥

欄目:儒回(伊)對話
發布時間:2017-06-05 14:54:21
標簽:
劉百淞

作者簡介:劉偉(wei) ,字百淞,西元一九八二年生,河南靈寶人,蘇州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從(cong) 事儒家思想研究,習(xi) 行儒學優(you) 秀傳(chuan) 統,著有《儒學傳(chuan) 統與(yu) 文化綜合創新》《天下歸仁:方以智易學思想研究》等。

 

回儒傳(chuan) 統是化解恐怖主義(yi) 危機的一劑良藥

作者:劉百淞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多維CN》2017年第22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五月十一日癸亥

           耶穌2017年6月5日


  


在人類社會(hui) 漫長的發展史上,恐怖主義(yi) 時隱時現,有時發揮著極大的破壞作用,讓各國政府防不勝防。恐怖主義(yi) 不是某種一神論宗教或特定族群的獨有現象,而是跨文化、跨民族、跨地區、跨宗教的“惡的手段”。它憑借暴力和暴力威脅,服務於(yu) 某種政治目的,給全人類帶來嚴(yan) 峻挑戰。

 

每當恐怖主義(yi) 事件發生,輿論推波助瀾,總讓人聯想到伊斯蘭(lan) 教和穆斯林,其中就包括回族穆斯林。事實上,回族穆斯林亦是恐怖主義(yi) 的受害者。名實之間,相去幾何?我們(men) 必須將恐怖主義(yi) 與(yu) 回族穆利斯區別對待。不惟如此,我們(men) 還應當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發掘回儒傳(chuan) 統這一文化寶藏,為(wei) 現階段的發展、合作和開放提供平台,為(wei) 共商、共建和共享營造氛圍,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寧夏永寧縣納家戶清真寺


化育人心的回儒傳(chuan) 統

 

一千三百多年來,中華民族和伊斯蘭(lan) 世界不斷互動,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ge) 彪炳青史的學術派別——穆斯林儒者,也就是所謂“回儒”。這裏講的“儒”不是特指“三教九流”中的儒家,而是泛指“究天人之際,察古今之變”的大學問家。借用楊雄的話來講,就是“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明末清初,耶穌會(hui) 士來到中國,許多人被稱為(wei) “西儒”。此時,還有一批品學兼優(you) 、造福黎民的“回儒”。

 

回儒充滿智慧,視野開闊,兼容並蓄,讓伊斯蘭(lan) 教兼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將伊斯蘭(lan) 教與(yu) 儒學結合起來,引導正確信仰,指明和平道路,移風易俗,與(yu) 時偕行,開啟了伊斯蘭(lan) 教在華夏世界的新局麵。回儒傳(chuan) 統的核心要義(yi) 就是闡揚和平之道,興(xing) 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造福一切社會(hui) 成員。

 

回儒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們(men) 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nei) 外,見證了西域和中原的骨肉之情。依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們(men) 至少可以將明代的王岱輿、清代的劉智、馬注、馬複初等先賢視為(wei) 回儒大家。他們(men) 自幼研習(xi) 儒家典籍,堅守伊斯蘭(lan) 教的信仰功修,在傳(chuan) 播伊斯蘭(lan) 教的過程中,積極會(hui) 通儒釋道的學問,巧妙地將伊斯蘭(lan) 教經典翻譯、教義(yi) 闡發和自身著述融於(yu) 華夏世界的文明共建,使自己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中國人和德行卓著的穆斯林,憑藉言傳(chuan) 身教,向世人展示了伊斯蘭(lan) 教中國化的獨特魅力。

 

 


回儒的文言文著述是回儒傳(chuan) 統的承載者。常見的回儒著述有《清真大學》《正教真詮》《清真大學》《歸真總義(yi) 》《清真指南》《天方典禮》《天方性理》等。這些文言文著述措辭準確,行文典雅,詞義(yi) 通達,將中正平和的義(yi) 理轉化為(wei) 滋養(yang) 靈魂的清泉,將綱常倫(lun) 理的觀念種到每一位穆斯林的心田,也讓華夏世界的士大夫大開眼界,逐步了解伊斯蘭(lan) 哲學、教義(yi) 學、教史、典製及教法、先知傳(chuan) 記、蘇菲理學,後來延伸到天文、曆法、地理、阿拉伯語法及修辭學等。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liang) 片樹葉。同一宗教信仰在不同民族和地區呈現出不同的樣態。任何是己非人的做法都是傲慢,任何妄自菲薄的念頭都是怯懦。就伊斯蘭(lan) 教而言,從(cong) 阿拉伯到波斯,從(cong) 土耳其到布哈拉,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結出無數令人讚歎的宗教文化的碩果。每一個(ge) 地區的伊斯蘭(lan) 教都有濃鬱的本土特色。與(yu) 這些域外的宗教樣態相比,回族穆斯林毫不遜色,甚至青出於(yu) 藍而勝於(yu) 藍。先知穆罕默德有言:“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回族穆斯林中的翹楚秉承聖訓,吸取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布哈拉等地區伊斯蘭(lan) 教的長處,從(cong) 華夏世界的實際情況出發,將伊瑪尼(信仰)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土壤之中,將回族穆斯林的智慧貢獻給異國他鄉(xiang) 的穆民。這樣一來,既促進了伊斯蘭(lan) 教中國化,又將回儒傳(chuan) 統推向了世界。今天,當我們(men) 再次麵臨(lin) 伊斯蘭(lan) 教中國化這一世紀課題時,不能割斷曆史與(yu) 現實之間的聯係,而應該積極從(cong) 回儒那裏尋找借鑒參照,正本清源,將源頭活水引入回族穆斯林的生活日用。

 

 


激活回儒傳(chuan) 統有助於(yu) 糾正“反恐”中的偏失

 

恐怖主義(yi) 對回族穆斯林構成了極大的傷(shang) 害,給伊斯蘭(lan) 教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任何正信的穆民都無法容忍這一現狀。本來,回儒傳(chuan) 統是抵禦恐怖主義(yi) 的堅實屏障。然而近百年來的社會(hui) 變遷和政治運動無情地衝(chong) 擊了這一切,致使信仰世界出現了真空,客觀上為(wei) 恐怖主義(yi) 的侵入、孳生和蔓延創造了有利條件。

 

亡羊補牢,為(wei) 時不晚。“反恐”可以為(wei) 回儒傳(chuan) 統的重光奠定堅實的根基。激活回儒傳(chuan) 統可以為(wei) “反恐”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首先,“反恐”不能隻治表不治本。對恐怖主義(yi) “零容忍”,鐵拳出擊,除惡務盡,這是治標;清理恐怖主義(yi) 賴以生存的土壤,闡揚正教,化育人心,這是治本。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和政治發展不平衡日益加劇,世界政治格局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形形色色的恐怖主義(yi) 披著宗教的外衣迅速蔓延,並與(yu) 分裂主義(yi) 、極端主義(yi) 同流合汙,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產(chan) 生極其惡劣的影響。中國也遭遇了恐怖主義(yi) 的挑戰和威脅。無論是新疆烏(wu) 魯木齊“七五事件”,還是雲(yun) 南昆明火車站發生的暴徒蒙麵持刀砍殺無辜群眾(zhong) 的暴恐事件,背後都有恐怖主義(yi) 歪曲宗教教義(yi) 藉以控製暴徒的邪惡黑影。激活回儒傳(chuan) 統,讓不明真相的回族穆斯林重新回顧先賢的智慧,與(yu) 極少數恐怖分子劃清界限,自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hui) 穩定。

 

 


其次,“反恐”不能變成“穆黑”的話語暴力。“穆黑”是指一部分人利用宗教、哲學、文學、藝術以及日常調侃等方式對穆斯林進行排斥,藉以達到特定的政治目的。常見的“穆黑”類型有:(1)對《古蘭(lan) 經》和《聖訓》斷章取義(yi) ,汙蔑先知,醜(chou) 化伊斯蘭(lan) 教法;(2)詆毀穆斯林的生活習(xi) 俗;(3)鼓吹極端無神論,孤立和分化穆斯林,製造社會(hui) 衝(chong) 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穆黑”借助互聯網大行其道,渲染“伊斯蘭(lan) 威脅論”,給人們(men) 帶來了惶惶不可知的恐懼。

 

麵對恐怖主義(yi) 裹挾伊斯蘭(lan) 教的混亂(luan) 局麵,有些學者不明就裏,橫衝(chong) 直撞,不去剖析恐怖主義(yi) 的內(nei) 在機製,不去遏絕恐怖主義(yi) 對伊斯蘭(lan) 教的無端歪曲,而是高高祭起“極端無神論”的大旗,將“反恐”轉化為(wei) 反伊斯蘭(lan) 教,在社會(hui) 領域產(chan) 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這種做法,形左實右,貽害匪淺,既傷(shang) 害了廣大回族穆斯林的感情,又混淆了公眾(zhong) 視聽,客觀上不利於(yu) “反恐”輿論戰的有序進行。與(yu) “極端無神論”相比,儒家能夠為(wei) 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搭建一個(ge) 廣闊平台,能夠為(wei) “全方位、立體(ti) 化、網絡化的大聯通”提供新鮮健康的血液。“反恐”事業(ye) ,任重道遠。如何在“反恐”問題上做到絕其本根?這需要教內(nei) 人士與(yu) 社會(hui) 賢達確立文化自信,激活回儒傳(chuan) 統,持續推進伊斯蘭(lan) 教中國化,實現伊斯蘭(lan) 教與(yu) 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這樣才能有效遏製“穆黑”無端挑釁,才能徹底解除恐怖主義(yi) 對極少數人群的文化控製。

 

最後,“反恐”不能脫離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總體(ti) 國家安全觀一般是指一個(ge) 國家不受內(nei) 部和外部的威脅、破壞而保持穩定有序的狀態。宗教教義(yi) 的解釋權必須牢牢抓在那些愛國愛教的人士手中。目前,困擾回族穆斯林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使宗教教義(yi) 遠離恐怖主義(yi) 的魔爪?”這不僅(jin) 需要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yi) ,從(cong) 源頭上遏製恐怖主義(yi) 對境內(nei) 的滲透,而且要築牢國家安全的銅牆鐵壁,實現宗教領域的生態平衡,讓恐怖主義(yi) 挾持宗教力量的陰謀無法得逞。激活回儒傳(chuan) 統,能夠讓廣大回族穆斯林領會(hui) 民族的大眾(zhong) 的教義(yi) ,能夠向全世界穆斯林聆聽中國聲音,品味中國故事,領略中國氣派,讚賞中國風度,進而信賴一個(ge) 真實的立體(ti) 的全麵的中國。

 

 


賡續回儒傳(chuan) 統有助於(yu)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如何徹底蕩平恐怖主義(yi) 的惡濁勢力?質言之,采取果斷措施,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同時不妨汲取回儒傳(chuan) 統的古老智慧。回儒傳(chuan) 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資源。這是回族穆斯林的福祉,更是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之道。劉智在《天方典禮擇要解》中指出:“雖載在天方之書(shu) ,而不異乎儒者之典。遵習(xi) 天方之禮,即猶遵習(xi) 先聖先王之教也。聖人之教,東(dong) 西同,古今一”。儒家聖人有著強烈的天下情懷。孔子的後學是這樣的,“聖人耐以天下為(wei) 一家,以中國為(wei) 一人”(《禮記•禮運》)。這種觀念有助於(yu) 今人擺脫文明衝(chong) 突的夢魘,擁抱地球村的美好未來。

 

伊斯蘭(lan) 教倡導和平之道,回儒追求“歸證至真”,對人類生活和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現在,一些恐怖組織利用伊斯蘭(lan) 極端主義(yi) 對追隨者進行精神控製,呈現出極強的戰鬥性,讓許多不明真相的人對“吉哈德”產(chan) 生了誤解。此外,瓦哈比耶派在全世界開展的廣泛的傳(chuan) 教活動,也為(wei) 伊斯蘭(lan) 極端主義(yi) 的全球化和網絡化開辟了道路。因此有必要從(cong) 回儒那裏尋求智慧資糧,以“加謹用力,克去己私”作為(wei) 實踐方式,回歸真一之道,廓清人們(men) 對“吉哈德”的偏見,同時去除極少數邊緣分子的鬥爭(zheng) 性,讓廣大穆斯林“因至聖之性而歸於(yu) 真宰之本然”。

 

 


現階段,全世界都經受恐怖主義(yi) 的挑戰。恐怖主義(yi) 就像毒箭,刺傷(shang) 了全世界人民的心靈。薩迪有言:“愚人看見的隻是箭頭,而智者看見的卻是射手”。恐怖主義(yi) 的產(chan) 生有著複雜的原因。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yi) 在全世界的空前發展,世俗化浪潮席卷一切,人們(men) 逐漸背離傳(chuan) 統的神聖信條,沉迷於(yu) 物欲,久久不願自拔。物質世界是人類的仆役,為(wei) 人們(men) 的生存發展提供各種條件。然而世俗化卻將這種關(guan) 係顛倒過來,使人們(men) 成為(wei) 物質世界的奴隸。人的價(jia) 值逐漸暗淡。人的“物化”,在所難免。恐怖主義(yi) 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將倒錯的價(jia) 值觀念直入人心,藉以破壞現實世界,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許多人心病重重,病篤亂(luan) 投醫,將身心交給恐怖主義(yi) 。這種做法無異於(yu) 飲鴆止渴,結果可想而知。

 

恐怖主義(yi) 在全世界肆無忌憚地製造人道災難。究其傳(chuan) 輸機製,無外乎經濟全球化浪潮。經濟全球化給我們(men) 帶來了發展機遇,更帶來了多方麵的挑戰。誰能贏得這個(ge) 時代的青年,誰就能成為(wei) 經濟全球化的操盤手。反恐專(zhuan) 家研究發現,恐怖分子中的許多年輕人出身於(yu) 中產(chan) 階級甚至名門貴族,他們(men) 對現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體(ti) 係極度不滿,迫切需要認同感、成就感、崇高感,於(yu) 是乎將身心交付給恐怖主義(yi) ,從(cong) 中汲取使命感,進而形成一套反社會(hui) 甚至反人類的信仰體(ti) 係、價(jia) 值觀、文化觀、生活方式。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men) 不難發現:恐怖主義(yi) 的真正源頭不是貧困,而是狂熱的政治訴求。它將人的生命價(jia) 值和創造力轉化為(wei) 破壞現有秩序的工具。根除恐怖主義(yi) ,一種可行的辦法就是發揮回儒傳(chuan) 統的優(you) 勢。因為(wei) 它將儒家的“民胞物與(yu) ”、“仁者與(yu) 天地萬(wan) 物為(wei) 一體(ti) ”與(yu) 伊斯蘭(lan) 教的“阿丹子孫皆為(wei) 一體(ti) ”的觀念融為(wei) 一體(ti) ,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天道、曆史文化和人情的支撐,從(cong) 而徹底清除恐怖主義(yi) 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恐怖主義(yi) 危機是困擾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毒瘤。麵對此情此景,任何有良知的人不應該猶豫,不應該彷徨,應該排毒化瘤,治病救人。“反恐”旨在使人免遭邪惡力量的侵害,光大回儒傳(chuan) 統有助於(yu) 全世界穆斯林“盡人道以合主道”。劉智有言:“聖教教人識主,以返其本體(ti) ;教人敬事,以完其初命。初命完,本體(ti) 返,聖道之極致也。”(《天方典禮》卷一)如果伊斯蘭(lan) 世界能夠重溫回儒的著述,就能找到扶正祛邪的有效方案。回儒傳(chuan) 統是化解恐怖主義(yi) 危機的一劑良藥。服與(yu) 不服,皆有前定。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