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不僅(jin) 有浪漫——儒士社禮樂(le) 人生知行組2017年5月7日深圳納吉禮記
來源:“儒士社”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四月十一日癸巳
耶穌2017年5月10日
愛情很浪漫,但是愛情不是隻有浪漫,渴望愛情的人更不能隻看到浪漫。可是,浪漫太耀眼,讓我們(men) 往往忽略愛情中的其他:對愛的責任擔當、親(qin) 密交往中的人格修養(yang) 、兩(liang) 個(ge) 人結合時兩(liang) 組社會(hui) 關(guan) 係的整合等。忽視這些因素,愛情往往走不進殿堂,而隻能走向墳墓。
如何有效地提醒人們(men) 愛情更豐(feng) 富、愛情需要怎樣的保護?
儒士社選擇禮教。
在禮樂(le) 的實踐中體(ti) 驗愛的豐(feng) 富、體(ti) 驗愛需要的保護。
儒士社禮樂(le) 人生項目就是以古典禮樂(le) 的價(jia) 值為(wei) 皈依,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場景,將古典禮樂(le) 注入重要的人生場景,讓每一個(ge) 人都能在這份場景的經曆裏體(ti) 驗古今匯通的智慧,收獲更有意義(yi) 、更有溫情、更有趣味的人生。
秉持著這份追求,儒士社重新梳理了現代人重要的生活場景,將古典禮樂(le) 注入其中,煥發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場景更動人的生機,讓更多地現代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可以體(ti) 驗曆史的深厚、文明的優(you) 美、智慧的永恒。針對“訂婚”這一現代人的生活場景,結合古典禮樂(le) ,儒士社開發出適宜這一場景的“新納吉禮”,強調愛的神聖慎重、愛的溫厚溫情、維護戀愛需要的人格修養(yang) 和戀愛對象整合彼此社會(hui) 關(guan) 係的必須。2017年5月7日,我們(men) 為(wei) 已經訂婚的兩(liang) 位同道在深圳孔聖堂舉(ju) 辦了“納吉禮”,以下為(wei) 儀(yi) 禮過程的記述:
納吉禮
一、開宗明義(yi)
司禮講明納吉禮義(yi) ,為(wei) 每一位親(qin) 朋講解儀(yi) 禮的意義(yi) ,莊重懇切,是對行禮者的祝福、也是對古今匯通的闡述、對禮教深意的宣示。
二、行禮者入場
行禮者在讚者、侍者的引領下莊嚴(yan) 地進入現場。
男士入場以《關(guan) 雎》之樂(le) ,烘托男士對女士的追求、對女士的珍惜。
女士入場以《子衿》之樂(le) ,表達女士對男士的深情、對男士的愛戀。
三、盥洗
盥洗是訂婚神聖性的確認,這樣的人生場景是神聖的,我們(men) 應該以一份聖潔的身心迎接它,我們(men) 應該在盥洗的那一刻再一次確認彼此愛情的神聖。
四、誦納吉辭
(納吉是訂婚,是結婚前的重要一步,在這一步,訂婚者不能隻看到愛情的甜蜜,還必須為(wei) 將來的親(qin) 密生活做好堅實的準備——明確共學共修的必須,共學共修是人去除習(xi) 氣的重要方式,而不良的習(xi) 氣正是愛情乃至婚姻最大的殺手,愛情是怎樣沒有激情的?激情就是在彼此習(xi) 氣的點滴傷(shang) 害中慢慢被澆滅的。)
納吉辭
(男女麵向親(qin) 友)
男:我某某
女:我某某
以對天地之虔誠
以對祖宗之赤誠
以對聖賢之忠誠
向諸君宣告
男:我與(yu) 某某
女:我與(yu) 某某
誠意共學正心共修
在親(qin) 愛精誠裏實現彼此的同行
在相濡以沫中成就彼此的成長
我願推動彼此家族的融合
我願奉祀彼此祖先的神明
(男女麵對麵)
無論未來如何
我珍惜你與(yu) 我的當下
用深情和智慧與(yu) 你探索人生
你會(hui) 因為(wei) 我而更廣闊、更深厚、更美好
司禮:聖賢指引你們(men) !
五、禮拜聖賢
禮拜聖賢象征著親(qin) 密關(guan) 係在道德意義(yi) 上的確立、象征著追求文明傳(chuan) 承的遠方、象征著共同學習(xi) 的開始,如果家庭也是一個(ge) 組織,那麽(me) 它的生機就仰賴於(yu) 成為(wei) 一個(ge) 學習(xi) 型組織,在共同的學習(xi) 和修養(yang) 提升中,人才能因為(wei) 家庭生活而獲得成長、人才能在成長中更依戀自己的家庭,家庭不應該隻有溫暖,還應該要有向上的無限動能,讓我們(men) 無論在怎樣的外界遭遇中都可以因家的存在而再次奮起。
六、換雁立約
以“雁”的守約守信,祝福行禮者對自己的愛也能守約守信,提醒行禮者,愛的責任、愛的擔當。
七、誦詩
生活需要詩和遠方
男誦——
《關(guan) 雎》
關(guan) 關(guan) 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ce) 。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鍾鼓樂(le) 之。
女誦——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納吉禮成
有智慧、有深情
有詩、有遠方!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