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yi) ?抗暴?228事件首先需要從(cong) 國家民族角度還原真相
伟德线上平台特約專(zhuan) 稿
作者:顧雪嬰(台灣學者)
七十年前的2月28日,台灣多座城市爆發反政府暴動,暴動者占領公署,奪取武器,進攻政府軍(jun) 駐地,打殺大陸各省籍公務人員,致數百人遇難。
事變期間,政府軍(jun) 兵力薄弱,台灣政局在很大程度上被暴動一方的臨(lin) 時政治組織控製,直到3月8日,從(cong) 大陸調來的政府方麵鎮暴部隊登島,逐漸控製局麵,有約600至800名暴動組織者或參與(yu) 者被捕殺。
從(cong) 暴動的動員、進行過程看,其發起者、主導者和主要參與(yu) 者基本上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皇民化」菁英和由海南島回台的台灣籍日本兵,暴動的動機,主要是宣泄對日本戰敗、中國政府接收和統治台灣,自己被剝奪日本身分,重新被賦予中國人身分的強烈抗拒情緒,與(yu) 「反對劣政、貪腐」沒有直接關(guan) 聯,與(yu) 有左翼色彩的「愛國民主」訴求更是相去甚遠;與(yu) 此相關(guan) ,在台灣日據史上沒有發生任何重大影響的前台共成員,僅(jin) 有程度極低的參與(yu) ,幾乎隻扮演了旁觀者的角色。
暴動失敗,前台共成員逃往香港和新中國避難,為(wei) 將自身納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新民主主義(yi) 革命」,乃宣稱此前的台灣暴動是他們(men) 所策劃,而還沒機會(hui) 了解事件來龍去脈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被黃袍加身,成為(wei) 一場「反抗國民黨(dang) 反動統治的人民起義(yi) 」的領導者。
在內(nei) 戰中失利,將統治重心逐漸移往台灣的國民黨(dang) ,覺得自己有必要密切依靠冷戰中的反共陣營,因而便宜規避了統治台灣必要的去殖民化過程;缺乏高明統治術的國民黨(dang) ,也竟不知道應當藉由嘉獎在事變中冒險救助大陸省籍公務人員和平民的台灣民眾(zhong) ,擴大在台灣的統治基礎,因而當共產(chan) 黨(dang) 出麵聲稱其為(wei) 事變負責時,猶如撈到救命稻草,遂長期聲稱二二八是共產(chan) 黨(dang) 策劃的暴動叛亂(luan) 。
伴隨國民黨(dang) 的進一步台灣化,從(cong) 李登輝開始,台灣當局改由從(cong) 另一角度主導曲解二二八曆史,以之作為(wei) 排斥「外來政權」、推動「台獨」的主要借口之一。民進黨(dang) 等「台獨」主力的二二八論調逐漸成為(wei) 台灣社會(hui) 的主流認知。
「台獨」宣稱:中國在抗戰勝利之後收複台灣,是利用「終戰」之機「非法占領」;中國政府在台灣的統治,是以一個(ge) 落後的中世紀製度淩駕於(yu) 「現代化」的台灣之上,以「外來殖民者」的身分剝削壓迫台灣人民,違背台灣人民意誌的「外來殖民」統治;「二二八」是開化的台灣人民依照自己的意誌,反抗黑暗腐朽的「中國殖民統治」、爭(zheng) 取「台灣民族」獨立建國的開端;國民黨(dang) 政府對「二二八」的鎮壓,是「外來政權」對本土人民的殘暴屠殺。
「台獨」的二二八論述倒是坦率地承認了當年皇民暴動的動機,從(cong) 反麵映照出二二八在性質上是中日戰爭(zheng) 的延續,也是台獨開端的真相。二二八期間,「皇民」和前台藉日本兵手持武士刀追殺「支那人」;替代政府領袖林茂生、王添燈透過美國駐台北副領事喬(qiao) 治‧柯爾向美國國務卿馬歇爾請求美國支持台灣獨立。人數極有限的少數前台共人士參加暴動活動,但竟不了解暴動目的,其他參與(yu) 者也不知道他們(men) 的身分。這樣做,沒有人得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指示,同時並不符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當時的革命路線。
「台獨」的二二八論述也從(cong) 反麵顯示,「官逼民反」、「反暴政」之說不能成立。當時抱有社會(hui) 主義(yi) 理念,後來投身中共解放事業(ye) 的行政長官陳儀(yi) 在台灣推動農(nong) 民減稅、公地放領等許多惠農(nong) 政策,培養(yang) 、任用台灣省籍官員和公務人員,又主導台灣金融獨立,讓台灣避開了後來席卷大陸的金融風暴。
馬英九在其執政的八年中,不僅(jin) 未能複原曆史真相,反而配合民進黨(dang) 的反中論述,將二二八定位為(wei) 「官逼民反」、「國家暴力」。
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前和改革開放初期曾多次紀念二二八,原因之一是統戰需要,其二是沒有條件厘清二二八的真相。兩(liang) 岸關(guan) 係緩和後,大陸有識之士逐漸理解了二二八的性質,官方確立了國家主權的立場,對這一事件采取降溫態度,幾乎有三十年來沒有舉(ju) 辦紀念活動。
與(yu) 此相似,官方在麵對打著左翼革命旗號的1944年新疆北部分離主義(yi) 暴動,也開放學術界發表客觀研究成果。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這樣的態度顯得審慎、明智。
在台灣社會(hui) ,向往國家統一、民族複興(xing) 的有識之士,麵對二二八的曆史真相在「台獨」政治力重壓下遭到大規模扭曲倍感痛心,麵對民進黨(dang) 掌握政權、國民黨(dang) 早已失語的情勢又無可奈何,但對於(yu) 大陸日漸堅定的民族立場抱持極大期望。
就在此時,忽然聽說大陸官方今年要擴大紀念二二八事件,並由北京聯合大學朱鬆嶺教授撰文,重新采用前台共成員的「反暴政」說,以為(wei) 可以就此粉碎「台獨」論述,這一消息令人憂心。
麵對二二八、伊寧事變(「三區革命」),曾經缺乏殖民地鬥爭(zheng) 經驗和民族事務經驗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度照搬階級鬥爭(zheng) 哲學,但大陸官方三十年來的低調路線顯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回顧其曆史時,對於(yu) 黨(dang) 在不同曆史階段,不同時空環境下的任務的體(ti) 認逐漸清晰。
顯然,在1944年的新疆與(yu) 1947年的台灣,政治鬥爭(zheng) 的主線是國家統一與(yu) 民族分裂之間不可調和的衝(chong) 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這兩(liang) 個(ge) 具體(ti) 時空下,必須厘清民族矛盾與(yu) 階級矛盾的主次先後;厘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中華民族先鋒隊與(yu) 工人階級先鋒隊這兩(liang) 個(ge) 角色的主次先後。
對照「台獨」的二二八論述,可見前台共成員和朱鬆嶺教授的「愛國民主」、「反暴政」說,其實違背了二二八當時的曆史真實,也違背了二二八前後中共中央在台灣宣傳(chuan) 中華民族團結統一,支持愛國家愛民族人士的路線,在客觀上極可能為(wei) 台獨反中活動的正當性背書(shu) ,助長當前「台獨」勢力的氣焰。從(cong) 長遠而言,也不利於(yu) 世人了解曆史的真相,永不再蹈民族分裂的覆轍。
【此文係伟德线上平台特約專(zhuan) 稿,轉發請注明來源】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