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伟德线上平台伟德线上平台創辦於(yu) 西元二〇〇八年,以承續儒家文明、推動中華複興(xing) 為(wei) 己任,堅持儒家立場、民間身份、公益性質,以“立場明、水準高、信息新”為(wei) 工作標準,重點發布當代儒家的最新国际1946伟德成果、社會(hui) 熱點評論及民間社會(hui) 實踐信息,努力打通學術與(yu) 社會(hui) 之間的隔閡。編發《儒家郵報》(電子),主持出版儒生係列圖書(shu) ,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
伟德线上平台丙申(2016)年度十大好書(shu) 揭曉
在總結前兩(liang) 年十大好書(shu) 評選的經驗基礎上,今年我們(men) 繼續評選伟德线上平台年度十大好書(shu) 。對2016年度出版的主要儒學著作,我們(men) 將之大致分為(wei) 国际1946伟德類和大眾(zhong) 通俗類,以供學者投票評選。
評選的基本原則是:所選圖書(shu) 應持儒家立場,有思想創見,有學術新得;名著新版、文獻叢(cong) 集和多人選集,以及境外出版的有關(guan) 書(shu) 籍,不參與(yu) 評選;評委主要由儒家學者組成,通訊匿名投票,過程不公開。
現根據評委的投票結果並經伟德线上平台編輯部綜合評議,伟德线上平台丙申年(2016)年度十大好書(shu) 評選結果最終揭曉,現特予公布。
国际1946伟德類
(一)陳贇著《儒家思想與(yu) 中國之道》
(二)陳暢著《自然與(yu) 政教——劉宗周慎獨哲學研究》
(三)戴景賢著《錢賓四先生與(yu) 現代中國學術》
(四)陳彥軍(jun) 著《從(cong) 祠廟到孔教》
(五)張廣生著《返本開新:近世今文經與(yu) 儒家政教》
(六)平飛著《漢代公羊家政治哲學探微》
(七)貝淡寧著《賢能政治——為(wei) 什麽(me) 尚賢製比選舉(ju) 民主製更適合中國》
(八)姚中秋著《堯舜之道:中國文明的誕生》
(九)盧雪崑著《常道:回到孔子》
(十)劉梁劍著《王船山哲學研究》
大眾(zhong) 通俗類
(一)餘(yu) 東(dong) 海著《論語點睛》
(二)時亮編著《<朱子家訓朱子家禮>讀本》
(三)程學軒、樊麗(li) 娟著《一生有禮:圖解中華傳(chuan) 統禮儀(yi) (彩繪版)》
(四)楊娜等編著《漢服歸來》
(五)樓宇烈著《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六)彭林著《禮樂(le) 文明與(yu) 中國文化精神》
(七)吳鉤著《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
(八)劉強著《論語新識》
(九)薑誌勇、孔珍珠著《曾國藩家風》
(十)王恩來著《走近孔子》
一、国际1946伟德類十大好書(shu) 簡要評介
【陳贇著《儒家思想與(yu) 中國之道》】本書(shu) 以古今中西之爭(zheng) 為(wei) 大背景,對儒家的精神氣質、思想架構、成人之道、政教體(ti) 係等多方麵的內(nei) 容進行了深入的考察。作者從(cong) 宋明儒佛之辨的梳理出發,引出在中西之爭(zheng) 的大時代情境中儒學的自我歸正問題,又從(cong) 文明論高度思考儒家思想與(yu) 中華民族複興(xing) 、世界格局轉變之間的深刻關(guan) 聯。本書(shu) 不僅(jin) 對古典儒學有深入而細致的研究,而且,本著儒家的立場對時代問題做了獨特而富有深度的辨析,提供了一種立足於(yu) 儒家思想而思考中國道路的可能性。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陳暢著《自然與(yu) 政教——劉宗周慎獨哲學研究》】本書(shu) 緊緊扣住宋明儒學的一個(ge) 中心話題“如何才能更好地處理個(ge) 人的主體(ti) 性與(yu) 禮法所要求的秩序的公共性二者的關(guan) 係?”開展對劉宗周的討論。依本書(shu) 的研究,劉宗周之學,毫無疑問是從(cong) 陽明之“心學”出發的,然而不同之處在於(yu) ,陽明子以無善無惡之“心”為(wei) 形上本體(ti) ,把有善有惡之“意”貶落為(wei) 形下經驗性的心理態勢。劉宗周不然,他以“意”指“心”,把“意”本具的喜怒哀樂(le) 之“情”升格為(wei) 本體(ti) ,這一改變使心意更具活潑性與(yu) 開放性,然卻又不至於(yu) 泛濫為(wei) 感性情欲,由之,在宋明儒學發展的脈絡中,個(ge) 人的主體(ti) 性追求,與(yu) 公共社會(hui) 的秩序建構得到了巧妙的整合。宗周之學,正在這裏得以確立其在思想史上的獨特地位。本書(shu) 之出版,可以為(wei) 讀者提供晚明學術研究的若幹新視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戴景賢著《錢賓四先生與(yu) 現代中國學術》】本書(shu) 是研究錢穆學術之佳作,為(wei) 錢穆弟子戴景賢教授所著。全書(shu) 由《無錫錢穆賓四先生學述》、《錢賓四先生所關(guan) 注之時代問題與(yu) 其學術取徑》、《論錢賓四先生“中國文化特質說”之形成與(yu) 其內(nei) 涵》、《論錢賓四先生之義(yi) 理立場與(yu) 其儒學觀》、《錢賓四先生有關(guan) 曆史與(yu) 人性之理解及其學術意義(yi) 》、《論錢賓四先生研究曆史之角度與(yu) 其建構史觀之過程及方式》、《錢賓四先生學術思想之總評價(jia) 》七篇論文組成,從(cong) 不同角度深入論述了錢穆的學術及與(yu) 現代中國學術之關(guan) 係。書(shu) 後附錄作者對從(cong) 師錢穆二十二年的深情回憶、錢穆事略和錢穆著作版本目錄,也極富價(jia) 值,值得治錢學者深入參考。東(dong) 方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陳彥軍(jun) 著《從(cong) 祠廟到孔教》】本書(shu) 既展示了作者本人體(ti) 認儒學傳(chuan) 統的學思曆程,提供了一個(ge) 當代儒學複興(xing) 的鮮活案例,同時也是一部從(cong) 儒教視野探討儒學實踐方式和中國人生活世界的古今變遷的學術論集。現代人文社會(hui) 科學對中國傳(chuan) 統祠廟已做了諸多研討,本書(shu) 則從(cong) 朱子學發祥地泉州擇選蕭太傅信仰這樣一個(ge) 民間信仰來考察宋明以來儒學實踐方式的變化,視角別具一格,並進而考察近代以來的孔教實踐,力求從(cong) 祠廟到孔教的變遷中看到儒學實踐形式的現代改良。本書(shu) 是“儒生文叢(cong) ”第三輯之一,知識產(chan) 權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張廣生著《返本開新:近世今文經與(yu) 儒家政教》】從(cong) 曆史文明意義(yi) 上的“中心之國”到“列國爭(zheng) 衡”時代的“新中國”,中國經曆了漫長曲折的“日新”進程。本書(shu) 集中關(guan) 注的是,與(yu) 這一進程相伴,儒家今文經學對中國秩序與(yu) 意義(yi) 重建問題的思考究竟為(wei) 我們(men) 敞開了怎樣的政教—文明視野?本書(shu) 作者張廣生從(cong) 儒學漢宋今古之辯出發,通過逐次梳理常州今文經學的經世觀念,章學誠以周公—孔子、文史關(guan) 係之辯述說政治理想,龔自珍、康有為(wei) 對“三世”“三統”說的再解釋,試圖闡發其中的幽微洞見,為(wei) 中國當代政治文明尋求新的出路。其對中國政教傳(chuan) 統衰敗之憂思及複活之企盼與(yu) 當代的政治關(guan) 懷融為(wei) 一體(ti) ,使之有別於(yu) 常規的儒學研究之作,頗具個(ge) 人的創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平飛著《漢代公羊家政治哲學探微》】漢代公羊家本著對春秋實史與(yu) 《春秋》文史的沉思,在承繼先秦子學與(yu) 經學資源的基礎上,形成了以原道、托王、宗經為(wei) 表征的獨特哲學思維方式,構建了由一統政治、名號政治、權道政治、災異政治合成的獨特王道政治哲學,突顯了政治秩序性、政治倫(lun) 理性、政治合法性、政治權變性、政治敬畏性、政治批判性等一係列政治應然性問題,伸張了儒家所反複強調的“政治的善”與(yu) “善的政治”,具有政治理想主義(yi) 色彩。跳出漢代公羊家對政治的哲學思考範式,在揭示其神秘的思維麵紗與(yu) 難免的時代局限之後,其合理內(nei) 核也可資鑒當代政治文明建設。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貝淡寧著《賢能政治——為(wei) 什麽(me) 尚賢製比選舉(ju) 民主製更適合中國》】本書(shu) 一部係統闡釋政治尚賢製這一中國政治模式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一部深入探索西方民主製之外的政治治理模式的著作。作者認為(wei) 中國選賢任能的政治尚賢製有著深遠的曆史淵源,影響了過去幾十年的社會(hui) 變革,也比較適合麵臨(lin) 複雜政治、社會(hui) 和經濟問題的大國,認為(wei) 政治尚賢製在中國是選舉(ju) 民主製的一種替代選擇。不管同意還是反對作者的這些理論觀點,但他為(wei) 我們(men) 思考中國問題,打開一扇不同的大門。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9月出版,吳萬(wan) 偉(wei) 譯。
【姚中秋著《堯舜之道:中國文明的誕生》】本書(shu) 以《尚書(shu) ·堯典·皋陶謨》為(wei) 基礎,係統準確闡釋堯舜是如何肇始華夏,構造超大規模之文明共同體(ti) :華夏—中國,以此窺探中國文明誕生之過程,且在中西文明源頭的對比中,講述堯舜是如何突破巫術的束縛,超過神教,從(cong) 而確立中國人的真精神:敬天。中國文明,始自堯舜。在堯舜有效治理下,中國文明共同體(ti) 的凝聚力不斷提升,範圍不斷擴大,從(cong) 而成為(wei) 今天之中國。堯舜之道,不僅(jin) 構成了今後中國政府之範本,也成為(wei) 普通人成長為(wei) 聖人的典範。作者以《尚書(shu) 》為(wei) 底本,追溯華夏文明的起源、堯舜締造華夏過程,反思西方文明之敗落,可為(wei) 當今時代治國理政和文化重建所借鑒。中國文聯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盧雪崑著《常道:回到孔子》】本書(shu) 作者為(wei) 牟宗三弟子盧雪崑先生,以康德觀照孔子,致力弘揚孔子哲學傳(chuan) 統。作者通過對孔子學說經典文本的解讀,論明現代化要走出日益危險的困局,首先是要端正人性之根,社會(hui) 之本,全書(shu) 共由《孔子哲學之繼往開來》《預告的人類史》《人的自我置定》《倫(lun) 理共同體(ti) 》《孔子言仁》《孔子言禮》等三十二課組成,講解作者長期研習(xi) 而達至的領會(hui) 和理解,圍繞經典文句進行講解,啟發每一位讀者運用自己的哲學思維。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劉梁劍著《王船山哲學研究》】何謂人?人何為(wei) ?哲學思考恐怕最終要指向這樣的問題,相應的回答反過來將構成思考其他問題的發端與(yu) 本源。重返船山,再次深切地感受到,從(cong) “際”出發理解人在天地中的位置、理解天人共同體(ti) ,其中的倫(lun) 理學、政治哲學、語言哲學、情感哲學諸方麵的意蘊有待、可待、亟待探索。《王船山哲學研究》是作者劉梁劍在博士論文《天·人·際:對王船山的形而上學闡明》基礎上進行的改寫(xie) ,並進一步研究王船山思想的文章。該書(shu) 由兩(liang) 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博士論文《天•人•際:對王船山的形而上學闡明》基礎上進行的改寫(xie) ,第二部分是作者進一步研究王船山思想的文章。兩(liang) 部分在思想內(nei) 涵和邏輯關(guan) 係上存在遞進關(guan) 係,是一個(ge) 由淺入深的過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7月出版。
二、大眾(zhong) 通俗類十大好書(shu) 簡要評介
【餘(yu) 東(dong) 海著《論語點睛》】本書(shu) 立足儒家中道立場,以儒家仁義(yi) 為(wei) 原則,為(wei) 《論語》注釋、試譯和疏解,全麵而正確地作現代解讀,深入體(ti) 會(hui) 儒家的精妙義(yi) 理,以此闡明儒家真精神。本書(shu) 注釋集朱熹《論語集注》、錢穆《論語新解》之長的同時,參考了《論語集釋》中的各家注釋,還參考了其他十餘(yu) 種相關(guan) 書(shu) 籍及論文,或闡本義(yi) ,或發議論,或臧否人物,新見迭出,精彩紛呈。本書(shu) 不做繁瑣注疏,通俗易懂,簡潔明了地糾正對儒家的偏知偏見,是快速入門的大眾(zhong) 讀物。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6年12月出版。
【時亮編著《<朱子家訓朱子家禮>讀本》】《朱子家訓》曆代相傳(chuan) 為(wei) 南宋朱子所作。《朱子家禮》則是朱子參考古代禮製的規定,結合南宋時代的生活實際,所確定下來並予以推廣的一套日常禮儀(yi) 規範,後世因而稱其為(wei) “朱子家禮”。而《朱子家訓》則堪稱是對《朱子家禮》之原則與(yu) 精神的高度凝練,二者在後世的使用範圍極廣,影響亦極為(wei) 深遠。本書(shu) 不唯對原典義(yi) 理之探幽發微明達通暢,白話文注解譯文亦誠懇幹淨、質樸生動,既能撥開曆史的深重迷霧,使先秦的思想明燈照亮曆史,又能使先秦至兩(liang) 宋的文明光亮合力照亮當下現實,同時又以當下現實中尚存的傳(chuan) 統文化的微弱體(ti) 溫,與(yu) 古老的文化能量呼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程學軒、樊麗(li) 娟著《一生有禮:圖解中華傳(chuan) 統禮儀(yi) (彩繪版)》】傳(chuan) 統禮儀(yi) 不單純是外在的約束和規定,而是根本於(yu) 人心。本書(shu) 準確地描述了古代貫穿人一生的禮儀(yi) ,主要包括誕生禮、成童禮、拜師禮、成人禮、婚禮、相見禮、飲食禮、日常禮儀(yi) 、祝壽禮、喪(sang) 禮、葬禮、祭禮等,希望讀者能看到鮮活的、與(yu) 每個(ge) 人生命延展密切相關(guan) 的傳(chuan) 統禮儀(yi) 。該書(shu) 作者程學軒、樊麗(li) 娟,四川大學中國哲學專(zhuan) 業(ye) 儒家哲學方向碩士生,繪者羅慧琳,四川大學建築係畢業(ye) 生,三人在欽明書(shu) 院節文堂與(yu) 師友共同致力於(yu) 研讀禮文、演習(xi) 古禮、體(ti) 貼禮義(yi) 、斟酌今禮的工作。中華書(shu) 局2016年7月出版。
【楊娜等編著《漢服歸來》】作為(wei) 一名漢服運動的實踐者,作者不僅(jin) 深深了解這場運動,更能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運動背後的深層脈絡。這本書(shu) 不僅(jin) 記錄著漢服愛好者所做的事情,也以學者的眼光,為(wei) 這些淩亂(luan) 瑣碎的事,構架起清晰的脈絡框架,並窺探其背後更為(wei) 深層的理論體(ti) 係。通過這本書(shu) ,可以看到十幾年來圍繞漢服展開的思考、行動與(yu) 紛爭(zheng) ,看到在這背後隱藏的激情、理念、利益以及由此而來的衝(chong) 突,看到到傳(chuan) 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推陳出新的巨大潛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樓宇烈著《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重拾傳(chuan) 統文化的珍寶?國人怎樣才能更加自信地麵對世界,麵對未來?作者圍繞中國文化的精神,以及如果運用傳(chuan) 統文化的智慧提升中國的軟實力兩(liang) 大主題,以睿智的哲思顛覆習(xi) 慣性的思維方式,為(wei) 複興(xing) 傳(chuan) 統文化描繪了行動路線圖。本書(shu) 以簡潔通俗的語言敘述了中國文化的精神,有較強的可讀性。中華書(shu) 局2016年7月版。
【彭林著《禮樂(le) 文明與(yu) 中國文化精神》】21 世紀東(dong) 西方文化博弈的實質,說到底是中華民族能不能向人類社會(hui) 提供一種不同於(yu) 西方文化的社會(hui) 發展模式。在這場博弈中,我們(men) 要想立於(yu) 不敗之地,為(wei) 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基本的一點就是要了解我們(men) 的文化。基於(yu) 此認識,本書(shu) 闡明了作為(wei) 中華文明核心的“禮”的文化內(nei) 涵和現實意義(yi) 。全書(shu) 論理深入淺出,語言通俗活潑,舉(ju) 例形象生動,讀後發人深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吳鉤著《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宋朝的繁華與(yu) 有趣遠超出常人的理解。本書(shu) 不從(cong) 政治製度,軍(jun) 事外交等宏觀角度入手,而是從(cong) 百姓生活的各個(ge) 微觀層麵講述曆史上的宋朝,還原一個(ge) 不一樣,更有人情味的宋朝,人讀完大有“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之感慨。作者用近100幅古畫以及正史史料還原一個(ge) 妙趣橫生且大不一樣的大宋王朝。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劉強著《論語新識》】本書(shu) 試圖追溯並還原《論語》時代的生命現場,勾勒並彰顯篇章編撰的次第結構與(yu) 內(nei) 在肌理,激活並展現孔門師徒論道問學的真實語境與(yu) 精神氣象,全麵更新既往對《論語》經文的語義(yi) 理解以及對夫子之道的整體(ti) 把握。本書(shu) 會(hui) 通古今注疏,出入文史經傳(chuan) ,實現了義(yi) 理、考據、辭章的有機融合。嶽麓書(shu) 社2016年9月出版。
【薑誌勇、孔珍珠著《曾國藩家風》】曾國藩立德立功立言被認為(wei) 是古代完人典範。本書(shu) 通過對曾國藩家族家訓等資料的研究,從(cong) 中提煉出了曾家的八大家風:書(shu) 、勤、和、儉(jian) 、省、恕、敬、健,並對其一一進行了詳細闡述,這八大家風也是曾國藩家族長盛不衰的奧秘所在。如果說“在一段時間內(nei) 將注意力集中到一個(ge) 有代表性的人物身上,將他看透研深,再由此一人而去領悟全體(ti) ”是領略博大精深之中國文化的入門方法,曾國藩無疑是這樣的代表性人物,家法門風又是千萬(wan) 為(wei) 人父為(wei) 人子的讀者們(men) 所關(guan) 注所關(guan) 涉的基本問題,本書(shu) 可以說是這樣一條文化理解、文化傳(chuan) 承路線圖的最好向導。新華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王恩來著《走近孔子》】本書(shu) 是一部力圖將曆史與(yu) 當代接軌,立足於(yu) 當下社會(hui) 的現實和中西文化參照對比來解讀和還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隨筆著作。作者以清新雋永而又飽含理性情感與(yu) 思辨精神的文字,對承載孔子的儒學思想的《論語》等著作進行探賾發微,對其所蘊含著的人生價(jia) 值、生活哲理、社會(hui) 倫(lun) 理建設等方麵進行探索。這部書(shu) 既超越了心靈雞湯的層次,同時又不是高頭講章,而是一本難得的孔子思想的普及性讀物,真正打開了讀者“走近孔子”的“通道”,非常適合讀者作為(wei) 入門書(shu) 閱讀。現代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伟德线上平台
孔子二五六八年暨耶穌2017年2月20日敬告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