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wan) 裏春——看《中國詩詞大會(hui) 》如何喚醒國人內(nei) 心深處的文化自信
作者:蘇麗(li) 萍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正月十三日丁卯
耶穌2017年2月9日
《中國詩詞大會(hui) 》選手武亦姝在比賽中。光明圖片
《中國詩詞大會(hui) 》選手彭敏在比賽中。光明圖片
《中國詩詞大會(hui) 》選手張淼淼在比賽中。光明圖片
【《中國詩詞大會(hui) 》熱播透視】
新春伊始,央視《中國詩詞大會(hui) 》第二季強勢回歸,連續十集熱播,為(wei) 新春佳節奉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至第四集,《中國詩詞大會(hui) 》已累計吸引2.75億(yi) 觀眾(zhong) 收看,節目話題總閱讀量1億(yi) 多人次,一舉(ju) 衝(chong) 入全國上星收視排名第三位和新浪話題榜單前三名。
詩意盎然報春來
秉承“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宗旨,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hui) 》入選節目的詩詞從(cong) 中國詩歌的緣起《詩經》開始,包括了楚辭、漢魏六朝詩、唐宋詩詞、明清詩詞,一直延續到當代的毛澤東(dong) 詩詞,時間跨度達數千年,涵蓋了一部中國文學史。
古人雲(yun) :詩言誌、歌永言。“一部中國詩歌史既是中華文明在語言文字上的濃縮精華,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風貌的展示。”總導演顏芳介紹了節目中詩詞的選擇:從(cong) “關(guan) 關(guan) 雎鳩,在河之洲”的純真質樸,到“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上下求索;從(cong) “東(dong) 臨(lin) 碣石,以觀滄海”的雄心壯誌,到“心遠地自偏”的隱士風流;從(cong) “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盛唐氣象,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纏綿。千百年來,中國人就是從(cong) 這些意味無窮的詩詞中得到滋養(yang) 。而毛澤東(dong) 在各個(ge) 時期所創作的十幾篇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以各種題型出現在節目中,引發了觀眾(zhong) 的極大共鳴。
王立群、康震、蒙曼、酈波四位嘉賓的精彩點評,將生僻的掌故化作通俗的故事,降低了觀眾(zhong) 對詩詞名句的接受門檻,增厚了節目中詩詞、詩人和曆史的文化厚度,不著痕跡地實現了“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中挖掘時代內(nei) 涵,培育新時代下的新文化”的核心立意。從(cong) 節目中,人們(men) 了解了“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藍”並不是藍色,而是“藍草”;“雲(yun) 夢澤”是由“雲(yun) 澤”和“夢澤”組合而成;而詩中的許多“看”字,不讀第四聲應讀第一聲。這些知識,讓參與(yu) 者和觀眾(zhong) 受益匪淺。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者、曾任央視《中國漢字聽寫(xie) 大會(hui) 》裁判的張伯江認為(wei) ,詩詞以最凝練的語言和優(you) 美的韻律,把中華文明的精神內(nei) 涵內(nei) 化為(wei) 我們(men) 的心靈認知,又外化為(wei) 口耳間的美妙流傳(chuan) 。“詩詞的藝術之美千百年來綿延不息,為(wei) 什麽(me) 在21世紀的今天煥發了新的活力,走出學者的書(shu) 齋,成為(wei) 千萬(wan) 市民新春佳節共同樂(le) 享的盛事呢?我想這不是文化熱點的簡單輪回,它是實實在在喚醒了中國人內(nei) 心深處的文化自信,體(ti) 現了我們(men) 民族內(nei) 心的美好情懷和高遠誌趣。”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wan) 裏春。《中國詩詞大會(hui) 》帶著深埋於(yu) 每個(ge) 中國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國人耳熟能詳、打動人心的詩詞,在帶領全國電視觀眾(zhong) 重溫中華經典詩詞的同時,也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溝通古今、領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遠在加拿大的93歲學者葉嘉瑩先生興(xing) 奮地說:“《中國詩詞大會(hui) 》(第二季)能夠在社會(hui) 上引起如此熱烈的反響,使我更加堅信:中國的古典詩詞絕對不會(hui) 消亡。因為(wei) 隻要是有感覺、有感情、有修養(yang) 的人,就一定能夠讀出詩詞中所蘊含的真誠的、充滿興(xing) 發感動之力的生命,這種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腹有詩書(shu) 氣自華
16歲的複旦附中學生武亦姝近日成了網紅,她在《中國詩詞大會(hui) 》上憑借2000首詩詞儲(chu) 備的實力和淡定氣魄,一舉(ju) 奪魁。網友紛紛為(wei) 她的才情所折服,感歎她滿足了大家“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在詩詞的比拚中,輸贏並不是最大的看點,最打動人的,還是選手身上的故事。《中國詩詞大會(hui) 》的百名選手,雖然有很多詩詞達人,如工科博士陳更,大學生李宜幸,初中生薑聞頁、侯尤雯等,但更多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人。他們(men) 不分年齡、民族、學曆與(yu) 職業(ye) ,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歲兒(er) 童,還有在中國學習(xi) 、工作的外國人。他們(men) 共同擁有熱愛詩詞的心,並且飽受詩詞的藝術滋養(yang) ,從(cong) 而在現實中展現自己的詩意人生。
選手王軼隆在比賽現場得知母親(qin) 病情加重要進行手術時,毅然決(jue) 定放棄比賽回家陪伴母親(qin) 。而從(cong) 詩詞中獲得力量與(yu) 癌症抗爭(zheng) 的普通農(nong) 民白茹雲(yun) ,更是贏得了人們(men) 的尊重。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靜激動地說,正是他們(men) 的言行踐行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品格與(yu) 修養(yang) ,正是他們(men) 的取舍彰顯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精髓與(yu) 妙義(yi) 。“我們(men) 誦讀千載以上的詩詞,為(wei) 的不僅(jin) 僅(jin) 是能背會(hui) 寫(xie) ,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應去體(ti) 會(hui) 那一顆顆詩心,與(yu) 古人的生命情感發生碰撞,進而提升自己的修為(wei) 。”
有網友發文讚歎道:從(cong) 百人團到選手,從(cong) 嘉賓到主持人董卿,所有人都深刻地展現出了什麽(me) 叫真正的“腹有詩書(shu) 氣自華”。
春城無處不飛花
“春城無處不飛花”,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ge) 文字遊戲“飛花令”,成為(wei) 本季《中國詩詞大會(hui) 》的最大亮點。在“一對一”對抗的“飛花令”環節,選手現場背誦含有“花”“雲(yun) ”“春”“月”“夜”“山”等字樣的詩詞。這是真正高手之間的對抗,不僅(jin) 考察選手的詩詞儲(chu) 備,更是臨(lin) 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因競賽感強、觀賞性高,引起了人們(men) 的極大興(xing) 趣。而節目創新性地將沙畫引入出題形式,將古詩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得更直觀細膩,令人耳目一新。
張伯江認為(wei) 《中國詩詞大會(hui) 》吸取了以往一些同類文化節目的經驗,避免了因賽程刻板導致知識點走向冷僻的歧途,也沒有因為(wei) 過度追求娛樂(le) 化而歪曲了文化現象的本義(yi) 。
《中華詩詞》雜誌執行主編、詩人高昌對此亦有同感,他認為(wei) 《中國詩詞大會(hui) 》的節目重心不是看誰背誦詩詞的數量多,也不是為(wei) 了給詩詞界炒作幾個(ge) “快男超女”,而是讓更多的觀眾(zhong) 和選手共同重溫那些古典詩心的深情躍動和激情洶湧,讓大家分享詩人的襟抱、情懷和本真,讓大家的心靈世界變得更加清澈。
《中國詩詞大會(hui) 》的熱播也引起了人們(men) 的思索。在這樣一個(ge) 快餐時代,飽讀詩書(shu) 的人少了,通過學習(xi)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去提升文化素養(yang) 的人少了。《中國詩詞大會(hui) 》“圈粉”無數,恰恰說明了在每個(ge) 人的內(nei) 心中都願意親(qin) 近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每個(ge) 人的心中都有“詩和遠方”。近些年,漢字聽寫(xie) 大會(hui) 、成語大會(hui) 等文化類節目都曾經引發如潮關(guan) 注,充分說明了公眾(zhong) 對傳(chuan) 統文化有巨大需求。
中國古代即有“詩教”的說法。《禮記·經解》引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wei) 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意思是經過《詩經》的學習(xi) 與(yu) 教育,對完美人格的培養(yang) 具有重要意義(yi) 。其實,遠遠不隻是《詩經》,整個(ge) 中國古典詩詞都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寶庫。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