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薑廣輝作者簡介:薑廣輝,男,西元一九四八年生,黑龍江安達人。曾任職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自2007年起為(wei) 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教授。著有《中國經學史》《顏李學派》《中國文化傳(chuan) 統簡論》《理學與(yu) 中國文化》《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nei) 在理路》等,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 |
“通三統”是中國文化的密碼
作者:薑廣輝(湖南大學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臘月十日甲午
耶穌2017年1月7日
中國文化的密碼或許應該稱為(wei) “中國文化基因密碼”。我認為(wei) 中國文化有其基因,也有其密碼。但是,是隻有一個(ge) 密碼,還是有多個(ge) 密碼,我們(men) 還需要討論。我認為(wei) ,“通三統”就是中國文化的密碼,至少是中國文化的密碼之一。“通三統”的意思是說,一個(ge) 新的政權在建立本朝的典章製度和文化傳(chuan) 統時,要參照其他兩(liang) 種不同的典章製度和文化傳(chuan) 統。
“通三統”這個(ge) 概念是怎麽(me) 提出來的?我們(men) 知道,周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第一件事是“封二王後”,就是分封夏禹和商湯的後代,讓他們(men) 建立諸侯國。這是向天下表示周王朝尊重夏、商兩(liang) 朝的文化傳(chuan) 統。《論語》記載孔子說:“周監於(yu) 二代,鬱鬱乎文哉!”也是說周朝借鑒了夏、商兩(liang) 朝文化。到了漢代,董仲舒就把它概括為(wei) “通三統”。他發現了中國文化的密碼,並且要通過它來推動漢王朝的“改製”“更始”,不過他表述得很神秘,我們(men) 誤會(hui) 他,說他是宣揚迷信思想。
關(guan) 於(yu) “通三統”的解釋,有好多種版本,我比較欣賞唐代啖助的解釋。他提出,先秦時期有一個(ge) 夏、商、周文化的繼承與(yu) 發展規律:夏代文化的特點是忠信質樸,但它產(chan) 生了粗蠢野蠻的流弊;殷商文化的特點是敬天尊神,其文化足以救正夏文化粗蠢野蠻的流弊,但它自身又產(chan) 生了迷信鬼神的流弊;周代文化的特點是尊禮尚文,其文化足以救正殷商人迷信鬼神的流弊,但它自身又產(chan) 生了繁文縟節的流弊,救正之道,則應倡導夏文化的“忠信質樸”,此即所謂“變周之文,從(cong) 夏之質”。“通三統”的文化觀認為(wei) ,文化可以培育民族的性格,矯正社會(hui) 的風俗,但任何一種文化,哪怕是聖人曾經倡導的文化,都會(hui) 產(chan) 生其弊端。而為(wei) 了救正其可能產(chan) 生的流弊,需要借助先前的文化資源,相反相成,互相救正。
東(dong) 漢以後,佛教傳(chuan) 入中國,並逐漸興(xing) 盛起來,中國本土文化麵臨(lin) 嚴(yan) 重的挑戰,儒家和道教起而應戰。中國文化逐漸形成了儒、道、佛長期三教鼎立的格局。這時,儒、道、佛三教也構成了新的“通三統”關(guan) 係。道家文化在政治上通常表現出“無為(wei) 而治”“與(yu) 民休息”的特點,其流弊則是地方勢力坐大,對抗中央政權。漢朝初期曾發生過這種情況,儒家文化救正其流弊,“尊王一統”,教民忠孝,但儒家文化又產(chan) 生了愚忠愚孝、追逐功名的流弊。佛教傳(chuan) 入中國後,倡導安頓心靈,消除煩惱根源,可以救正儒家愚忠愚孝、追逐功名的流弊。但佛教文化也產(chan) 生了自己的流弊,佛僧主導大量開鑿石窟、建造輝煌殿宇,耗費民財民力。所以,宋以後統治者三教並用,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如宋孝宗說:“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中國近代社會(hui) 開始麵臨(lin) 西方文化的強大挑戰。這時儒、道、佛三教不再是三足鼎立,而是合而為(wei) “一”,統稱“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來應對西方文化的挑戰。近代的很長時間表現為(wei) “中、西文化之爭(zheng) ”,這是“二”。馬克思主義(yi) 傳(chuan) 入中國,建立麵向未來的新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文化。中國因為(wei) 原來就有“大同”思想的文化基因,所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主導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yi) 。這就變成了“三”。
(責任編輯 吹劍)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