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思想與世界文明建設”論壇在寧波舉辦 - 伟德平台体育

“陽明思想與世界文明建設”論壇在寧波舉辦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16-12-20 12:36:13
標簽:

原標題:海內(nei) 外學者熱議“陽明思想與(yu) 世界文明建設”

記者:張彥武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十一月廿一日乙亥

          耶穌2016年12月19日

 

 


    

 

近日,由中國社科院和寧波市政府合辦的“天一閣論壇”,在明朝中葉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陽明(1472年~1529年)出生地寧波舉(ju) 行。此次論壇以“陽明思想與(yu) 世界文明建設”為(wei) 主題,海內(nei) 外近百位專(zhuan) 家學者與(yu) 會(hui) 。

 

王陽明堪稱孔、孟、朱熹之後中國最具影響的儒家思想家與(yu) 教育家,他出生和成長於(yu) 寧波餘(yu) 姚,悟道於(yu) 貴州龍場,正道於(yu) 紹興(xing) ,其一生文治武功兼備,在學術上創立了後來風行於(yu) 大江南北的“陽明心學”學派,這一學派的影響超越明代而及於(yu) 後世,遠播日、韓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和地區——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多被認為(wei) 受益於(yu) “陽明心學”。王陽明的事功也涉及諸多方麵。

 

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在致主論壇開幕式的賀信中指出,“‘陽明心學’是對現代西方價(jia) 值觀、審美觀的超越,為(wei) 如何拯救人類的災難指出了一條路徑。”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在致辭中指出,“從(cong) 2009年至今,習(xi) 近平主席在各地考察中多次提到王陽明及其學說,肯定陽明學是中華傳(chuan) 統的重要代表,寧波是王陽明的故鄉(xiang) ,將陽明精神作為(wei) ‘天一閣論壇’的主題,具有特殊的意義(yi) 。”

 

在主論壇演講環節,中國社科院哲學所中國哲學室主任張誌強研究員和浙江國際陽明學研究中心主任錢明教授,分別作了主旨報告《陽明思想與(yu) 世界文明建設》和《近代以來日本人來華考察王陽明遺跡的曆史回顧與(yu) 正誤》。

 

“‘陽明心學’是明朝多元化社會(hui) 的產(chan) 物,又推進了明朝多元化的進程。心中有良知,行為(wei) 有擔當,是王陽明留給我的永恒形象。”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述《大明嘉靖往事》《萬(wan) 曆興(xing) 亡錄》的江西師範大學校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方誌遠教授,報告的題目是《一個(ge) 陽明私淑弟子心中的王陽明》,他認為(wei) ,“王陽明的事功跟學說不可以分開”,“現在習(xi) 總書(shu) 記公開倡導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認為(wei) 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精神財富,正預示著多元化社會(hui) 的到來,也預示著黨(dang) 中央一種開放、包容、自信的理念。”

 

主論壇之外,還設有“現代人與(yu) 公共文明建設:以陽明思想為(wei) 啟示”“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時代價(jia) 值”“王陽明思想與(yu) 浙東(dong) 文化”“王陽明思想與(yu) 治國理政”等5個(ge) 分論壇。

 

在“現代人與(yu) 公共文明建設:以陽明思想為(wei) 啟示”分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社會(hui) 心理學所前所長沙蓮香教授、上海社科院國民精神與(yu) 素質研究中心主任孫抱弘研究員作了主旨報告。而來自日本財團法人“京都論壇”的吳端研究員認為(wei) ,從(cong) 陽明學裏可以看到許多構成公共文明的特征,比如《南贛鄉(xiang) 約》裏民眾(zhong) 的參與(yu) 性、主體(ti) 性以及自組織性,都是構成公共文明的基礎;王陽明“滿街皆聖人”的理念又將平民和精英放在同一起跑線上,這和超越了等級社會(hui) 的公共領域的平等理想非常接近。

 

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何靜則認為(wei) ,王陽明1517年~1519年在近兩(liang) 年半的巡撫任上整治南贛的思想與(yu) 實踐,對當代公共文明建設不無啟發——比如,應當修好當代人的“心學”;德治、法治一起抓;思想建設、製度建設、組織建設應多管齊下。

 

寧波市社科院副院長陳利權主持了“王陽明思想與(yu) 浙東(dong) 文化”分論壇,浙江省社科院哲學所前所長吳光研究員作了主旨報告,他認為(wei) ,“陽明心學”就是由王陽明所奠定、其弟子後學所傳(chuan) 承發展,形成於(yu) 明朝中葉、興(xing) 盛於(yu) 明末、轉型於(yu) 明清之際、開新於(yu) 近現代的良知之學,本質上是道德哲學,“良知既是知識智慧,又是道德自覺,而從(cong) 根本上講是道德自覺,是德性本體(ti) ”,“致良知是王陽明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陽明學的根本宗旨”,“陽明學的真精神就是以良知為(wei) 核心價(jia) 值的道德自覺精神,以民為(wei) 本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多元和諧的包容精神,強調知行合一的力行實踐精神。”吳光強調,陽明學知行合一、力行實踐的精神為(wei) 我們(men)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改革開放的既定國策、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提供了一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動力。

 

在“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時代價(jia) 值”分論壇上,與(yu) 會(hui) 學者認為(wei)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與(yu) 培育當今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觀也有關(guan) 係,它能為(wei) 當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提供重要的精神元素。

 

中國社科院曆史所研究員張海晏和台灣知名學者、山東(dong) 大學特聘教授林安梧等學者,則參與(yu) 了“王陽明思想與(yu) 治國理政”分論壇。

 

此次“天一閣論壇”的第3個(ge) 分論壇的主題是“心學影響下的明代書(shu) 籍與(yu) 文學:天一閣藏書(shu) 與(yu) 明代書(shu) 籍的世界影響”,“芸香四溢——明代書(shu) 籍的世界影響”特展也於(yu) 同期舉(ju) 行,天一閣博物館館長莊立臻、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所前所長金文京、複旦大學古籍所教授陳正宏等30餘(yu) 位海內(nei) 外與(yu) 會(hui) 學者,最終達成並宣讀和通過了《天一閣共識》,“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書(shu) 籍永遠是人類與(yu) 動物具有本質區別的直觀證明,也是人類文明中最值得珍視的部分之一”,“加強對古代紙本書(shu) 籍的保護和研究,並積極推動當代紙本書(shu) 籍文化的建設與(yu) 發展,依然是全球文化人據以抵禦愚昧、粗俗的重要使命之一。”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