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儒門會(hui) 講第二期
來源:“鄱陽湖知行學園”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六年歲次乙巳正月十七日甲寅
耶穌2025年2月14日
西元2025年,正值元旦,舉(ju) 國歡慶的日子裏,嶺南第二屆儒門會(hui) 講如期舉(ju) 行。羊城黃埔古村內(nei)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十幾位的有誌之士共聚黃埔古村裏仁學園,以禮樂(le) 為(wei) 中心議題展開討論。通過會(hui) 講,相互辯難,增強共識,既促進對儒家義(yi) 理的理解和體(ti) 會(hui) ,也提升同道的生命涵養(yang) 之功。在下午聆聽雅樂(le) ,感受高雅,感受文化的溫情與(yu) 敬意。
喜迎嘉賓·簽到
釋菜禮
場地雖小,禮不可廢。正容止,整衣冠,誠心意,向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行禮。
整容持敬
會(hui) 講緣起
為(wei) 了更好地促進儒家文化的複興(xing) ,加強同道之間交流,特舉(ju) 辦儒門會(hui) 講。旨在通過會(hui) 講,相互辯難,增強共識。既促進對儒家義(yi) 理的理解和體(ti) 悟,也提升同道的生命涵養(yang) 之功。
——唐元平
主題研討
會(hui) 講活動中,眾(zhong) 賓入座、發言皆以齒,明長幼之序,東(dong) 坐西席談笑風生,盡主賓之誼,禮在其中矣!
暢所欲言
與(yu) 會(hui) 者認為(wei) :傳(chuan) 統和當代可能會(hui) 有些割裂,我們(men) 講禮樂(le) 其實是讓大家活在當下,尊重這個(ge) 時代。絕不能讓儒家文化、讓禮樂(le) 文化在我們(men) 這一代斷送。在這個(ge) 時代當中,我們(men) 學習(xi) 中國文化,不是自詡為(wei) 一個(ge) 所謂的道德傳(chuan) 承者,更要有一種引領的使命。我們(men) 理應如此,舍我其誰,這是必須要做的,也當仁不讓。
今天這個(ge) 會(hui) 講其實也是一個(ge) 儒門大家庭的聚會(hui) ,有主次之分,有不同,但是前提是和,和而不同。尤其是我們(men) 剛剛簡潔的演禮活動,我相信每個(ge) 人都有不同的感覺,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在這個(ge) 過程當中,咱們(men) 要有這種自信、要有這種擔當、要有這種引領。
我們(men) 經常說中國是禮儀(yi) 之邦,但實際上說得更精準一點應該是禮樂(le) 之邦,因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是一體(ti) 的。樂(le) 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所以這兩(liang) 個(ge) 是一體(ti) 的,所以真正的儒門活動,如果是完整意義(yi) 上來說,這兩(liang) 個(ge) 是缺一不可,隻要缺了一個(ge) 就不能說是嚴(yan) 格意義(yi) 上的。就像我們(men) 今天這樣一個(ge) 很莊嚴(yan) 、樸實的這樣一個(ge) 釋菜禮,其實又含著我們(men) 對這種無形的,像精神符號的一個(ge) 連接。每個(ge) 事情都要做到中節,這個(ge) 就是把禮節切到這個(ge) 層麵,它上到了上接天道,下就指導人的很具體(ti) 、很細微的一些行為(wei) 。所以這個(ge) 禮其實就已經把上下貫通了。所以某種程度說,禮是中華文化的核心。
與(yu) 會(hui) 者還論及今天複興(xing) 、傳(chuan) 播禮樂(le) 文化應該注意的問題。
雅集
下午雅集以樂(le) 為(wei) 主,三位樂(le) 師一顯身手:古琴如雪,竹簫如風,琵琶如蓮。聽者側(ce) 耳閉目,隨絲(si) 竹之聲,時而似馳凍原野林,時而如聞夏池清香,猶見天地間君子挺立,與(yu) 萬(wan) 物同興(xing) 焉!隨後,來賓躍躍欲試,紛紛獻技,或歌詠、或吟誦、或賦詩,其樂(le) 融融,此樂(le) 者敦和之效也。
元旦嶺南儒門會(hui) 講詠
魯齋
禮序乾坤旦,樂(le) 和天地陽。
諸君齊努力,大道必重光。
甲辰年臘月初二裏仁學園雅集
李宗錦
百年村落易迷處,
有客盈堂複滿庭。
自古高風不曾絕,
小園鬆竹共人聽。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