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伟德线上平台伟德线上平台創辦於(yu) 西元二〇〇八年,以承續儒家文明、推動中華複興(xing) 為(wei) 己任,堅持儒家立場、民間身份、公益性質,以“立場明、水準高、信息新”為(wei) 工作標準,重點發布當代儒家的最新国际1946伟德成果、社會(hui) 熱點評論及民間社會(hui) 實踐信息,努力打通學術與(yu) 社會(hui) 之間的隔閡。編發《儒家郵報》(電子),主持出版儒生係列圖書(shu) ,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
伟德线上平台2018年度十大好書(shu) 揭曉
伟德线上平台年度十大好書(shu) 評選的基本原則是:
甲. 所選圖書(shu) 應持儒家立場,要有擔當意識、價(jia) 值關(guan) 切和文化情懷,国际1946伟德類的應該有思想創見、學術新得,大眾(zhong) 通俗類的應該持論中正、文辭優(you) 美。
乙. 名著新版、修訂再版、文獻整理、典籍點校和多人選集,以及境外出版的圖書(shu) ,不參與(yu) 評選。
丙. 評委由儒家學者組成,通訊匿名投票,過程不公開。
根據評委的投票結果並經伟德线上平台編輯部綜合評議,伟德线上平台2018年度十大好書(shu) 評選結果最終揭曉(大致分為(wei) 国际1946伟德類和大眾(zhong) 通俗類),現予公布,名單如下。
一、国际1946伟德類
01曾亦著《儒家倫(lun) 理與(yu) 中國社會(hui) 》
02趙金剛著《朱熹的曆史觀:天理視域下的曆史世界》
03顧濤著《漢唐禮製因革譜》
04孫慶偉(wei) 著《鼏宅禹跡:夏代信史的考古學重建》
05吳震著《朱子思想再讀》
06徐洪興(xing) 著《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研究》
07程蘇東(dong) 著《從(cong) 六藝到十三經:以經目演變為(wei) 中心》
08餘(yu) 治平著《周公〈酒誥〉訓:酒與(yu) 周初政法德教祭祀的經學詮釋》
09朱傑人著《朱子學論集》
10邵秋豔著《早期儒家王霸之辨理論研究》
二、大眾(zhong) 通俗類
01曾海軍(jun) 著、羅慧琳繪《諸子的生活世界》
02李競恒著《早期中國的龍鳳文化》
03黃德海著《詩經消息》
04吳鉤著《原來你是這樣的大俠(xia) :一部嚴(yan) 肅的金庸社會(hui) 史》
05郭齊勇著《中國人的智慧》
06杜車別著《元亨論:祛除中國人的思想自卑》
07許石林著《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
08常強著《孔子百問》
09餘(yu) 覺中著《萬(wan) 世師表——孔子生平事跡》
10林義(yi) 正著《公羊春秋九講》
伟德线上平台編輯部敬告
孔元2570年暨耶元2019年1月12日
【附錄】
国际1946伟德類十大好書(shu) 簡要評介
【曾亦著《儒家倫(lun) 理與(yu) 中國社會(hui) 》】秦以後的中國社會(hui) ,是由法家和儒家共同塑造的,簡而言之即儒家倫(lun) 理與(yu) 法家政治的結合。儒家倫(lun) 理是構築傳(chuan) 統中國社會(hui) 的基礎,對此關(guan) 係的了解是理解“何為(wei) 中國”的關(guan) 鍵。作者從(cong) 公羊學的進路出發,對周秦巨變前後的儒家倫(lun) 理進行了深入、獨特的分析。全書(shu) 旁征博引,可見傳(chuan) 統經學功力之深,又廣涉比較宗教學、社會(hui) 學、人類學等諸多研究成果。入古既深,又心係當下,引領著讀者走入中國社會(hui) 的內(nei) 部結構。本書(shu) 所揭示出來的諸多洞見,對於(yu) 我們(men) 理解中國古代社會(hui) 具有重要意義(yi) ,值得學界高度重視。上海三聯書(shu) 店2018年9月出版。
【趙金剛著《朱熹的曆史觀:天理視域下的曆史世界》】本書(shu) 為(wei) 近年朱子思想研究中的新銳之作,突破了傳(chuan) 統朱子學集中於(yu) 理氣論和心性論等範疇,將哲學與(yu) 曆史的視界打通,從(cong) 曆史哲學的角度重新理解朱熹的思想世界。本書(shu) 在許多方麵都實現了研究的突破和創新。一些思考和分析能發前人所未發;在材料的使用上,辨析的細密亦超過已有的相關(guan) 研究;在觀念提煉和總結上,也較前人更為(wei) 深入,體(ti) 現出作者較強的創造性研究的能力和較高的學術水準。三聯書(shu) 店2018年4月出版。
【顧濤著《漢唐禮製因革譜》】中國禮治的生命力,藴含在從(cong) 《儀(yi) 禮》第一座高峰到《大唐開元禮》第二座高峰這一製度的承襲流變過程中。作者的基本思路是將此時段各類史書(shu) 所載禮製史料通盤匯輯,逐條縷析,將禮製因革回填入漢唐間禮典施行的時空背景中,予以係年疏釋,編著成《漢唐禮製因革譜》,對中國禮製史(漢唐段)進行的首次全麵史料梳理,具有開拓性學術價(jia) 值。上海書(shu) 店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孫慶偉(wei) 著《鼏宅禹跡:夏代信史的考古學重建》】本書(shu) 持旗幟鮮明的“信古”立場,是對“夏代信史”的考古學重建。作者采用“曆史語境下的考古學”研究方法,既從(cong) 傳(chuan) 世文獻的角度詳細考察了夏代的王世、積年、都邑、族氏和重大史事,從(cong) 而為(wei) 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一個(ge) 必要的曆史背景;又用“文化比較法”重點對黃河中下遊地區的龍山時代諸遺存和二裏頭文化進行了詳細梳理和科學細致的分析。在此基礎上,作者對夏文化的開端和終結(即夏商分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wei) 夏文化應該包括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裏頭文化的一至四期,並通過對夏代社會(hui) 結構的研究,對相關(guan) 考古學文化的屬性做出新的判斷,從(cong) 而更為(wei) 準確細致地理解夏文化的內(nei) 涵。三聯書(shu) 店2018年3月出版。
【吳震著《朱子思想再讀》】近些年來,陽明學研究如日中天,相比之下,朱子學研究卻略顯冷清。作為(wei) 宋代新儒學的代表,朱子思想的豐(feng) 富性仍有不斷解讀和展示的空間。麵對當下“朱子學再出發”的學術呼籲,這本書(shu) 對朱子學進行了一次“重新解讀”,旨在通過哲學史和思想史的研究進路,從(cong) 朱子文本中“重新解讀”出以往被忽略或被遮蔽的朱子哲學的意義(yi) 。作者專(zhuan) 門擷取了朱子“仁學”“心論”“敬論”“工夫論”“鬼神觀”等典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專(zhuan) 題史研究,以小見大,以點帶麵,以重現朱子思想的整體(ti) 性意義(yi) 。三聯書(shu) 店2018年12月出版。
【徐洪興(xing) 著《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研究》】本書(shu) 以哲學思想為(wei) 研究進路,較全麵地探討了唐宋之際儒學轉型這一曆史過程。書(shu) 中具體(ti) 分析論述了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的思潮命名、任務主題、發展階段、思想代表、理論建構、演變走向等重要問題。其重大的思想史意義(yi) 在於(yu) 回應了外來思想文化的挑戰,從(cong) 哲學上肯定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價(jia) 值理想,它既是傳(chuan) 統儒學轉型的成功,證明了中國傳(chuan) 統思想文化具有吸收、整合外來文化為(wei) 我所用的能力,同時也是人類曆史上一個(ge) 典型的文化交流及文明對話雙贏的例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程蘇東(dong) 著《從(cong) 六藝到十三經:以經目演變為(wei) 中心》】本書(shu) 提出並解釋了“經目”這一概念,並以曆代“經目”的演變為(wei) 核心,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展開從(cong) “六藝”到“十三經”的專(zhuan) 題史研究。本書(shu) 的研究建立在充分的文獻學基礎上,以文化史為(wei) 背景,將經目的研究與(yu) 政治史、製度史、社會(hui) 史等相關(guan) 研究結合起來,全麵立體(ti) 地考察經目這一曆史現象在傳(chuan) 統社會(hui) 中的影響。同時,本書(shu) 的研究也是在“當代史”的情景下展開的。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餘(yu) 治平著《周公〈酒誥〉訓:酒與(yu) 周初政法德教祭祀的經學詮釋》】本書(shu) 是首部探討《酒誥》的學術專(zhuan) 著。《酒誥》記錄了攝政王周公對康叔、周族王室子孫及前殷遺臣戒酒、禁酒、止酒的嚴(yan) 正訓令。本書(shu) 借助於(yu) 曆代注疏、訓詁和義(yi) 證之經學手法,通過紮實的文本解讀而展現周王對酒的審慎態度,凸顯出早期儒家對酒所完成的道德建構、禮法規約和價(jia) 值賦予,闡明酒在上古中國的政治禁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朱傑人著《朱子學論集》】作者作為(wei) 古典文獻學、先秦及宋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專(zhuan) 家,本書(shu) 是作者有關(guan) “朱子學”研究和組織實踐的集大成之作,比較全麵而具體(ti) 地記錄了作者一些頗具學術特色和學術影響的學術觀點,也比較立體(ti) 地呈現出作者不斷思考和全力組織推廣朱子學的事功成就。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邵秋豔著《早期儒家王霸之辨理論研究》】本書(shu) 以理論架構而非曆史敘述的角度研究早期儒家的王霸之辨,總結王道霸道的主要內(nei) 容,梳理王霸之辨所關(guan) 注的思想主題,分析其思想邏輯架構,探究王霸之辨在中國傳(chuan) 統政治哲學及中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中的影響和意義(yi) ,並以現代政治哲學的視角分析其理論得失挖掘王霸之辨的積極意義(yi) ,使其展現出思想的活力,以繼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政治智慧,借鑒於(yu) 現代社會(hui) 政治文明建設。中華書(shu) 局2018年11月出版。
大眾(zhong) 通俗類十大好書(shu) 簡要評介
【曾海軍(jun) 著、羅慧琳繪《諸子的生活世界》】本書(shu) 通過晚周時期的十八個(ge) 典故,展示諸子的生活世界當中,那充滿睿智與(yu) 高潔、溫情與(yu) 正直、卓越與(yu) 不朽,同時也不乏機辯與(yu) 巧飾的真實經曆。這裏既有曆史的敘事,又有文學的意趣,還有哲學的深度。閱讀典故,品味思想,豐(feng) 富人生。一則典故,就是一個(ge) 世界。語言通俗,富有趣味。隨文配插圖。四川辭書(shu) 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李競恒著《早期中國的龍鳳文化》】中國的龍鳳形象作為(wei) 文化符號早已經滲透在中華文明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它們(men) 像中華悠久文明史中的一朵豔麗(li) 之花,綻放於(yu) 世界幾乎每一個(ge) 角落。本書(shu) 從(cong) 思想史角度考察了東(dong) 周時代中國“軸心突破”大背景下龍鳳文化含義(yi) 的變遷,最終從(cong) 巫覡的世界觀中脫離而出,成為(wei) 儒、道、墨等諸子人文觀念中的象征符號。作者以其睿智獨到的眼光和精湛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在書(shu) 中係統而深刻地詮釋了中國早期龍鳳文化在數千年的漫長演繹過程。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黃德海著《詩經消息》】現代以來,《詩經》主要被當作一部詩集,得到閱讀、研究,對它的體(ti) 會(hui) 、品味也常常從(cong) 文學角度出發。本書(shu) 通過對兩(liang) 千多年來曆代解《詩經》之言說的解讀、辨析和揀擇,以此去探尋《詩經》產(chan) 生時代的曆史圖景,以及後世著名解詩人的內(nei) 心關(guan) 切和用世情懷,揭示出《詩經》中的詩歌,為(wei) 什麽(me) 曆代聖賢不將其僅(jin) 僅(jin) 作一般文學看待,而確信其中的“微言大義(yi) ”從(cong) 而被奉為(wei) “經”的道理所在。本書(shu) 融入作者個(ge) 人閱曆和西學功底,多角度摸索古人之意,竟有深刻的溝通,並用中正淳厚、嚴(yan) 謹樸素又極富睿思的文字,詮釋一位當代青年學者對古人和世事人心的理解。最終,帶回了一部經典在今日依舊能夠對應世事、映照精神、安放靈魂的新鮮消息。作家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吳鉤著《原來你是這樣的大俠(xia) :一部嚴(yan) 肅的金庸社會(hui) 史》】聰明俏麗(li) 的黃蓉會(hui) 每天洗澡嗎?大俠(xia) 楊過帶刀不犯法嗎?虛竹是不是一個(ge) 奴隸主?江湖中有沒有同性之戀?鏢局是個(ge) 什麽(me) 樣的組織?武俠(xia) 世界的武功為(wei) 什麽(me) 會(hui) 越來越退化?讀金庸武俠(xia) 小說時,你也許常常會(hui) 有這樣的疑惑。本書(shu) 正是從(cong) 社會(hui) 史的角度翻入金庸的武俠(xia) 世界,借用金庸武俠(xia) 小說中的一部分生動細節,進行社會(hui) 生活史方麵的考證,為(wei) 讀者打開一扇觀察古人社會(hui) 生活的窗口。東(dong) 方出版社2018年4出版。
【郭齊勇著《中國人的智慧》】中國哲學史是中國人重要的智庫,諸子百家、佛教禪宗與(yu) 宋明理學是中國主要的思想傳(chuan) 統。本書(shu) 即以此為(wei) 中心,展開對“中國人的智慧”的探討,涉及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孔子、老子、墨子、孫子、孟子、莊子、惠施、公孫龍、荀子、商鞅、韓非、王弼、嵇康、慧能、馬祖、朱熹、王陽明等。從(cong) 理解經典出發,對思想個(ge) 案進行探討,體(ti) 會(hui) 先賢的問題意識、提問與(yu) 思考方式、分析與(yu) 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以及麵對理論與(yu) 實際困境難題的應對方法。從(cong) 中發掘豐(feng) 富的人生、倫(lun) 理、生態、管理等方麵的智慧,進而走近古代大哲的心靈世界。中華書(shu) 局2018年8月出版。
【杜車別著《元亨論:祛除中國人的思想自卑》】本書(shu) 對傳(chuan) 統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做了正本清源的分析梳理,揭示了儒家體(ti) 係固有的鋒芒銳氣。指出儒家核心理念不是壓製,而是張揚人的個(ge) 性;不是保守僵化,而是推動變易革新。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性論、由論、人的進步論。最後通過交易、交易成本等概念的分析和推廣,引入交易純粹度、交易控製度的概念,打破經濟問題上的一些成見。指明儒家體(ti) 係在解決(jue) 當今一些弊端問題上所具有的潛力,在推動現代社會(hui) 進步方麵所可能發揮的作用。對於(yu) 祛除近代以來中國人思想深處的自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jia) 值和現實意義(yi) 。世界知識出版社2018 年 10 月出版。
【許石林著《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本書(shu) 從(cong) 現今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細節入手,透過談吃、說戲、引經典、評藝術、論讀書(shu) 等,作者是傳(chuan) 統文化的研究者、傳(chuan) 承者、弘揚者,無論複雜如社會(hui) 萬(wan) 象,還是簡單如一碗麵條,他都能發現並深入淺出地向讀者介紹其中蘊含的傳(chuan) 統文明。其文情感敦厚,言語詼諧,文字恣肆而收放自如,出經入史、探究情理、打通古今,讀之給人頗多啟迪。海天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常強著《孔子百問》】該書(shu) 緊緊圍繞“孔子”這個(ge) 軸心,以設問的形式,對孔子的家室、生活、事功、思想、榮譽、影響、人際等做了全麵細致的梳理和深入淺出的解讀,為(wei) 讀者全麵了解活在曆史和時代中的“孔子”提供了難得平台。書(shu) 作堅持“守正創新、經世致用”的原則,考證嚴(yan) 實,旁征博引,評述理性,文筆順暢,集學術性、思想性、通俗性、趣味性於(yu) 一體(ti) 。山東(dong) 畫報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餘(yu) 覺中著《萬(wan) 世師表——孔子生平事跡》】為(wei) 了增強故事的完整性與(yu) 生動性以及思想的全麵性,該書(shu) 采用以文為(wei) 主、以畫為(wei) 輔的編排方式,一方麵對原《聖跡圖》的故事作了增刪合並等處理,另一方麵又從(cong) 《孔子家語》《孔叢(cong) 子》等書(shu) 中選取了《在齊聞韶》《讚魯男子》《曾子耘瓜》等三十來個(ge) 故事,盡量按原文直譯編入,試圖通過120個(ge) 故事片段,重塑還原一個(ge) 既是聖又是人的孔子形象,一個(ge) 能為(wei) 不同境界的人所理解,也能為(wei) 不同身份的人所效法的人道楷模。中國文聯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林義(yi) 正著《公羊春秋九講》】著名儒者愛新覺羅·毓鋆(1906-2011)在台灣逝世後,其門下弟子稟承師意成立中華奉元學會(hui) ,弘揚夏學,傳(chuan) 承中國王道。作者受同門邀請,在學會(hui) 中演講《公羊春秋義(yi) 述》,其後在奉元書(shu) 院、台灣大學講授公羊春秋學。作者希望以淺白方式介紹孔子的《春秋》學,闡揚中國文化,於(yu) 是將講授內(nei) 容整理而書(shu) 。書(shu) 中所講不求詳盡,但綱領已具,尤其強調入門。作者通過三世、內(nei) 外、五始、一統、居正、譏世卿、倫(lun) 理、經權、災異等九講,講述孔子一生的誌向所在。又從(cong) 公羊學的經世角度入手,把《春秋》看作一本義(yi) 書(shu) ,詮釋春秋書(shu) 法。九者,究也,於(yu) 《易經》“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密符《春秋》大同之義(yi) ,亦同時為(wei) 作者研究《公羊》作一總結。九州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